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大爷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娱小七 2022-11-12 15:57:59

一位浙江大爷亮出自己的发明,可旁人一看,说道:“这不就是毯子吗,有啥稀奇?”

于是,大爷淡定地表演了一个魔术,只是往毯上浇了浇水,没过几秒,毯竟然迅速变为一块混凝土层。

“稀奇,太稀奇。”惊讶中,旁人纷纷凑近观看,还留下了好几个水泥印。

发现行业痛点,确定研究方向

这位会变魔术的大爷还真不是普通大爷,他叫蔡晓民,曾经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方向的高材生。

离开校园后,蔡晓民依然扎根在建筑材料领域。在他的认知中,中国的崛起必将伴随着建筑的崛起。而建筑的崛起又必然需要建筑材料的支撑。

然而,蔡晓民很快发现一个困境:当时中国新型材料的来源大部分都是依靠进口,虽然技术先进,但价格十分昂贵。

可无奈的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的建筑材料专利实在寥寥无几。

“不行,没有自主的材料专利根本无法助力中国未来的建设,我要多参谋,搞出点名堂来。”

于是,蔡晓民热血沸腾地来到基建发达的日本,想要参观学习新干线的修复工程。

但当参观一个关键环节时,蔡晓民脚还没迈几步,本来一派和气的日本人突然拉下脸嚷嚷着:“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

听到此话,蔡晓民强颜欢笑,随后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但后劲很大,他越想越生气,决心加紧研发新材料,突破材料的壁垒,因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

日本研习之旅并没有打消蔡晓民的信心,反而刺激了他在建筑材料领域发明创造的决心。

回国后,已是中年的蔡晓民开始走上新型材料研制之路。他联合几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并把目光瞄准在了混凝土领域。

自从1756年,英国工程师通过添加鹅卵石作为粗骨料并将动力砖混合到水泥中,制成第一个现代混凝土以来,混凝土就一直作为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材料。

但是蔡晓民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技术的缺点也在不断地暴露:

混凝土大致制作流程为,以水泥作为凝胶材料,以砂石为骨料,加水反复搅拌。

如果是将这些材料瞎掺和在一起并不难,但要形成品质良好的混凝土必须严格把控比例,要是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很可能造成开裂,此时就需要重新进行配比。

因此,这种传统的搅拌方式不仅影响效率,对于工人们来说也费时费力,一旦施工,工期至少十几天,并且还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污染环境的粉尘颗粒。

除此之外,传统混凝土还有自重大,养护周期长,养护程序繁琐等等问题。

蔡晓民罗列了混凝土相关缺点,又深入分析了混凝土市场的行业痛点。而他最后的思路就是去逐一击破痛点,形成全新的混凝土材料。

但是研制新型材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很多难题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无法解决,蔡晓民便带领团队不断摸索试验,不断投入实践。

经历过无数个难眠夜,蔡晓民的头发也日渐稀少,但他对科研的心始终未变。

“成了,成了!”向来沉闷的实验室传出一阵尖叫,快要年过半百的蔡晓民也兴奋得像个孩子。

那一年是2013年,一款叫做“水泥神器”的发明就这样在实验室诞生。

毛毯加上水,秒变混凝土

蔡晓民团队首次突破性尝试将水泥与轻型纺织材料帆布相结合,研发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毯。

蔡晓民称,自己的发明说它是布,它又是混凝土,说它是混凝土,它又是布……

一下是这一下是那的,传说中的水泥神器到底是个啥,还得通过现场直观的演示。

首先,蔡晓民运来一批卷状放置、成堆叠放的“毯”,然后把一处沟壑铺得满满当当。

围观的人很多,当他们以为这是倒混凝土的前奏,但蔡晓民让工人洒起了水。

正在纳闷的时候,一张张毯竟然瞬间变成了硬邦邦的混凝土层。

“神了个奇,难道这水有奇效?”一路人皱着眉头。

显然,人们还没能从眼前魔术般的变化中反应过来:这是蔡晓民的水泥神器发挥的作用。

浇水前,水泥毯的外观看起来的确与普通毛毡毯类似。它具有纺织品的柔软、韧性,可以垂直悬挂,也能铺设在沟槽之中,可以随意按照尺寸铺设。

并且,其重量轻、占地小,每平方米只有15公斤,可以像布一样卷起来储存,运输起来也十分方便。

而一旦浇水,它又立马具有混凝土的坚硬、强度。这是因为蔡晓民将传统水泥和纺织纤维技术结合在一起,在纤维骨架里面融入了防渗和调配好比例的多功能混凝土粉,使得其具有防水、防潮、防火以及耐用等性能。

如此,不仅能节省90%的材料、缩短60%的工期,还彻底解决了混凝土开裂等问题,使用中也无需刻意维护。

层层技术的叠加,本是数以吨计方便运输的混凝土被施了魔法一般,成为了可以随心所欲裁剪搬运的“毯子”,能够广泛地应用在铁路、公路、水利、和农业灌溉等领域。

2013年5月15日,蔡晓民将成果顺利转化为发明专利,名为《多功能复合材料毯及其沟渠施工工艺》的专利,获得专利号2013101823548。

理论上,蔡晓民的发明是成功的,然而实际上,这种颠覆传统水泥、混凝土行业的新型材料却遇到了卖不出去的窘境。

起初,蔡晓民将水泥毯称为“网络水泥”,因为水泥毯的本质就是将混凝土制作成“网体”。但是即便是取了如此直接易懂的名字,工程合作商仍不买账,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

因为东西过于超前,绝大多数都持这样的怀疑态度,都不大敢用:骗人的吧,就凭一捆捆毯子,怎么干得过历经数百年改进已固若金汤的传统混凝土呢?

