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的酒席都有不同,城市和农村更是不同。特别是农村白喜的酒席,各地方的风俗也不一样,哪怕是邻近的两个县,做法也完全不一样的。大方的农村酒席就很有特色,有的菜只有大方有。
已经很久没去乡下吃酒席了。最近乡下一个亲戚家老人过世,八十六岁,算高寿了。星期天抽空去祭拜一下。两点过到的,正碰到在摆酒席,我们一点过才在路上吃了的,主人家说,才开始摆第一巡,那等一会再吃吧。

农村的白喜许多地方都是流水席,一巡摆了接着摆下一巡。席一开后,只要有人吃就不停。有时可能就摆一个下午,吃第一巡的人有的肚子都饿了,到第三四巡时又接着吃。如果寨子是有几个好酒贪杯的凑成一桌,一吃可以吃一下午。到第三巡的时候,已经快五点了,主人邀请我们上桌,最后一巡了,我们就不再推辞。
一桌凑满十个人后,帮忙的大姐就拿来十副碗筷摆上,再添上两碗肉沫油辣椒醮水,这是醮豆腐必备之物。接着先上六个冷盘,有凉拌黄瓜、掠拌鸡块、焦盐炸虾、凉粉、腌萝卜条、羊尾。这叫“羊尾”的东西其实不是真正的羊尾,而是用肥肉条或猪板油裹面粉炸,把脂肪全炸透后,再裹上白砂糖而成的甜品,油而不腻,甜脆酥爽。这个菜我只在大方的酒席上吃过,其他地方的席上没见过这道菜。

冷盘吃得差不多了,热菜和汤菜就交替上来了。大方的酒席上菜是一个热菜一个汤菜交叉着上。有四个热菜:腊肉了炒新胡豆、红烧肉炒豆棒、炒肉丝、大方宫保肉,这也很有大方特色。特别是大方宫保肉,炒法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肉上上好的嫩瘦肉,酒席没有家庭用的那么多里脊肉。肉拍断纤维,辣椒要用大方糍粑辣椒,炒来红洋洋的,又辣又香。其他地方的辣椒太辣,不像大方辣椒辣中带香,如果放这么多辣椒,吃的人受不了。所以这个菜出在大方,应该与辣椒有很大的关系。

四个汤菜也很有特色,排骨和猪蹄炖胡萝卜、芙蓉蛋、蛋卷粉丝豌豆尖、杂烩汤,另有一个甜大碗,用冰粉和西瓜粒混合糖水而成,还有一个标志性的水豆腐。甜大碗也算大方的特色,季节不同,用料也不同。夏天就冰凉一些,冬天就用蒸糯米饭来做。豆腐是白喜必备的一道菜,包括殡仪馆里的席也是这么安排。大方是豆制品之乡,豆腐城乡都做得特别好吃。点豆腐用的是大方酸汤,越煮越嫩,还有精丝。再加上大方的肉沫豆豉巴辣椒蘸水,吃起来直透灵魂。

农村办酒席还很热闹,特别是白喜。左邻右舍的男男女女都要来帮忙,多的有百把人。办酒席用的猪是从寨子里的人家猪圈里直接买来宰的,粮食喂的,肉质好,还新鲜。许多蔬菜都是自家土里种的,豆腐也是現磨的。能不用买的尽量自己做。所以席面上的菜,材料新鲜。加上现在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做酒席的本土厨师团队,做家常菜的水平不输大酒店的厨师,菜的味道自然不错。吃了还让人回味无穷。
不知道朋友们家乡的酒席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