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白血病垂危,10岁儿子为捐骨髓增36斤,称为爸爸什么都能做

心谈始说 2025-01-21 03:41:22

2019年,河南男子身患白血病只剩三个月寿命,男子打算准备后事,谁知10岁儿子骨髓匹配成功,不顾劝阻坚持给父亲捐献骨髓。

因为体重太轻,他一天吃五顿饭,用三个月的时间增重了36斤,期间他还曾吃吐过,儿子的听话懂事,让男子很是愧疚。

可男孩却觉得,只要为了爸爸活下来,他什么都能做,那么后来如何了呢?他有过后悔吗?

突然倒下的父亲

生活在河南的路炎衡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虽然不富有,但也算是不愁吃穿,直到在2011年,路炎衡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起初只是脸色蜡黄,到后来浑身乏力,甚至出现了频繁流鼻血的情况,在家里人的陪伴下,他去医院做了检查。

结果被医生告知,他有骨髓增生的问题,虽然当时并不需要做手术,但也需要吃药物来维持生命。

当时的路子宽才3岁,年纪尚小的他并不懂,那天父母从医院回来后,为何愁眉不展,也自打从那之后,路炎衡的药物从不离身。

每个月的要钱,成为家中的固定开支,家里的情况每况愈下,但想着只要路炎衡的情况稳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谁知道这只是表面的平静,在2018年路炎衡因为身体不适,再一次被送到了医院,他的检查结果并不好,只能靠输血来提高血小板。

这些也都是治标不治本,按照路炎衡当时的身体情况,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骨髓移植,这也是他活下来的唯一途径。

眼看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这始料不及的困难,确实让一家子有些惊慌失措。先不说骨髓移植手术费用,光是寻找合适的骨髓,都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因为路炎衡情况紧急,医生建议可以让直系亲属试试,为此路炎衡一家五口,外加其他的亲戚,都去医院做了配对。

好消息的配对成功了,坏消息是10岁的路子宽。男孩得知自己能救爸爸,开心了很长时间,可路炎衡却愁眉不展。

他觉得儿子岁数太小,害怕骨髓移植会对他产生影响,不想因为他影响儿子的余生,所以一开始他是拒绝的。

坚持为父亲捐骨髓

这样的担忧,被路子宽知晓后,只有10岁的他竟然开导起父亲,他跟父亲说:“你是我的爸爸,为了爸爸我什么都能做。”

儿子的话,让路炎衡很是感动,其妻子也在一旁掉眼泪,一边是儿子,一边是丈夫,可在她看来,丈夫就是自己的天,所以家中的天绝对不能塌。

在家里人的劝说和医生的科普下,他最终答应同意儿子捐献骨髓。可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路子宽的体重并不达标。

出于对双方的安全着想,路子宽被要求体重要达到100多斤,可当时的他却只有60斤,也就是说短短三个月,他需要增重30多斤。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后来的饭量是之前的好几倍,早上光是鸡蛋,他就需要吃三个,中午的话也是顿顿有肉。

晚餐的他需要吃两次,在睡觉之前他也要吃碗面才能睡觉。开始的时候,路子宽是乐在其中,既能吃好吃的,又能救父亲,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可时间一长,他身体就出现不适的感觉了,那就是胃疼,疼的他满头大汗,可却不敢跟家里人说,生怕会因此无法救父亲。

直到有一天,奶奶晚上来看他,发现他满头大汗,才得知孩子消化不良,心疼的给煮了碗山楂汤,用来健胃消食。

这样的大饭量,他的身体适应的很快,没几天不适的感觉就消失了,脸也是肉眼可见的胖了,每天一起来,就是量体重,看着体重上去他就开心。

可突然变胖对他的生活确实有了影响,体育课跑步的时候,是最令他痛苦的时候,原先他跑的很快,可变胖后跑几步就喘。

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因为他突然变胖而疏远他,觉得他可能患有什么疾病,这令他有些伤心,但他调节的很快,不在乎同学们异样的眼光。

“我是为了救爸爸,我才不在乎他们怎么说,他们要笑就笑吧!”

从未后悔过

在三个月后,路子宽体重达到96斤,捐骨髓的手术也排上了日程。2009年路子宽生日这天,也正巧是手术当天。

术前准备的时候,他的心态很轻松,脸上一点恐惧都没有,让护士医生称赞连连,整个手术下来,他一滴泪都没有留,坚强的不像这个岁数的孩子。

原本只有一天的手术,因为采集量不够的缘故,又持续采集了两天,被送出手术室的路子宽脸色苍白,一旁的母亲哭的像个泪人。

路子宽第一次哭,是在被告知继续采集骨髓的时候,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又需要晚几天才能见爸爸。

在恢复指标后,他下床去病房区探视父亲,路炎衡看到儿子很激动,在电话那头一直在哽咽流泪,反倒是路子宽在电话里,不断给父亲加油打气。

在路炎衡从无菌舱回到普通病房,路子宽也要回归正常的生活,回到校园继续完成学业,而减肥的事情也提上日程。

随着媒体的报道,路子宽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人知晓,都在夸赞这个有孝心的孩子。之后在2020年,他还将自己辛苦攒下的1000元,全都捐给了武汉。

自始至终,他都是那个善良的孩子。父母赐予了他生命,而他也给了父亲一次生命,这才是血缘关系的魅力之处。

希望未来,能让这一家人都能顺顺利利。

0 阅读:7

心谈始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