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什么它是豆瓣排名前十的电影

师傅肘子 2024-11-09 19:37:41

《这个杀手不太冷》一直是豆瓣Top 10的片子。尽管它不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那一批电影,但我对争番位,撕排名,谁该上去,谁该下来,兴趣不是很大。倒是可以带着“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的疑问,通过排名去了解一下观众的“最大公约数”大致是什么样的。当然因为这部电影上榜比较早,所以它所代表的只是某一段时期豆瓣网友的最大公约数。假如豆瓣这几年才开始打分,可能榜单就会很不一样了。话说豆瓣要是能出个烂片Top 250,应该也蛮刺激的吧,几乎每年都有国民级别的烂片出现,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经典。要成为最大公约数,首先剧情不能晦涩难懂,还得抓人。影片开头就是里昂执行任务,各种酷酷的动作场面可以让观众瞬间入戏。后面又加入了玛蒂尔达这样一个百变萝莉,层层加码。甚至连反派都很抓眼球,加里·奥德曼扮演一个爱听古典乐的疯批警察。

去年黄轩在《莫斯科行动》里也演了个热爱古典乐的疯批,不知道是不是从这部电影来的灵感。话说加里·奥德曼最近好忙啊。在这边当完反派警察,还要去隔壁阿兹卡班当正派囚犯。两部片子都有他从门后面冒出来的镜头,据说是阿方索·卡隆特地让他梅开二度。说起来《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女主玛蒂尔达某些遭遇也跟哈利·波特差不多。住在一个对她很不好的家庭里,每天被指使干很多家务活,里昂家就是属于她的霍格沃茨。不过小天狼星在这边干了伏地魔的活儿。除了卖相出众,一部爆款电影还有一个必备条件,你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必然不能违背主流价值观。《这个杀手不太冷》属于挑战了价值观,又没完全挑战。主角设定为一个杀手,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常规的正面角色,尤其放在当年。

但是影片一直在给主角上道德保险,里昂虽然是杀手,可杀的基本上都是坏人,比如毒贩,还顺带销毁毒品,占领道德高地。他教玛蒂尔达开狙,还虚晃一枪,先让我们以为会杀人,但后面揭晓是假子弹。这还不够,影片还安排了里昂忏悔自己的罪行,让他警告玛蒂尔达,一旦杀了人,就无法回头了。这么多重保险,看来吕克·贝松是奔着销冠去的。这种体验就像蹦极,我们感觉已经摔下道德悬崖了,但始终有一根绳子会把我们拽回去。像《猜火车》那种就是完全突破道德底线,主角就是一帮人渣,一帮瘾君子。影片第二个挑战大众的地方,自然就是萝莉与大叔的恋情。影片在北美上映的时候剪掉了一场戏,就是玛蒂尔达换上里昂送给她的裙子,然后跟里昂聊初夜的重要性。导剪版又把这场戏放回去了,即使放回去,也是上了保险的。扮演里昂的让·雷诺在采访时就强调过,里昂和玛蒂尔达之间没有不正当关系,他觉得一旦越界就是变态了。

影片中至少在行动上,都是玛蒂尔达主动,然后里昂叫停。精神上里昂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但嘴上一直泼冷水。影片的主创也在为这场柏拉图式的恋情辩护,比如片中演金发宝贝的麦温跟导演吕克·贝松谈过一段。她说自己是15岁的时候喜欢上吕克·贝松的,而吕克·贝松比她大17岁,所以玛蒂尔达的故事在她看来并不稀奇。制片人勒杜还上升到文化差异,说这种事对他们法国人来说没什么,但是美国人看了就很容易破防。雷德利·斯科特表示要让你们法国人破防也不难,我拍一个《拿破仑》就行了。创作层面吕克·贝松也做了悬崖勒马的操作。比如他在跟让·雷诺解释这段感情的时候一直给他洗脑,说里昂的心理年龄只有14岁,片中里昂不抽烟也不喝酒,就是不停地喝牛奶。玛蒂尔达的塑造也做了多重铺垫。比如她第一次登场是一个上移镜头,我们先看到她的鞋,再看到她的袜子全是漫画,并且都是爱情主题。

