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国将领到窃国汉奸:不断“变身”的袁世凯,到底经历了什么?

汗青史籍 2023-04-11 14:59:21

“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

——很难想象这样一句话竟然出自于袁世凯之口,且摘录自他亲手编写的《劝兵歌》之中。

袁世凯在职期间要求哪怕是最初级的士兵也必须完整背诵整个篇章,文章中袁世凯除了要求自己的士兵做到最基本的尽孝、尽忠外,还必须踏实操练、善待百姓,然而他自己做出来的事却很难让人信服。

后人通常爱给袁世凯装上“开历史倒车第一人”的称号,批判他为当皇帝不择手段,偷窃了来之不易的辛亥革命成果。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么?为什么直到今天还会有人帮袁世凯开脱,甚至把他和曹操相比,确认“枭雄”二字无疑?

这一切还得从最开始讲起。

时间回到清末,彼时的袁世凯顶多算个会投胎的官二代。

他的亲生父亲本身是没有官职的,为人很孝顺,作为家中长子,对兄弟也很是照顾,

见弟弟袁保庆多年膝下无子,便主动把自己的儿子袁世凯过继到弟弟门下。

当然了,除了亲情,这样做的目的或多或少还有出于对儿子的前程的考虑,毕竟袁世凯的这位叔叔本身很优秀,官至二品,除了军事才能出色,屡出奇招外,学习成绩也非常不错。在叔叔的影响下,袁世凯一开始也是很希望能走科举考试这条路的,但奈何时运不济,哪怕袁保庆花重金给他找名师当家教,但考试还是没过。

到了袁世凯15岁的时候,他的叔叔袁保庆便染病去世了,没人管他又正处顽劣的年龄,袁世凯便四处混迹,和混混为伍,另一个叔叔袁保恒实在看不下去就把袁世凯接到自己身边,期间袁世凯又考了一次,但依然榜上无名。

年轻气盛的袁世凯哪儿受得了这委屈,直呼:不考了!真男人就得上战场杀敌,干嘛非得在纸笔上浪费大好光阴!

当然了,话虽这么说,早年的袁世凯还是没有选择去当兵打仗的,决心还是得抱紧叔叔大腿,靠着自己过人的能力以及父辈的庇护,初入官场的袁世凯混得也算是很滋润了。

但他那句或许是无心的气话却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作为朝廷高官的李鸿章心想:这年轻人挺有抱负,说话机灵,脑子转得快,何不招来为自己所用?

于是便找上了袁世凯的叔叔,说是要赏活儿。袁保恒哪儿见过这场面,连连推辞道:我家儿子不懂事,年龄太小,难以胜任。

无奈李鸿章态度坚决,且袁世凯也有想大展宏图的意思,袁保恒也只好放手。

其实依我来看,这位叔叔并非不想袁世凯跟着李鸿章混,只不过出于长辈对家中小侄儿的爱护,生怕袁世凯就此丢了性命,毕竟是从小宠爱长大的,能留在自己身边,长久庇护,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只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松手,十多年过去老袁家竟然出了个皇帝。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袁世凯算是朝廷新秀的话,那遇到李鸿章后的他应该称得上是平步青云。李鸿章非常喜欢这位年轻人,尤其赏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对他的态度简直就像是伯乐遇到了千里马。

一开始李鸿章只是会派遣一些普通的职务给袁世凯做,直到1882年,他随李鸿章部下吴长庆一起被派往朝鲜处理政变问题,期间袁世凯牢牢挖握住了这次机会,如鱼得水,屡立战功,如果说之前的脑子灵活只是让李鸿章颇为欣赏,那在朝鲜的经历却足以令李鸿章刮目相看。

在袁世凯的生平中,李鸿章担任着“知遇”、“恩师”的角色,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两人逐渐站在了对立面。

1871年,朝廷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重权加身,一时间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限风光,朝廷授权他直接负责组建北洋水师,大清国全部的武装力量全都握到了他一人手里。

然而盛极必衰,1894年,一场中日甲午战争打得李鸿章措手不及,和数万中国人一样,他也没想到那个豆蔻般大小的国家竟然拥有如此猛烈的军事力量,在连绵炮火中,李鸿章多年经营的北洋水师功亏一篑。之后李鸿章又作为了中方代表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更是让他直接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当权大臣颜面尽扫,这种耻辱让李鸿章直接不干了,跟朝廷说自己要访问欧美,切身实地地去看看外面究竟已经发展到了哪种地步。

他人倒是走得轻松,而朝廷这下可犯了难:

连李鸿章都没法带出足以抵抗日本人的军队,我们还能找谁呢?要是敌军现在发起猛攻,皇帝、太后岂不是都得沦为俘虏?我天朝如此广阔,竟然一个可以带兵打仗的人才都找不到?

