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最怕什么?不是断竿、断线,而是钓到“刑鱼”,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牢底坐穿鱼”!
最近,广西一位男子在邕江垂钓时,接连钓到多条浑身长满黑芝麻斑点的怪“鲶鱼”,看到这种鱼又上钩,男子显得又喜又怕!喜的是钓到了鱼窝,怕的是这条鱼的“背景”很深,它可不是一般的鱼。
一、"黑芝麻斑点+白胡子":这条鱼“很刑”广西钓友@阿波,在邕江垂钓时,遇到了上面的一幕。
接连几天,男子在垂钓的过程中,都钓到过这种黑芝麻鱼,让其颇感烦恼。他慌忙拍下放生视频,边丢鱼边喊:“祖宗啊,你可别再来闹窝了!”
一条鱼而已,为啥让男子这么慌乱?
原来,这种鱼并不是普通的鲶鱼,而是被称为“芝麻剑”的斑鳠,它是“国二”保护鱼类,所以钓鱼男子遇到它之后也只能认怂,祈求它“别再闹窝”了。
芝麻剑,江湖名号可不少:“牢底坐穿鱼”“会游动的银手镯”,妥妥的一种“刑鱼”。
这货浑身布满芝麻状黑斑,四对雪白长须是它的身份证”,所以被叫作“芝麻剑”。最绝的是它的肉质——自带芝麻香,无腥无刺。
但正是这口鲜嫩让芝麻剑差点灭门,很多人为了捕捞它,甚至穿着潜水服,潜到水底专门去逮它们,导致它们的野生种群数量急速减少。
直到它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鱼类之后,这种情况才得以好转。
如今,这位广西男子在邕江多次钓到它们,足见其种群数量已经初步恢复。
二、名副其实的“刑鱼”,有人200元卖鱼结果换来银手镯芝麻剑自从有了“国二”的身份后,不少人已经栽倒在它面前。
早在2021年,广西大新县一位钓鱼男子黄某,在黑水河里面钓到了3条芝麻剑,并将其卖给了餐馆,换来200元结果迎来了牢狱之灾。
原来,这位男子在明知道自己钓获的是“芝麻剑”的情况下,仍旧将渔获以40一斤的价格卖掉,获利200元后,被当地有关部门找上门,喜提一副“银手镯”。
所以,本文开头那位钓鱼男子,在钓获这种鱼之后,急忙拍视频放流以自证清白,这种做法还是很明智的选择。
但还是有不少人心存侥幸。
一位网友看到男子接连钓获这种鱼后,戏称:“白天芝麻剑,晚上塘角鱼。”意思是,可以偷偷将鱼带走,反正谁也看不到。
不得不说,有这种想法的人,确实很危险。
钓鱼本来就是为了休闲娱乐,如果真的因为这样一条“牢底坐穿鱼”,把自己搞进去了,是不是和垂钓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呢?
所以说啊,做人不能去耍小聪明,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三、意外钓获“牢底坐穿鱼”后三要三不要自从各地禁渔之后,生态环境变好,垂钓爱好者意外钓获保护鱼类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那么,遇到芝麻剑这样的“刑鱼”怎么办?
要眼疾手快认特征:芝麻斑+白胡子+剑状背鳍是三大标志,千万别把它和黑胡须的叉尾鮰鱼搞混淆了。
要无伤摘钩速放流:要快速取下鱼钩并放生,入水前可以小声嘀咕:“鱼,我错了,求原谅。”。
要全程录像证清白:从起鱼到放生拍完整视频,时间地点全记录,必要时能当“保命符”。
而作死行为包括:
❌别想着“就带回家养着玩”——家里鱼缸不是免罪金牌!❌ 别好奇“真有芝麻味?”吃它一口——唾液DNA都能当证据!❌ 更别学网红拍“爆护挑战”——牢饭估计比流量来得更快!
四、写在最后作为一名钓鱼爱好者,小编对这名广西男子意外钓获保护鱼类,急忙放流的做法点赞。
对垂钓爱好者而言,保护鱼类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江河湖泊的鱼类资源丰富了,我们才有更多的休闲垂钓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