别人是恋爱脑,她是恋爱腿,当然恋爱腿其实就是恋爱脑的蔓延。这些漫画表明她正处在一个对爱情有幻想的阶段,这种幻想是不切实际的。后面她去到里昂家里,我们看到她身后的窗帘一直在飘动,表明她对里昂产生了幻想。有一次里昂在街上教育她不要跟陌生人搭话,不要抽烟,像一个父亲一样,下一个镜头玛蒂尔达就说自己爱上他了。开头交代过玛蒂尔达的家庭环境,在家里没有父爱,于是在里昂身上找弥补,是常见的强调原生家庭,强调童年创伤的路子。但现在心理学界有更多不同的观点,认为过分强调这些东西未必是科学的。不过这方面太专业的我聊不了,只能分享一些个人经历带来的体会。现在越来越觉得所谓父爱是一个伪概念,人是需要爱没错,但是否有必要区分为父爱和母爱呢?只有母亲的爱,也不见得就是残缺的。没必要再去找个爹。除了戏里面的情节,这片子在戏外也会引起争议,因为娜塔莉·波特曼拍戏的时候还未成年。

事实上玛蒂尔达的演员就是三个主演中最后确定的,因为这种演员很难找。这个角色又是烟又是酒的,有些情节还涉及毒品。光是跟人家父母解释就要费一番功夫,还不能隐瞒这些元素,毕竟不是人人都像王家卫那么坏,直接把人骗到阿根廷再告诉他拍什么戏。娜塔莉的父母跟吕克·贝松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才同意女儿进组,协议内容当然就是不能真吸烟之类的。另外剧本中有一场戏是玛蒂尔达在浴室洗澡,里昂给她递了条毛巾,也被娜塔莉的父母要求删掉了。当然观众未必会知道这些幕后的事,只要正片部分上足了保险,不会引起不适,就可以流畅代入。但必须说,在这部电影上榜的年代,男性趣味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随着女性观众的觉醒,以现在的目光再看这部电影,它还是有男性凝视的成分在里面。吕克·贝松也不是什么先锋导演,他的《第五元素》就有一股很冲的老白男味儿。既然要为大众降低接受门槛,主题表达就得直截了当。

当然要被大众认可,主题未必就是最重要的东西,CP能炒起来可能就足够吸引眼球了。片中里昂养的那盆植物一直贯穿全片,植物可以代表他,以及他的内心世界,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孤独。开头出字幕的时候是一个大远景,从自然景观推向高楼大厦。里昂说过自己没有根,那意味着他自己本身就是一棵被移植过的植物,然后严重水土不服,你看他头顶的“枝叶”都稀疏了。或许他原本生活在一个相对淳朴的环境中,可来到美国之后他只能当杀手。不过影片没有像《教父》那样对美国梦进行深度批判,只是讲一棵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忽然被移植到钢筋森林中,怎能不孤独?片中许多植物都是这样。包括阳台,还有里昂和玛蒂尔达上天台那个镜头,可以直接看到纽约的中央公园,是城市中的绿化带,人工规划痕迹很浓。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来到一个远离高楼大厦的绿化带,仿佛回归了大自然,玛蒂尔达也让里昂离开花盆,落地生根。但光讲孤独似乎有些大而化之,我们可以尝试在影片中寻找一些具体的延伸方向。

片中出现的人不是法国裔就是意大利裔,还有华裔,娜塔莉·波特曼本身就是以色列裔移民。移民也是一种移植,但凡拍美国,总离不开移民的话题。不过影片并没有继续深挖,对移民的情况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想象,没有交代特别具体的、现实的困境。吕克·贝松可能也无意深入探讨吧,尽管他在美国学过电影制作,但毕竟还是在法国出生长大的。还有一个延伸方向,里昂因为过往的创伤而选择当一棵没有感情的植物,是一种节能主义的生活哲学。他家里空旷到给人一种可以开卡丁车在里面跑圈的感觉。他遇到玛蒂尔达,是植物遇上了阳光,玛蒂尔达从头到尾都在脖子上戴着一个太阳。之前里昂的生活大多数都是缺乏阳光的,比如他杀人是在黑暗中杀的,在家里睡觉时换成黑衣,戴墨镜,关灯,不敢直面阳光。除了作为杀手的自我防御措施,也体现出他在感情上的自我封锁。直到玛蒂尔达的出现,他才回到床上,像个正常人一样睡了一觉,相当于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不过这个方向其实也没有很深入。所以看来看去,这电影就只是浅谈一下孤独而已。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