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个人养老金开户意愿低迷

冷霜趣趣 2024-12-16 09:38:33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年轻人对于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意愿并不强烈,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指出,年轻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反应并不积极。税收优惠作为第八个专项附加扣除,其实际效果有限,尤其是对于年收入96万以上的人群,才能享受到5400元的免税额度,而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这样的税收优惠显得不够解渴。

经济学家余丰慧强调,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不足,许多人可能更关注眼前的经济压力,或是认为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足够覆盖未来的养老需求。此外,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锁定时间较长,流动性较差,也影响了年轻人参与的积极性。

亚洲养老金融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包虹剑提到,消费者缴存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养老资产收益没能令人满意。数据显示,超四成个人养老金基金成立以来收益为负,部分产品亏超10%。很多老百姓对短期收益的敏感度还是很高。

麦肯锡的调研报告揭示,居民养老准备存在信心、规划、储备三方面不足,而缺乏紧迫感被列为“准备未达预期”的首要原因。这表明,许多年轻人尚未意识到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指出,个人养老金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是造成其参与力度不强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激励不足、缺乏灵活性以及产品选择复杂三方面。

部分年轻人已迈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经济压力大,需要持有灵活资金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个人养老金账户要求账户封闭运行,封闭期长达数十年,缺乏应急退出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户缴存的意愿。

年轻人对个人养老金开户意愿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不足、对长期利益感知不强、养老资产收益未达预期、缺乏紧迫感和养老规划、产品选择复杂和缺乏灵活性,以及经济压力和流动性需求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年轻人对个人养老金开户的意愿不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0 阅读:0

冷霜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