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周女士去银行取钱还房贷,她卡里原本有20多万,取钱一查却发现卡里只有几万块了,卡里的17万多不翼而飞了,她赶紧查看流水,一查吓一跳,原来这些钱竟都被儿子打游戏花掉了!无奈之下她只能卖房,出去租房子住。
周女士查看流水发现,这17万多元是她12岁的宝贝儿子在一年多时间花掉的,游戏充值金额次数很多,最多的一天充了13笔588元的,最高的一次金额达3000元。
周女士和丈夫的工资都不高,这20多万是他们用来还房贷的,她的微信绑定了银行卡,而密码她修改过,但孩子总能记住,买菜时跟着她一起就把密码记住了。
现在这笔钱没有了,她只能无奈决定将房子卖掉,出去租房住。现在出去干活也带着孩子一起去体验,让孩子远离游戏。
而她的儿子也承认这笔钱是他用的,他表示自己年龄还小,才12岁,之前没想过爸爸妈妈挣钱会这么辛苦。
现在周女士一家希望游戏公司能将这笔钱退回来,游戏公司表示正在调查,会尽快处理。
孩子玩游戏花掉父母血汗钱,这样的新闻看过无数了,都不想再看,每每看到都觉得难以接受!
为什么总是有家长任由孩子玩游戏?
孩子打游戏一年多时间,家长难道会不知道孩子在玩游戏吗?
为什么没有留心看看游戏的消费记录?
银行卡里20多万,一年多时间难道从不查询余额吗?我每隔两三天都会查余额,查了踏实,才能放心睡觉。
孩子记住了密码,为什么没有及时修改?换用更安全的密码?
孩子金钱概念意识薄弱,打游戏时无限充值,归根结底还是孩子家长的疏忽造成的,对孩子的关注太少。
因为房贷大多是等额本息还款,本金是逐月递增,利息是逐月递减的,所以提前还房贷并不划算。
可周女士手里有20多万,却全部放在卡里,让孩子能使用到,可见周女士的理财意识比较差,并没有购买短期产品。
打工很辛苦,这一点必须让孩子明白理解,让孩子树立金钱意识。
现在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父母总是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哪怕一点小磕碰都务无比担心,可越是这样越会害了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为我们分担,学会心疼父母,理解挣钱的不易,这样在孩子想要充值游戏时,也会三思而行。
不能一有问题就去找游戏公司退款,如果孩子充值后都钱款都能原路退回来,那孩子还有可能再犯。
因为我是未成年呀,充值玩了,父母一追讨,钱又回来了,这不相当于免费玩吗?
未成年无民事行为能力,需要监护人追认才能发生效力,可孩子用家长的账号玩游戏,默认的就是大人身份,若遇到的游戏公司不那么人性化,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追回来的。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管好孩子,管好密码,管好自己的手机和钱财,多关心孩子,将精力多给孩子一点,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4套房子的有钱人,被好多有一套和没一套的围观可怜,可笑可笑
收入不是这样算得。夫妻每人每月薪资4000,不吃不花一年也不到10万。况且谁能保证一年内不生个小病,不给小孩或者老人填件衣服。房子总价80万,开发商会同意你每月还8000,一分不要利息,让你慢慢还,还个8年。要是这样的话,开发商早都饿死倒闭了。别忘了开发商都是喝血吃肉的,会让你贷款的,银行也不是吃素的,这样你房子总额全部还下来差不多得160万了
法律解释不是可以追回吗 为成年 花的不算数
手里一套房子,卡里20万存款,好了起码算个中产。
故事从开头到结尾真刺激!
故事告诉我们,赶紧提前还房贷,救房地产[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游戏花掉这么多钱不应该定性为赌博吗?不应该控制充值吗?
不是开了免密就是支付密码也给她孩子说了,再说12岁孩子这样下去,家长又该说老师不负责任了。如果是真的,我就只能说句活该
反正手机绝对不能让小孩知道支付密码或者开通免密支付功能,😂😂😂
[得瑟][得瑟]这也信 儿子充了10多万都不知道
建议国家出手把网络游戏关掉!网络只好害没有好处!
为什么全部钱放到一张卡,还要绑微信?不会用另外一张金额少的绑微信吗?
趁年轻生个小号玩玩吧,大号已经废了!
最好的办法是存定期 看他那么取
一家人都是傻
可以倒过来写,
用了钱没信息提示
这种钱通过法律程序能要回来
游戏害了多少人?
[得瑟]马化腾又被鞭尸了
花每月2块钱,设个微信提醒能死
有几个没开通短信通知的。
麻花痛在偷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