“消失的专案组”,洛阳“宋氏四兄弟”硬刚警察被秘密逮捕

孤舟泛秋水色吖 2025-02-11 21:54:28

2021年初,宋彦海刚刚升任洛阳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他在这个位置上不过干了几个月便“突然失踪”,不久后一张蓝底白字的“线索征集通告”就传了出来,当中的一句话格外醒目:凡是遭受该犯罪团伙不法侵害的受害人及相关知情人,都可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

一桩桩往事浮出水面,人们也惊讶的发现:原来宋家的4个兄弟的犯罪行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由于普通人不是古董圈内人士,很难接触到他们。

“繁荣”的洛阳盗墓业

文物这个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只要是收藏足够精,永远都会有人要,不过时间和价格的问题。

行业内还有“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说法,若是运气足够好,古董的利润高得惊人,能超过绝大多数投资品。

洛阳的文物行业也算很发达,有很多知名的文物作品,比如白马寺。

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佛像不仅具备宗教意义,同样还体现出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独特面貌,雕像大多为夹纻干漆工艺制作,具有体轻质坚,经久不坏的特点。

要知道,这种工艺最初起源于战国时代,鼎盛于隋唐,宋朝之后连技艺都渐渐失传了,足以见得这些文物的非凡价值。

白马寺董村就在洛阳西北,因历史原因此地埋葬着很多古墓,在监管并没有那么全面的90年代,盗墓分子也屡次打这些墓葬的主意,只要能想办法把货给出出去,就有一大笔丰厚的利润。

而90年代又恰好是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搞文物走私,盗墓分子一茬接着一茬。

文物部门想要保护性开发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他们的行动通常在盗墓分子之后,为了保护好这些文物,他们只能在各地的村子里寻找忠厚老实的村民作为群众文保员协助巡查陵墓。

可穷凶极恶的盗墓分子还是办法多,为了挣钱,他们连命都不要,怎么会害怕文保员?

只要是古墓众多、历史悠久的地方,总会有盗墓分子光顾,村民们反倒害怕盗墓分子,特别是担心“多管闲事”后被人报复。

董村在那个年头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就连村民们的耕地都被盗墓分子挖了一个遍,有村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到处都是洛阳铲留下的痕迹,盗墓分子走后会留下盗洞,直径大概有五六十厘米,仅容一人通过。”

距离九十年代已经有几十年了,可当记者走访村里的老人时,他们大多记得那个叫宋彦斌的人,有人还不敢直呼其大名,便叫他“宋家老大”。

在当地的文玩圈,宋彦斌就是“教父”级别的人物。

他是六十年代出生在洛阳的,早年跟着父亲去餐厅当过厨师,由于嫌弃赚钱实在太慢,他接触到古董。

有句话说“傻子会找到赚钱的办法,聪明人会找到傻子在哪”,宋彦斌也觉得搞盗墓这种事风险太大,还得看运气,若是运气差可能冒着被抓的风险忙活好几天都一无所获,不如去当“中间人”,这样风险低利润高。

凭借着圆滑的处事方式,宋彦斌联系上了来到当地的盗墓团队,只要能挖出宝贝,他当场就掏钱购买。

盗墓分子也很喜欢这种交易方式,他们本身就是空手套白狼撞运气,带着赃物四处奔波反而不安全,倒不如直接出给宋彦斌。

宋彦斌运气也算不错,很快就把低价从盗墓分子手上买到的文物倒到南方,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种生意模式要比当厨师来钱快太多了,他就把这门非法生意干了下去,生意还越做越大。

有了钱后,宋彦斌马上就低调了起来,除了一些文物商贩能找到他的行踪外,村里其他人几乎见不到他。

之所以他能成为“宋家老大”,是因为他下面还有3个弟弟,这几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和哥哥一样贪财,也爱耍小聪明;在宋彦斌正在古董行业积累“资源”时,其他几个弟弟也在四处寻找发财机会。

宋彦斌的三弟名为宋彦庆,明明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他反而死性不改,在火车上偷东西捞钱,也被公安机关盯上过。

小偷小摸的行为在那个年头也很多,宋彦庆在火车上干了好一段时间,身边也聚集了一批三教九流之人;宋彦斌挣到钱后始终不露声色,可宋彦庆只要有点钱就会吆五喝六,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混得好。

在大哥眼中,这个弟弟还是能用的,特别是他胆大包天,可以去干垄断市场的生意;再加上自家人用得放心,宋彦斌干脆就把这个不省油的弟弟给拉来入伙了。

1997年当地的古董圈就出现了一件事,有个名叫董洪杰的盗墓分子挖出了一个北魏朝代的棺材板,墓主可不是普通人,棺材板上还有着精美的龙凤图案。

作为盗墓分子,他们本就干着违法勾当,需要尽快出手,若面对“市场”,规则就是价高者得。

其他一些盗墓者都会把古董直接交给宋彦斌开价,可有另一个古董商主动找到董洪杰,打算用20万把棺材板买走。

就当两人正在谈这笔生意时,宋彦庆带着十几个人端着猎枪就来了,他的要求很简单:古董商垫付24万后就滚远,董洪杰不要有二心。

这块棺材板就这么来到了宋彦斌的手上,自始至终他都没有露面。

四兄弟各司其职

靠着大哥的头脑和三弟的猎枪,宋氏兄弟很快垄断了洛阳盗墓地下市场和文物倒卖市场,只要当地跟古董生意沾边的人都听说过宋彦斌和宋彦庆的名字,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普通老百姓对这些事并不知情,就算知道也就是随意听听故事。

