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在我国被认为是上古“四灵”之一,因长寿而闻名。上古传说中,龙与龟交合,产下龙六子,赑屃,又名“霸下”。而在国外,乌龟大多被用来食用,或者当作宠物饲养。世界上有着丰富多样的乌龟种类,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态习性。以下我们对其中比较常见的10个有名的乌龟种类及其详细介绍:

第十,红耳彩龟
俗称“巴西龟”,原产于美洲,20世纪80年代作为观赏乌龟被引入我国。因耳后有红色斑纹而得名红耳龟。适应性强,易饲养,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放归野外后,大量繁殖,严重威胁我国本土龟类,如今已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禁止随意放生。

第九,拟鳄龟
俗称“小鳄龟”,体型仅次于大鳄龟,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四个亚种分别为北美、佛州、南美、中美。背甲呈半球形,与大鳄龟相比锯齿状尖刺较小,颜色多样。肉食性,适应能力强。2001年我国逐步引进,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肉龟。

第八,真鳄龟
俗称大鳄龟,体型巨大,背部有明显尖刺隆起。咬合力惊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龟类。原产于美洲,后被我国各地引进养殖,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人工养殖鳄龟产地。鳄龟生性凶猛,攻击力极强。能够捕食鱼类、蛙类、蛇类等,舌头上长有蠕虫状的附属体,诱捕鱼类。在我国真鳄龟被视为外来入侵物种。

第七,猪鼻龟
俗称飞河龟,又名“新几内亚龟”,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印尼伊里安查亚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全身呈浅灰色,长相奇特,因有“猪鼻”而闻名,鳍状两爪龟种。栖息于淡水河流、湖泊中,善游泳。由于数量稀少,被列为濒危物种,同时因长相奇特,被世界各地视为观赏佳品。

第六,玳瑁龟
古称“文甲”,最突出的是背部有13块盾状鳞片,又称“十三鳞”,以其鲜艳的体色和独特的形态而著称。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珊瑚礁、出海口等浅水海域。以珊瑚、海绵为食。中医文化认为其拥有解毒的重要药用价值。1989年我国开始立法保护。

第五,绿海龟
俗称“海龟”,体型庞大,因主食海藻,体内含有大量的叶绿素,使得背甲呈绿色。是最常见的洄游性海龟之一,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各大海域皆有分布,是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人工孵化,我国绿海龟数量明显回升。

第四,陆龟
俗称“象龟”,体型巨大,目前世界上共有40多种陆龟,背甲高耸隆起。耐旱能力强,能在极为干旱的环境中生存。以植物茎叶为食,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拥有3种陆龟,及缅甸陆龟、凹甲陆龟、四川陆龟,都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第三,中华草龟
俗称:乌龟,背甲较扁平,背甲有三条明显纵棱,腹甲呈棕黄色。雄性成年后全身逐渐变黑,雌性体色终生不变。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尤其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且在龟类中数量最多。个性温和,攻击性弱,主要以小鱼虾、小昆虫为食。野生草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和三有动物。

第二,黄喉水龟
俗称“石龟”,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我国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栖息于河流、湖泊等湿润环境中。体型中等,背甲扁圆光滑,且有中脊棱,呈黄褐色,咽喉处有黄色而得名。性情温顺,容易饲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人工繁育的黄喉水龟数量约20万只。

第一,中华花龟
俗称“斑龟”,因背甲上有明显的花纹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和越南北部。背长头小,吻部突出,性情温顺,对水质要求较高。是我国的三有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我国今年大规模进行野外放归试验,国内养殖数量仅次于草龟,我国是世界上出口花龟最多的国家。

本期就到这里!
关注小秀才,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