要知道大清可是押了身家性命在北洋水师上的,李鸿章这一走,朝廷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于是决心重新组织军队,连夜补足空缺。

而聪明如袁世凯,自然也趁着李鸿章的位置空出来了赶紧冒头,凭着自身过人的军事才能和父辈在朝廷中的建树,以及朝鲜时期优异的战绩成功拿到了领兵的职位。

所以说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靠的就是人生中仅有的那一两次机会,抓住了,大好未来就是你的,抓不住那就只能维持现状,袁世凯显然是被时代眷顾的幸运儿,好命+才能,让他每一次都刚好抓到改命的机遇。

在外人眼里能混到这样的高度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袁世凯的野心绝不止于此,他想要的远远不够。

面对空出来的职位,袁世凯没有丝毫犹豫,在荣禄等权臣的极力举荐下,他成功占据了恩师李鸿章的位置,在慈禧太后的点头下进入了储备干部,准备飞升管理层,直到1895年,袁世凯被派到了天津

至此开始了他的第三个阶段:步步揽权,组建专属于袁世凯的幕僚团队。

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徐世昌,这人在1918年袁世凯被迫退位后被举荐为民国大总统,爱好书画,非常有文学修养,在天津小站这段时间,徐世昌和袁世凯关系密切,一度以拜把子好兄弟互称,除了袁世凯有意拉拢,还因为袁世凯在徐世昌年轻时参加科举的路上帮了他一把,重文之人多为重情之人,这份情谊让徐世昌直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都不愿出面反抗,只愿远离不谈。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急着要建立自己的团队,除了本身的野心之外,还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朝廷从来没有放弃过架空他的权利,从袁世凯一开始到达天津,上面就派了一批满族八旗弟子打着“学习”的幌子一刻不停地监督袁世凯。身为汉人的袁世凯深知自己如果再不行动,这支军队将无人可信,无人可用,自己之前的努力也将功亏一篑,所以才有了前面所讲的人脉关系网,无形之中,袁世凯便把实权握到了自己手里。

但是仅有权力是远远不够的,朝廷是让他带兵打仗而不是单纯来天津搞权力斗争的,所以袁世凯的重心其实还是在重建军队这件事上。不过他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发现单凭自己其实很难把新军建立起来,因此他想到了自己的伯乐:李鸿章。

虽然甲午后李、袁二人的关系其实远没有之前那么紧密,但李鸿章毕竟一生都在为国效力,所以在听说袁世凯在为重搭新军班子奔走的时候,还是表示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帮一把袁世凯,也算是为他甲午战败洗掉一部分耻辱吧。

至此,袁世凯既拥有了朝廷命官,身居高位,又建立了自己的幕僚团队,手握实权,在朝廷之中那叫一个风光无限。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鼎盛时期,袁世凯却做了一件让李鸿章怎么也想不到的事。

彼时的袁世凯早已手握大清实权,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而身为皇帝的溥仪压根就是个傀儡,早已名存实亡。

这既是袁世凯基于大半官宦生涯的成果总结,也是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实现推翻清王朝的根本原因和底气所在。

这场革命的爆发点始于四川地区的“保路运动”,懦弱的政府竟然把民众自发筹钱修的铁路当作和外国人借钱的筹码,引发众怒,为了镇压反抗的群众,朝廷派正好驻扎武昌的北杨新军前去四川,而这时革命党也想借机发动起义,一时间剑拔弩张,似有一场大战。看清局势的袁世凯此时也在下一盘大棋。

首先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势绕开清政府,直接宣布南方大部分城市独立,方便革命党一路北上逼迫皇帝退位,同时还派遣专人和革命党谈判,表示:如果答应合作,自己可以帮忙结束清王朝。

革命党一开始当然不肯轻信袁世凯,毕竟当年他背刺维新派一事闹得可是众人皆知,但目前他们能依靠的也只有如此小人,实力不足确实很难保证革命成功。

了解清楚双方实力悬殊,也就不难理解孙中山为何会把革命成果拱手相让了——实力不足,被迫退步。

解决好南方革命党,清王朝这边就更好解决了,被架空的皇帝、太后纷纷倒台,1911年,隆裕太后代替年幼的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至此,彻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不得不承认,正是基于革命党和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势力的合作,在袁世凯南北谈判的努力下,这才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最大程度避免了无辜群众的死伤。

这也是后人为数不多对袁世凯的肯定。

就在人人都以为革命成功之时,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仅用了83天便把已经结束的封建君主专制又带回了中国,同时也让自己身败名裂。

次年6月袁世凯因病葬于河南,失去领导的北洋新军瞬间四分五裂,原有的军队士官带着自己的势力盘踞于中华各地,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

我们不得不承认,辛亥革命的确是一场伟大的且很难仅靠文字完整描绘的壮举,

孙中山耗尽半生心血,四处奔走,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团结到了一起,终于在1911年爆发了武昌起义。

彼时,不管是着长衫的教书先生,还是不谙世事、伏案疾书的文弱书生,在那一天皆化身革命的修罗,把那个羸弱、愚昧、腐朽、恶臭的清王朝一并推翻,撕掉了寄生在中国人身上长达千年的假皮。

站在上帝视角我们都知道最后这场革命是失败了的,很大部分原因是袁世凯偷窃革命成果,妄想重建帝制,虽然只当了83天的皇帝,但也扎扎实实地挫败了这场革命

事实上只有当后人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才会去评估一场革命的成与败,而对于当年的人来说,辛亥革命无疑是天降神兵,他们才能最直观地体会到有皇帝和没皇帝的区别。

但是这份希望是如此短暂,以至于劳苦大众还没来得及抬头看一眼天,便又被卷入到无尽的黑夜。

1 阅读:218
评论列表
  • 2023-05-02 08:48

    德能不配位,必有灾祸殃。 激荡千百世,浮萍泣雨浪。 几度寒霜降?几度红日光?

汗青史籍

简介:历史是文化的传承,是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