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这些无良媒体,我也要在报纸上发布意见!”还在香港避难的卫立煌捏紧手中的报纸勃然大怒:“这简直就是造谣!”
可此时的他身份特殊,处境尴尬,冷静下来后也只剩下轻轻的叹息。这一切都被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不由得觉得替这个抗日英雄现在的处境感到惋惜。
他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更是一心为保家卫国的抗日名将,可却因为爱国触碰了老蒋的逆鳞,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是多么想念大陆的土地,可惜终究无缘......
卫立煌究竟看到了什么内容,为何他会勃然大怒?而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处境也被周总理意外得知,后事如何?
未受重用的将军卫立煌自小便是大有作为的人,自他父亲去世后便主动担任起了家庭责任的重担,在少时就加入到了辛亥革命中,而在他革命道路上最让他记忆犹新的则是做了孙先生的卫兵。
殊不知他的革命之路才刚刚开始,可以说他算是早期加入到国民党的革命人,他不但参与到东征中平定了陈炯明等叛军,获得了孙先生对他的赞赏;还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一路表现勇猛,从师长升为了军长,堪称“虎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爱国英雄,却站错了队伍,这不但让他晚年后悔,也让他在当时的处境举步维艰。
随着中原大战的胜利让老蒋的野心越发膨胀了起来,他开始实行了自己对红军的“围剿”,而卫立煌也被他派到这支队伍中,事实上卫立煌曾经是做过军长的人,但老蒋却没有重用他,不但将他的旅缩减,就连其亲信也对他有些排斥,而卫立煌忍气吞声也依旧未能得到老蒋的青眼。
老蒋用人的原则很简单,一是想要此人为黄埔军校出身,这样的军官不但能有足够扎实的理论和军事能力,在队伍中也能有些威信,况且他自己便是黄埔校长,对同校的学生更加信任,部下也会对他敬重有加。
另外他在国民政府中更偏向于将重要的任务交给同乡的军官,老蒋是浙江奉化人,不知为何他对自己的同乡就十分信任。
而卫立煌都没能占上这两点,再加上他曾经做过孙先生的卫兵受过他的恩典,所以更不被老蒋所待见,而卫立煌也并不想因为自己的仕途去恭维讨好他,所以两人的关系一直都不咸不淡,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中。
在决定中国政治局面的那场“西安事变”中,卫立煌便是作为国民政府代表前去延安与我党会面的,而他见到毛主席后最关心的就是“日后中国人该如何合作抗日”的话题,期间他对共产党的风貌和氛围十分欣赏和向往。
抗日战争中他更是毫不掩饰的对我党部队给予帮助,不光是在合作关系上宣传要一致对外,更是大方的给我们送来抗日枪械和军饷等物资。他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可这些放在本就对他不待见的老蒋眼中,便是有了“通共”的嫌疑。
并且二人还将此事放在了明面来说,而老蒋的怀疑让卫立煌十分不解。现如今中华民族拿起武器来一致对外,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我们不都是一家人吗?一家人又何来“通不通”这么一说,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还将自己赠与我党物资的详细登记内容出示给老蒋,但这显然并不能让老蒋消除疑心,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那便再也无法彻底消除了。
立场就是国家卫立煌对此态度也是心知肚明,他越来越不明白究竟为何一定要自己人打自己人,为此他变得十分消极,而老蒋得知后干脆把他调到美国学习,这样一来既能了解了自己的疑心,又能暗中派人监视他在美国的表现。
老蒋大概也没能想的到共产党的毅力和韧劲,原来吹嘘的“三个月将其消灭”到现在变成寸步难行,尤其是自东北等地。在这种用人之际他才想到了卫立煌,于是便将他从美国请回来做“剿匪”总司令,但卫立煌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想和平解决内战之事,在国外这些年他也不断地想要和我党取得联系,所以他百般推辞,可又怎能如他所愿。
卫立煌接下老蒋任务后才明白,自己接了多大一个烂摊子,他根本无法完成老蒋下的命令,更做不到破罐子破摔,索性就准备离开大陆去往香港,但就在即将坐上飞机的时候却被毛人凤的属下抓走被软禁在南京。
南京方面用东北战场失利的原因将他逮捕,想以“统共”罪名审讯,他便烧毁了所有与我党来往的证据,正当他山穷水尽之时我党发出了一份战犯的名单,名单上赫然有着他的名字,这下国民政府也没有证据处置他,他才得以逃到香港。
后来老蒋也不止一次派人去到香港请他赴台,但卫立煌心中再清楚不过去到台湾后自己的下场了,但在香港的时候他也没能得到完全的自由,一方面是时局还不算稳定,另一方面则是老蒋的部下明里暗里都在对他进行监视。
在上文我们提到的让卫立煌十分愤怒的事情,便是他身处香港,在报纸上看到我军决心抗美援朝的消息,得到此消息后他对我党的做法十分赞许,更是毫不掩饰的夸赞,报纸上更是有像傅作义这样曾经的国民党军官的支持。
可卫立煌看到后面却发现有很多无良记者书写着恶意揣测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在怀疑国民党军官是否收到要挟,他看到后面忍不住愤怒破口大骂,可冷静下来想到自己的处境便又焦虑又叹息。
消息辗转传到大陆内部,周总理得知他的态度和处境后立马派人将他保护起来,生怕他的行为被有心之人发现遭到迫害。随后周总理则写信邀请他回到北京,终于在1955年卫立煌终能回到故土,他十分激动,两方有着和平的共同心愿,一切都化干戈为玉帛。
结语我党从不会对爱国的将士坐视不理,更懂得知恩图报,在抗战困难时期卫立煌对我党和国家形式的态度足以说明一切,也正是卫立煌的大局观念,一心向国和我党宽阔的气度胸怀才造就了和睦美好的老革命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