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他从副总理变成工人,被罢免职务后安慰妻子:我不会自尽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2025-02-19 13:54:41

1975年,全国第四届会议上,总理推荐39岁的孙健为国务院副总理,这让无数人感到吃惊,因为孙健这位曾经的砂工,居然一下变成了国家领导人,这让无数人难以想象,甚至完全想不到。

孙健之所以会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要是总理欣赏他务实作风和群众基础,而且关于孙健总理曾经有一段这样的评价:"这个同志,脚踏实地,懂得群众工作,很难得啊!"

在正式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后,总理让孙健多到下面看看,花三年的时间掌控情况,这样方便日后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总理对孙健的信任和期望。

从担任副总理那一刻起,孙健便到基层情况,时刻保持谨慎清廉,丝毫不敢的怠慢,也不懂如何使用“特权”让人完全感觉不到他就是一国副总理。

从孙健担任副总理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称职的副总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是一位实打实的人民公仆,然而他在副总理职位上就干了三年,便被中央“停职检查”,一夜之间从副总理变成工人,完全降维打击,妻子很是担心孙健,孙健知道妻子在担心什么,于是告诉妻子“我不会自尽的,放心。”

那么,孙健为什么会被提拔为副总理,之后又因为什么原因,又变成工人,今天来聊下这件事情。

孙健,1931年出生于山东一个农民家庭,孙健出生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最混乱的时期,所以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孙健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感到十分绝望。

好在这种绝望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孙健长大后,新中国光辉照耀大地,孙健的命运也得以改变。

长大后,孙健依靠从父亲手里学习到铸工手艺,从而进入了天津内燃机厂担任翻砂学徒工,翻砂工作为工业当中最为艰苦的工作之一,可就算如此,孙健也没有丝毫后退一步,而是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难,以最大的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在孙健的努力下,他很快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并成为一名党员。

那个时代,能从一名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不仅要有足够的能力,还要有不错的机遇,这样才可以吸引到领导的注意力,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日常孙健还学习政治理论和社会管理知识,并且将这些融入工作中,以确保能最大限度的为大家谋取福利,在孙健的努力下,天津内燃机厂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在成为厂领导后,孙健没有因此忘记初衷,而是时刻为员工谋福利,并且优化生产流程,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称职的厂领导人。

除此之外,孙健还顺应时代潮流,学习伟人的著作,这一举措不仅让他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一个新方向,同时还将所学所用,融入工厂的日常管理中。

有一回,厂里人让他去参加一次会议,然而在会议开始前,演讲稿都没有落实,这让大家很是着急,在这时候孙健主动提出由自己来完善演讲稿,随后厂领导讲这个任务交给过,不久后孙健便写好了题目叫《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两步并做一步跑》。

该报告一出,瞬间震惊了厂领导,大家想不到,厂里面居然还有这样的人才。

于是在不久后,孙健被提拔为天津机械局革委会副主任,负责抓生产,就这样孙健开启了自己的传奇的从政生涯。

接着,他在天津机械局革委会干出不错的成绩,随后被组织提拔为天津市委书记,成为那时候最年轻的省级领导人。

本以为这已经到了自己仕途的巅峰期,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会在1975年,全国第四届会议上,总理推荐39岁的孙健为国务院副总理。

孙健成为了副总理除了自身能力强,还有个原因就是伟人对于四人利益团伙不满,同时总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伟人这时候决定让邓公主持工作,所以很有必要换上一些年轻有活力干部,这些人包括工人和农民,孙健作为工人阶层的杰出代表,受到了中央重点关注,随后被提拔为副总理。

成为副总理后,孙健没有忘记初衷,更加谨小慎微,老实他是做事,夹起尾巴做人,而这贯彻了他三年副总理生涯。

有一年下去视察工作的时候,当地领导安排警察开车,安排盛大的接风宴,孙健要求坐普通车,同时拒绝接风宴,而是和大家聊工作,这让当地有些人吃惊,可孙健却表示自己是工人出身,压根不需要这些牌面。

如今自己作为副总理,本能享受到一些特别对待,可他并没有享受身份所带来的便利,而是始终坚持初衷,不敢忘本。

在这期间,他始终坚持到一线,不管他人的看法,因为他觉得只有到一线,才可以更好了解情况,也正是因为他的踏实肯干,很快就掌控了大量一手资料,也为自己的决策,奠定了牢固基础。

日常,孙健也没有谋私,同时还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开垦了一块地,没事情的时候,带着工作人员一起种菜、干活、施肥,压根不管他人议论,而是坚持自我。

除了这件事情外,孙健不给家人谋私利,始终坚持一个党员的高风亮节,让人十分佩服。

在担任副总理三年的时间里,工作强度十分大,让他患上了失眠症,可就算算如此孙健也没有忘记总理的嘱托,跑遍全国各地的工厂、矿山和港口,可以说这三年的时间里,他将总理的一步步付出实践,没有辜负总理对他的厚望,实打实做一名人民公仆。

1978年的一天,孙健正在外面考察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中央电话,告诉他被撤销一切职务并要求他接受调查。

面对这样的变故,孙健没有多大惊讶,还安抚担心自己安危的妻子:“我不会自尽的,放心。”

虽然组织上对孙健进行了一番调查,经过一番调查后,孙健并没有犯多大错误,所以在不久后调查便结束了,有关方面找孙健谈话的时候,他提了一个要求回天津。

结束调查后,他返回了天津机器厂工作,像一个普通工人一样上下班,到食堂打饭,而是和普通工人一样丝毫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妻子见状也彻底松了口气。

这时候孙健,虽然失去了副总理的身份,但是他的人生回归到了自己最希望的一个状态,在这期间他不仅失眠症也得以治愈,同时也能认真踏踏实实工作,还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之后,他被平反,本有机会返回中央,然而他婉拒了这个邀请,继续留在地方工作,1985年任中国机械工业供销总公司华北公司总经济师兼中机公司、中奕公司总经理。

而后随着年龄渐长,孙健慢慢退出了一线,1995年的时候被查出患有肺癌,可就算如此,他也十分平静,毕竟人有生老病死,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任何遗憾。

期间,他也没有忘记继续工作,为祖国发展继续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生命最后时刻的时候,他始终希望能回到厂里看看,然而却没有机会。

1997年10月,孙健在天津病逝,享年66岁。

孙健的一生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特殊年代普通人的奋斗和无奈,也诠释了“宠辱不惊”的智慧,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初衷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远比职务更让人铭记。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