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为党和人民而活,建国后,委任共和国国防工业第一任部长,在职期间狠抓“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为国防工业现代化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对他报以信赖,称赞他为导弹内行。只可惜,最后他累倒在了办公桌前。
他就是赵尔陆上将。
1905年,赵尔陆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市。和许多出身贫寒的孩子一样,他渴望通过参军改变命运。这样的愿望一直驱使他不断进步,1924年的时候,赵尔陆已经19岁,最近几年他见识了太多的苦难,很多人生活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读书他明白,只有选择抗争选择革命才能有所改变。怀揣着济世救民的志向赵尔陆加入了学校的“西北同盟会”,在同盟会中同赵尔陆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伴。
后来,他参加了为后人所传唱的南昌起义,并在这一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南昌起义最终失败了,许多人开始质疑革命的正确性,逃离了队伍,但赵尔陆的意志非常坚定。
在袁崇全叛逃时,正是赵尔陆最先发现了袁崇全的异动,但是因为他当时只是一个连的党代表,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先和当时身为连长的李建林和粟裕通气,再汇报到朱德所在的军部。等到朱德下令追捕逃兵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还把青年才俊的王尔琢的性命给搭上了。
许多士兵都认为待在后勤部队不能施展才干,立功的机会也少,所以少有人去。而一心系军队的赵尔陆就这样被安排到了后勤部队,包括后来跟着朱德和陈毅两位老总等在井冈山时也一直在后勤工作。
他在井冈山上先后担任了辎重队的队长,并协助杨立三等人管理后勤事务。红军转战赣南后,赵尔陆随军南下,其又担任了红军军需处的处长等职,并负责为红一军团提供物资。
有了赵尔陆在后勤方面的支援,红军在战斗中也是屡战屡胜。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在行军途中,红军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夹金山,当时由于是冬天,战士们衣衫单薄,急需棉衣,但是当时国民党封锁严重,买不到布和棉花。
善于观察的赵尔陆得知当地生产羊毛,就想出一计,用羊毛缝衣服,毛裤等,他的这个机智发明,让战士们毫无顾虑的翻越了夹金山,毛主席得知后,连连称赞他,是个好同志,帮部队解决了大困难。
长征结束后,部队又想让赵尔陆去做后勤部长,但赵尔陆想要上战场杀鬼子。为了这事,领导也很头疼,便把事情报告给了主席。
于是主席亲自前来说服赵尔陆,能得到主席的看重自然是一件骄傲的事,但赵尔陆又确实很想上战场杀敌,所以他也很纠结。
毛主席见此,直接发话,问他是要自己去领命,还是我来下令。赵尔陆当然不敢劳动毛主席亲自下令,所以他最终还是乖乖地接受了后勤部长的位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尔陆就逐渐退出了作战,任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帮助筹措物资和弹药,负责后勤保障。
抗日战争胜利后,赵尔陆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参与解放华北多次战役,还负责了石家庄、太原等战役后勤保障工作。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很多事业什么都缺,缺少人才,缺少技术,可以称得上是一穷二白。
当时的赵尔陆正担任第一、第二工业部部长,虽然远离一线,但一直默默地在后勤保障的岗位上做贡献。在援朝时期,赵尔陆组建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研发国防工业,保障前线部队所需的军需。
1955年,由于他功勋卓越,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他是唯一一个人早已解除军职,转任“文官”,可又保留军籍,位列将军,更是荣获3枚一级勋章。
当时全军中只有5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在上千名将军中,仅有100多人同时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由此可见赵尔陆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党组织对他的工作进行了极度的认可。
在上领奖台时,台下的人没有一个惊讶的,赵尔陆这个名字早就被台下的人们记住,参加的战役不比他们任何一个人少,多场大型战役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完成的,而且在内战时期,每个部队的装备生产都是经过他的努力而造就的,如果说一个士兵没有好的枪支弹药,一个军队没有好武器装备,拿什么来打赢敌人,赵尔陆一生都奉献在了这些上面,所以台下的人们对赵尔陆封上将一点都不惊讶,反而不封上将才是应该奇怪的。
但他做了一个决定——不穿将军服。对于赵尔陆这一决定,许多人都不理解,包括他的家人。
所以在赵尔陆家里面,极少有将军照。除了1955年时的定妆照之外,就剩下几张军装照。而在网上看到的将军照,其实也是后期合成。因为赵尔陆唯一一次穿上将军服,还是和家人一起照的。也就是那唯一一次,赵尔陆极不自然地穿上了将军服,回来后也让家人连忙收了起来。
为此他的女儿曾多次好奇的询问,他感慨的说:“我一穿上将军服,就会想起牺牲的战友”。
1956年,赵尔陆随中国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时,参观了他们的兵工厂,就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自己国家正在生产的武器,正是别人早已经淘汰的,而当他提出要求,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参观时,苏联方面表示拒绝,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民族自尊心是这么的让人疼。
