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医与西医
作 者:罗建新

论中医与西医
人,绝非冰冷的机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身体指标怎会千篇一律?就如同能正常行驶的车辆,若频繁拆解检查,念叨这儿磨损、那儿有灰,实在意义不大。不少医生和养生专家早早离世,这与体检与否又有多大关联呢?
人终有一死,体检与否并不能改变这个结局。过多的检查,往往只是徒增内心恐惧,为医院增添收入罢了。
人体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可现实中,许多人却被医院“治死”。罗一笑的悲剧便是典型。原本活泼健康的小姑娘,一检查出白血病,入院治疗短短一个月便离世。倘若没有这次体检,或许她还能快乐地生活好几年,甚至有自愈的可能。如此一来,这治疗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言而喻。

常言“中医就是让人糊糊涂涂地活,西医就是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人死之后,即便再清楚病因又有何用?
我对西医一直心存疑虑,绝不盲目迷信,能不用西医就尽量不用。母亲脑溢血住院时,每日数次抽血化验,血钾和电解质指标稍有异常,便用药调节,调来调去,仿佛在做试验。父亲怒言:“正常人频繁抽血都吃不消,何况病人?不验血又何妨?”事实证明,不验血并未影响后续治疗,这抽血似乎只是为了增加化验室和科室的业务量。后期母亲出现水肿,西医诊断为“低蛋白血症”,建议每日大量注射白蛋白治疗,费用高昂且效果不佳,还担心引发电解质紊乱。父亲果断拒绝,转而找中医开了三剂仅三十五元的中药,轻松解决了水肿问题。西医复查后也不得不承认效果良好。

我患结石时,西医总是用机器碎石,碎了多次,不仅查验费用昂贵,还只是把结石打碎,无法消除根源。后来经球友介绍,喝中药泡水成功化石。西医的治疗方式如同修理机器般简单粗暴,诊断时各种检查让患者清楚病症所在,却对治疗并无实质性帮助。而中医则是直接针对病症,激发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来实现康复。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或许才是最佳选择。平日里注重身体保养,可依靠中医的智慧和方法;而在遭遇紧急病症时,西医的快速急救手段则能发挥作用。至于体检,当自我感觉良好时,不必自寻烦恼。若不幸患上重症,像朋友母亲重病成植物人在 ICU 躺了数年,这样的治疗意义着实不大。与其在病床上痛苦挣扎,不如趁还能行动,拿治疗的钱去尽情享受生活,潇洒走一回,让生命在快乐中谢幕。毕竟人生自古谁无死,享受过程方能不留遗憾。

作者简介:罗建新,1962年生,曾在南空高炮8师86955部队服役4年,1982年在中越边境参战一年,喜写作,爱打球。曾在全国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公开发表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约十五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