其实,单纯从材料的强度上讲,蔡晓民的水泥毯可以碾压传统混凝土。因为同样的C40强度,水泥毯的抗压程度和压缩弹性模量,是普通混凝土的两倍多。

然而,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多,蔡晓民辛苦发明出的“水泥神器”也一直不愠不火。

直到2017年。

登上电视节目,斩获资金需求

“我叫蔡晓民,从小就喜欢鼓捣一些新奇玩意,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产品是水泥毯。”

2017年3月,蔡晓民一身西服系领带,登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创业英雄汇》节目,在舞台上做起介绍。

这档节目旨在寻找具有增长潜力的创业项目,集合数百名专业投资人,提供资金、技术、资源多方面支持,为创业者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蔡晓民也一样,他不希望自己的发明继续落灰,而是为它找到优质投资商,从而发扬光大。

现场的大屏幕上展示着蔡晓民的水泥毯,他全方位地向投资人与现场观众剖析项目优点与可行性。

“我的产品质量好,不仅拥有纺织品的韧性,也具有混凝土的强度与寿命,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防水材料,加之标准化与工厂化的生产,使我们的产品更有保证。同时,我们有六项发明专利和八大技术构筑技术门槛,我们是始创者也是标准的制定者。”

蔡晓民在场上的发言铿锵有力、充满自信,而此时水泥毯已成功吸引不少投资者的目光。

情绪随着现场的氛围越发高涨,蔡晓民直接加大幅度亮出了杀手锏。

“我们的产品通过北京铁路局的科研成果鉴定,这个鉴定认为,我们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我们取得了铁道部的科技进步奖。相信未来我们的产品市场容量巨大,将在混凝土细分行业引领一场颠覆性革命,在铁路、水利、公路、农业灌溉等领域中都可以占据一席之地。这次,我准备融资980万元,出让8%的股份,感谢各位!”

最后,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结束了所有发言。

此时,现场一位叫做郑先生的投资人抢先投资,并且是全额满足蔡晓民的融资需求。

郑先生的原因很简单:“我比较懂这个东西,它的好处毋庸置疑,应用领域也颇为广泛,必然有其商业化价值。”

而为了让投资人更加切实地感受水泥毯的商业价值,蔡晓民还带了两个长着凳子模样的样品。

经过主持人亲自试摸,此刻它确实是毯子,柔软且可以下压。随后,蔡晓民开始往上面浇水,不一会,两张坚硬的凳子就支棱了起来。

郑先生主动上前测试,站在混凝土凳子上,没有悬念,凳子不仅没有塌陷,他还能开心地比个耶。

蔡晓民称300斤的胖子也能站他的凳子,郑先生则打趣地回应:你是要把凳子市场也给颠覆了。

惺惺相惜的两人最终共同走上了签约台,蔡晓民成功融资980万。

节目播出之后,蔡晓民的知名度火速提升,水泥毯也顺水推舟地加速进入市场。

2018年,欧美许多国家纷纷购买蔡晓民的水泥毯。水渠,公路,铁路,地铁,人工湖,鱼塘,河道护坡等工程都可见水泥毯的身影,这项发明已被广泛使用。

使用水泥毯的工程现场,没有钢筋水泥,也没有大型搅拌机,甚至连施工的噪音都没有。而且,由于铺设简易便捷,加上即喷即硬,等待周期大大缩短,只需少量工程即可完工。

随着水泥毯的火热,许多国内外企业与商人试图与蔡晓民商议用高价买断水泥毯相关专利,甚至包括了日本人。

然而蔡晓民根本就不搭理,他说:“我要用这项技术,让中国混凝土领域在世界也能扬眉吐气。”

迄今为止,水泥毯为国内创造了上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蔡晓民的公司也被估值为1.2亿的大公司。

2022年,一份关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公文引人注目。

其中核心的内容为:致江苏**新材料有限公司,你公司侵犯“多功能复合材料毯及其沟渠施工工艺”发明专利,现责令你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侵犯请求人涉案专利权产品的行为,并赔偿给请求人造成的损失。

蔡大爷的发明被人眼红,甚至有不少公司不惜用侵权的手段收割水泥毯的利益。但蔡大爷已是今非昔比,拥有核心技术的他,该维权就维权,多了几分犀利。大家禁不住夸他:厉害了,中国大爷!

不过蔡晓民其实只是万千大国工匠的一个缩影,现如今,无论是几十岁的老大爷还是十几岁的小孩子,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隐藏在民间的高手,都在涌现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比如80后的马晓东,在我国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熬了好几个通宵发明了健康码,为我们早日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又比如今年年中,一款名为“疫伴智消”的便携式疫情防控智能雾化手部消毒仪火了,它专供一线核酸检测采样人员使用,出乎意料的是,发明者是一群高中生。

可以见得,越来越多的实用发明从细微处造福着社会大众,感谢所有发明家的辛勤创造与贡献。

1 阅读: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