回到国内以后,赵尔陆就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发展国防科技事业上,他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他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制式武器的定型与生产,筹建了电真空、光学、航空工艺和特种材料等专业科研机构, 自行生产了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100高射炮、122榴弹炮、152加农炮、战车防御炮、国产飞机和坦克等武器装备。
不仅如此,赵尔陆在从事国防科技工作时期,还致力于研制一种四级液体推进导弹,而这种导弹,正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东风系列导弹的前身。
赵尔陆还认为军工不能只伸手要钱,必须自己解决问题。他向中央提出“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以民养军,发展生产”的方针。50年代中期,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从日用品到生产资料,品种繁多,质量上乘。赵尔陆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提出工业生产“军民结合”的领导干部。
1959年在庆祝建国十周年的阅兵仪式上,中国产的各类枪、炮、战机、坦克纷纷亮相,让所有人为之震撼。第一届全国人大之后赵尔陆任第一机械与第二机械部部长,负责民用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之后赵尔陆便改变路线,转而生产高质量的军工产品,但是却因一些原因没有实现。
在国防工业部成立后,决定向原子弹领域前进,周总理让赵尔陆带领工作组进行研制,于是赵尔陆又开始忙碌在生产第一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氢弹的研制工作随即展开。赵尔陆当时所在的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是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核工业部、兵器工业部、造船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六大部门直接主管部门,因此赵尔陆也是这六个部门的直接领导。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赵尔陆曾向毛主席做了技术方面的解释,毛主席很高兴并赞扬他说:“你现在也是导弹内行了!”
只见赵尔陆胸有成竹:“下一个爆炸的就是氢弹。”
随后赵尔陆继续深入到三线建设中,他向周总理提出要加快人造卫星的建设,成立人造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管理局。
不等中央审批下来,那年秋天赵尔陆就带着专业勘探人员前往西南西北地区勘探。
这些地方地形复杂,他们跋山涉水足足3个月,从甘南翻过秦岭到达陕西汉中,雨季里又在有泥石流危险的公路上收集数据。
长年累月的高压使赵尔陆的身体状况不断恶化,他经常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在那个特殊年代,赵尔陆来到了西山疗养院。可是军工工厂生产告急,坐不住的赵尔陆心力交瘁,还是决定回到工作岗位。
重返工作岗位后,赵尔陆的警卫和秘书都很担心他的身体,但他却只是淡淡地说:“我已经够幸运的了。”他就是这样忍着病痛,每日工作到凌晨。
赵尔陆还很大公无私,他有个侄子叫赵拴龙,是军校的毕业生,如果利用赵尔陆的关系,他可以直接从军官干起。但是赵尔陆不同意,他让赵拴龙从普通士兵干起,从基层干起。就这样,赵拴龙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我军少将。值得一提的是,他和赵尔陆也是我军少有的“叔侄将军”。
到了1967年初,赵尔陆的病情愈加严重,在西山疗养院的他,又黑又瘦,以前得体的衣服,看上去松松垮垮。
这年1月22日,聂荣臻、叶剑英终于同意他返回工作岗位,这让赵尔陆欣喜不已。
回到工作岗位,赵尔陆才知道,除了氢弹和极少数项目外,大部分国防工业的研究,几乎处于停产状态,这让他心急如焚。
虽然心脏病和肺病折磨的他痛苦不堪,但他依旧日以继夜的工作。
1967年2月1日,赵尔陆与妻女吃完晚饭以后,又继续投身到工作之中,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此时已是深夜,妻子特意叮嘱赵尔陆早点休息,但是直到第二天早上9点,赵尔陆都没有从办公室里出来过。
机关人员觉得不太对劲,随即敲门,发现无人应答,于是推门进入,眼前却看到令人痛心的一幕:赵尔陆低垂着头坐在加班的小床上,手里夹着一根燃尽的香烟,手指已经被香烟烧得焦黄。
助理立刻打电话找到了医生,医生赶到后对赵尔陆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工作后,无力地低下头说道“我尽力了。”
这时电话再次响起,助理接听电话后,只听到电话那头周总理说到“让赵尔陆立即去中南海休息!不准他参与工作。”
助理痛哭地将赵尔陆去世的消息告诉周恩来。周总理挂断电话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没想到“一代名将”就这样猝然离世,享年62岁。
1967年6月17日,即赵尔陆将军逝世四个月后,中国西北首枚氢弹成功引爆,标志着中国在首枚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在核试验方面另一大进步。望着那冲天而起的火光和蘑菇云,国防工业战线的科研工作者们都是喜极而泣,而这也是赵尔陆将军毕生的心血。
毛主席曾评价过他,说“赵尔陆是个好同志,是个内行人”,周总理说他一直在后勤战线上工作,贡献很大,罗瑞卿也说过他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就是因为他始终坚守一线为民做事,所以当年他才能够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军职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