靠着倒卖古玩和垄断市场,宋彦斌赚得盆满钵满,行踪也越来越诡异,“江湖中人”似乎只熟悉宋彦庆,毕竟他平日里太猖狂了,别人也得罪不起他。

事情的初步扭转发生在2002年,当时公安部接到了一封举报信,对方的署名为“一名爱国的文物爱好者”,信甚至不是从洛阳本地寄来的,而是从海外寄送。

这其实有两种可能:要么寄信人就在海外,要么是这封信是在海外兜了一圈回来。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能说明一点:寄信人很怕自己被人发现。

按照信中的说法,寄信人是古玩圈内部人士,对于古玩有着极强的判断能力,他有个朋友在外面搞不正当的古玩生意,他则帮助朋友看看真假、把把关。

不久之前的2001年,寄信人的这位朋友来到洛阳购买了一批文物,让他帮忙鉴定一下,他一看就知道这些文物都是唐代的,所以朋友就把其中几个文物以上千万的高价卖到澳门。

赚了一大笔钱之后,朋友很感激他,就给他走漏了风声,说要带他见见世面。

一个精通古玩的人还有什么世面没见过?寄信人还有点怀疑,秉着好奇的心态和朋友一同来到了洛阳,眼见的一切直接让他惊掉下巴。

明明是一个普通的民宅,里面的汉唐代文物就超过200件,其中还有国宝级别的物件,他在各类收藏家那看到的文物有很多,从来没有一次令他能够如此震惊。

寄信人自己结合“市场价格”估算,光是那一件文物就高达5000万。

民宅的主人正是“宋家老大”,这次接待两人的除了宋彦斌外,还有他的弟弟宋彦庆。

几人在参观完宅子后又去了洛阳博物馆,按照寄信人的说法:宋家藏品的级别已经超过博物馆了。

最终,寄信人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举报,为了自保他没有透露自己的位置,只是让公安部去查;可以看出,当时他已经与那个朋友断了联系,因为举报信还附有那个朋友的电话。

为了这件事当地公安部门还成立了专案组,一桩桩往事浮出水面。

那个时候的宋氏兄弟已经无法无天了,就连手下闹出了枪杀命案都能摆平;大多数人还不富裕的情况下,他们兄弟就已经靠钱铺路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宋彦庆更是高调地说:“在洛阳就没有我们办不成的事情。”

随着案件线索越来越多,警方决定在2003年初收网。

按理说此次行动当属绝密,知道情况的都是高层领导,具体负责抓捕的办案人员都是出发前才知道自己任务的,行动一共抓了91人,包括宋彦庆,可他哥哥宋彦斌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很显然有人报信。

宋彦庆被宣判之后2个月便申请了保外就医,这次反倒使他名声大噪;2016年宋彦斌打点好一切后自首,没多久又出来了,依然在娱乐场所潇洒。

后来才知道,当时与宋彦斌关系密切的人是洛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缉私队队长曲金华。

其实,圈内人很清楚宋家号称“四兄弟”,其他两个兄弟都是警察。

2003年初那次抓捕行动中,宋家老二宋彦海的职位并不算高,无法左右哥哥和弟弟的命运,而从2009年3月升任孟津县公安局局长后,宋彦海的仕途之路畅通无阻,特别是在2011年开始的10年中,他从洛阳市公安局支队长一路升任为二级高级警长。

宋家老四宋彦洪同样在警局工作,他的身份是洛阳市公安局刑警。

由此可见,“两白两黑”就是宋家四兄弟的布局。

宋彦斌负责出谋划策、宋彦庆负责打打杀杀,而其余兄弟两人则负责打点关系,利用公安系统“捞人”或威胁。

不过到2010年,宋彦洪选择退出警队回归生意,那时大哥宋彦斌的生意除了古董类外,还在洛阳当地购买了大量商铺和房产,并参与矿山和建筑生意,他赚的黑心钱正通过这些方式慢慢“变白”。

宋氏兄弟的第二次命运转折是从2018年开始的,同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宋彦斌警惕起来,他再度凭空消失。

2021年,兄弟几人迎来了末路。

宋彦洪被抓、宋彦海被纪委秘密留置审查,直到线索征集公告出来后大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分别在202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23年与25年。

其余两兄弟仍下落不明,专案组仍然等待着宋彦斌与宋彦庆到案的那一天,或许这一天就在不远处。

参考资料

1.洛阳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宋彦海被查 正观新闻

2.“古董不出宋家”,洛阳宋氏四兄弟“涉黑”案调查 新京报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