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的全隐身果然没错,乌克兰F16被击落,证明隐身才是最重要的

红日初升其道光 2025-04-16 03:32:30

4月12号,乌克兰方面正式承认了他们家第二架F-16被击落的残酷事实,俄罗斯方面也表示他们用S-400“三发齐射”击落了一架F-16。虽然这起“空战”距离咱们有万里之遥,但是其对咱们来说也是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因为这起“空战”充分证明了,咱们歼-36的“全隐身”设计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是符合未来战场的技术实践。未来的天空将会是属于歼-36这些具备“全隐身”能力战机的天下,不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斗机都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厄运!

01. 隐身能力才是战斗机的“第一指标”

自从美国空军推出全球首款隐身战斗机F-22之后,“隐身能力”就成为了世界各国战斗机竞相角逐的“重要性能指标”。但是因为F-22亮相实在是“过于超前”,再加上当时大部分国家的战斗机都还还停留在“非隐身时代”,所以“隐身能力”是否真的有用在当时还是受到了广泛“质疑”,所以“机动性”、“飞行速度”、“航程”、“载弹量”这些仍然还是衡量战斗机是否先进的“首要指标”,“隐身能力”则是排在末尾,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一代神机”F-22

但是俄乌战争爆发后,世界各国对于战斗机“隐身能力”的重视显然是提高了好几个层次,这一次俄罗斯使用S-400防空导弹击落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F-16就更是证明了战斗机“隐身能力”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隐身能力”将成为衡量一款战斗机是否先进的“第一指标”。因为F-16被击落已经充分说明了,在越来越先进的防空雷达、越来越先进的防空导弹面前,传统的“非隐身”战斗机就是一个飞在空中的“活靶子”,即使机动能力再强,即使飞行员的技术再好,也不可能逃过防空导弹的狙杀。毕竟防空导弹能够承受的机动过载是战斗机和飞行员的好几倍,而且现在为了确保拦截的成功率,一般都会同时发射2-3枚甚至更多的防空导弹。

F-16被S-400击落

正因如此,像F-16这些“非隐身”战斗机在现代化的防空体系面前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而且随着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不断地“技术迭代”,F-16这些“非隐身”战斗机的“生存概率”还在不断地缩小。如果对方拥有超远探测能力的空中预警机,那么F-16这些“非隐身”战斗机很可能,刚刚从机场起飞就会被对方的雷达给锁定,被对方发射的防空导弹给击落。所以说“隐身能力”已经成为战斗机的“第一指标”,尤其是对于最新一代的“第六代”战斗机来说。只有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才有在现代战场当中生存的可能,有生存的可能,才有执行作战任务的机会。

02.歼-36具备360度全向隐身能力

虽然中国空军已经相继列装了歼-20和歼-35A两款隐身战斗机,但是这两款隐身战斗机都没有达到极致的隐身,只能称之为“半隐身”战斗机。比如歼-20就有一对巨大的“垂直尾翼”和“鸭翼”,这些都是巨大的“雷达反射源”。而且歼-20的发动机尾喷口还裸露在外,整个尾部都是巨大的“雷达反射源”。歼-35A虽然要好一点,但是歼-35A同样保留了“垂直尾翼”,发动机的尾喷口也还比较突出。

歼-20

歼-36则是彻底解决了歼-20、歼-35A的这些“雷达反射源”,比如歼-36使用了非常激进的“三无设计”,也就是没有“垂直尾翼”、“鸭翼”、“水平尾翼”,整个翼面和翼身都天衣无缝的“融为了一体”。这样一来歼-36就彻底解决了“垂直尾翼”、“鸭翼”、“水平尾翼”这三个主要的“雷达发射源”,仅此歼-36就可以把“雷达反射面积”给降低一个数量级。不管是咱们自己的歼-20、歼-35A,还是美国空军的F-22、F-35都没法和歼-36相媲美,不过这还只是歼-36强大“隐身能力”的冰山一角。

歼-36全隐身战斗机

比如歼-36尾部的3个发动机,全都被歼-36给整合收纳到了一起,在外面完全看到发动机的“尾喷管”,只有3个矩形的“冷却格栅”,这3个与机身蒙皮融为一体的“冷却格栅”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歼-36尾部的“雷达反射面积”同时还能大幅吸收发动机散发出来的热量,从而大幅降低被敌人红外设备发现和锁定的能力。这样一来敌人的红外侦察卫星、红外侦察吊舱就很难再远距离发现歼-36,即使发现了也很难进行锁定,甚至连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都有可能失效。

歼-36发动机尾部

除此以外,歼-36还使用了最新一代的“宽频隐身蒙皮”,这种“隐身蒙皮”不仅能够吸收传统S和X波段的雷达波,而且还可以有效吸收C波段、P波段甚至是L波段的雷达波。这样一来即使是大名鼎鼎 “米波段反隐身雷达”都很难再探测到歼-36的存在。

歼-36的蒙皮不仅隐身还可以变形

也正因此,歼-36这款第六代战斗机具备强大的“全频谱全向隐身能力”,堪称是全世界第一款能够做到360度无死角隐身的“全隐身”战斗机,而且还是“全频谱”的“全隐身”战斗机。再加上歼-36的飞行高度非常高,飞行速度又非常快,敌人要想发现歼-36简直是难如登天。

03. 歼-36追求极致隐身果然没错

起初歼-36的“三无隐身”设计其实是遭到了很多的质疑,因为很多人认为歼-36为了追求极致的隐身,一口气去除了“鸭翼”、“垂尾”、“水平尾翼”,会导致其机动能力非常差,根本无法和传统的战斗机相媲美。也正因此,很多外媒一开始都把歼-36称为“隐身轰炸机”,甚至有媒体直接将其视为传说当中的“轰-20”。

歼-36被外媒视为轰炸机

但是现在从大俄击落乌克兰F-16来看,歼-36为了追求极致隐身而使用大胆激进的“三无”设计并没有错,反而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要是连“隐身能力”都没有,战斗机的“机动性”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这就好比当初大俄夸下海口,声称他们的苏-35能够凭借着强大“超机动”能力“拳打F-22,脚踩F-35”,结果到了乌克兰,刚刚上场就接连被击落了好几架,甚至一度吓得不敢让苏-35出战。所以相较于强大的机动性,隐身能力才是“第一要务”。

歼-36

咱们歼-36的设计师显然也是提前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全隐身”能力。也正因此,歼-36才会使用如此多的隐身设计和技术。甚至不排除未来歼-36还会使用更多的隐身设计和技术。比如直接通过“智能蒙皮”给歼-36“换皮肤”,让歼-36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传说当中的“视觉隐身”。

歼-36

参考列表:

俄军称使用地空导弹击落一架F16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93094250008396342/?channel=&source=search_tab

乌克兰F-16被击落,是俄军S-400太强了吗?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92799801570902562/?channel=&source=news

0 阅读:0

红日初升其道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