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看着名单,突然问道:吕俊生怎么没在里面?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2025-02-19 13:48:53

1955年大授衔前夕,当评选小组将授衔名单拿到毛主席审核的时候,毛主席接过名单进行审核,突然间抬头询问:“那个一次杀了27个鬼子的军中吕布呢?”

负责授衔的同事告诉毛主席:“吕俊生同志是正营级干部,按照标准应该授予中校军衔。”

之所以在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主要是这时候吕俊生已经退役,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十分惋惜表示:“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并要求妥善照顾其生活。”

因为在建国后,自己还见过吕俊生,并对其称赞:“勇冠三军,是解放军的骄傲”,并称其为“活吕布”。

那么,吕俊生究竟是谁,为什么毛主席会对他有这样高的评价,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1907年,吕俊生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的一个贫穷家庭,家庭的原因,让吕俊生自幼就吃不饱饭。

可就算如此,吕俊生并没有很瘦弱,而是饭量惊人,一顿饭可以吃掉六个馒头,惊人的饭量,让这个家庭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后来到吕俊生13岁的时候,家里实在没办法养活他,只能让他自己外出谋生,期间为了谋生吕俊生先后做过修鞋匠、羊皮贩等工作,在这期间他磨炼出了坚强的意志。

虽然这期间的日子很难,但是吕俊生渐渐地长大,身高达到了1米92,这在那个时代十分难见。

就算自己身强体壮,但是想要乱世中存活,必须要为自己找一门绝对可以的门生。

某一天,吕俊生在路上看到了一家武馆,这一发现让他瞬间发现了新大陆,便想着学点武艺保护自己,然而自己没钱,这让他很是忧愁,于是他站在武馆门口一直没有离开。

这时候武馆的馆长注意到了吕俊生,看到他身高马大,身强体壮,觉得他是个练武的好材料,随即走到按门口,便让他将一个大石头举起。

吕俊生很轻松将大石头举起,这让武馆馆长觉得他就是个练武奇才,当下决定免费教授他武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吕俊生练就了一身本事,这一身本事,为日后他参军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残害中华大地,百姓流离失所,这让吕俊生的内心很是不满,于是他离开武馆,加入了我党的队伍,成为了129师的一名普通战士。

成为军人后的吕俊生,很快将自己武馆所学习的一切用到实处,然而他除了武艺高强外,吕俊生臂力惊人,手榴弹投掷距离达70米,精准度极高,被称为“人形迫击炮”,所以在一段时间里,部队首长对其重点保护。

1938年山东夏津一场战斗中,吕俊生所在的部队遇到日寇两个中队,吕俊生和战友们并不害怕,而是和日寇血拼到底,大家打完子弹后,直接上刺刀和日寇拼刺刀,在这次白刃战中,吕俊生一人在面对凶狠的日寇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而是勇往直前和日寇拼刺刀,最后他一人挑死了27名日寇,自己仅有三处受伤,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记录,之后战友们个起了一个外号“军中吕布”,成为了军队中战斗英雄,他的战场的威名也被毛主席得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吕俊生立下了不少功勋,但是他没有丝毫骄傲,反而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该做的,这时候他内心里,只要能保家卫国,所以战斗间隙,吕俊生都会总结作战经验,所以他很快便被上级重视,被重点培养。

百团大战期间,吕俊生带领战友拔敌人碉堡,然而敌人对碉堡进行了加固,让进攻部队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

看到周边的战友不断倒下来,吕俊生很是着急,于是让战友们藏好,自己找机会看看能不能拔出敌人的碉堡,随后吕俊生来到了敌人碉堡附近,趁着敌人不注意的时候,吕俊生将敌人连人带机枪拽了出来,然后操起机枪对碉堡内一番扫射,歼灭了这股敌人。

随后,战友们一哄而上,顺利拿下这个碉堡,战后吕俊生才发现了自己的手已经被机枪烫伤,战斗结束后,这部分日寇被全部歼灭,自己仅付出了1名士兵轻伤。

由于吕俊生接连立下功勋,这让日寇对他很是痛恨,所以在得知吕俊生来到一个村子打探情报的时候,第一时间派兵围困村子,扬言要让吕俊生付出生命代价。

面对日寇的围剿,吕俊生沉着冷静,很快想出了围魏救赵策略,孤身一人来到日寇小队后面,挟持了一名日寇,日寇第一时间对他采取了追击,随后这部分人都被消灭,接着他又指挥连队袭击最近的据点,迫使日寇不得不撤退,这次行动连队没有一个人受伤,并且缴获了不少弹药。

战果报上去,129师特意发了贺电,授予吕俊生“英雄连长”称号。而他的连队也荣获“英雄连队”称号,吕俊生也获得了“常胜猛士”的绰号。

由于吕俊生每次都能有出色发挥,这让日寇方面只要知道和吕俊生作战,就不敢掉以轻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就怕吕俊生发动突然袭击。

由于给日寇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他们只要和吕俊生发生战斗,发挥都不太好,但这也让我军在和日寇交锋中,熟悉获得胜利,战友们就又给他起了“猫头鹰”的绰号。

然而1943年一场战斗中,吕俊生被一颗子弹差点要了自己性命,虽然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但是也给他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吕俊生只能离开一线部队,到后方开启后勤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吕俊生先后在冀南军区机械处、军区补充团、军区独立营、军区工业部工作,在这期间他从来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

1950年新中国建立,毛主席出席全国群英会,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期间毛主席对吕俊生进行夸奖:“勇冠三军,是解放军的骄傲”,并称其为“活吕布。

建国后不久,吕俊生因多年征战,导致身体情况不太好,并且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他决定退出现役,回到自己家乡,回到家乡后吕俊生一直没闲着,参加了农村建设,积极发扬我党的政策,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处,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他错了1955年我军首次大授衔。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要求,仅对现役军人参与评估,这时候吕俊生并不在军队,所以并没有参与授衔,然而按照他在革命时期做出的功勋,他本应该被授予中校军衔。

可就算如此,毛主席也没有忘记吕俊生,并在看到授衔名单的时候,问道了吕俊生。

突如其来的询问,让负责授衔工作的罗荣桓有些懵,随后他让秘书去查,经过一番查询后,才得知吕俊生因为一身伤,觉得已经被没办法给国家做贡献,在建国后就退役回到了家乡,虽然如此毛主席还是要求妥善照顾好吕俊生。

虽然没能评上军衔,但是吕俊生也没遗憾,而是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谢绝特殊待遇,保持艰苦朴素,不为国家添一分麻烦,期间他也结婚生子,并有三儿四女,有个十分幸福美满的家庭。

1970年,他在观看抗战电影时因情绪激动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3岁。邢台市政府为其立碑纪念,骨灰安放于华北军区革命陵园。

吕俊生因为自己的传奇战功被毛主席接见,并成为我军一级战斗英雄,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满,而是在解放战争后,退出现役回到自己故乡,为故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这个决定,也让他没办法参加1955年的大授衔,虽然如此,但是他也不遗憾,而是单薄名利,过好自己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他也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