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它不仅是中国的反侵略斗争,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军人的浴血抗战,令日本陆军主力被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之上,从而保障了同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
在抗日战争中,中美两国结成了战略同盟关系。美国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量的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的合作更加紧密,这也令更多的中国将领受到了美国人的关注。
然而,作为在抗日战争中歼灭了数十万日军的薛岳将军,在美国人眼里,却不及另一位中国将领——孙立人。
为什么美国人将孙立人视为抗日第一名将,而非薛岳呢?这自然要结合二人的战绩与贡献来综合分析。
一、薛岳的战绩与贡献
薛岳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
他在这些战役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三次长沙会战中,他以“必死决心,必胜信念”指挥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薛岳自创的“天炉战法”在长沙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战法通过布设网状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终将敌军拖到决战地区进行围歼。
这种战术的成功运用,使薛岳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传奇人物。
在长沙会战中,薛岳指挥的部队成功歼灭了大量日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薛岳在抗日战争中战绩斐然,据统计,他在万家岭战役中歼敌8千多人,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歼敌2万多人,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歼敌4.15万人,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5.6万人。
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薛岳所部虽然在战役中失利,但仍歼灭日军6.8万人,共计歼敌20万,是抗日战争中歼敌最多的将领。
二、孙立人的战绩与贡献
孙立人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取得的战绩,主要发生在缅甸战场之上。
他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担任新38师师长,指挥部队分别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中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中击毙日军12000余。
在第二次入缅作战时,孙立人升任新一军军长,带领部队攻占了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人。
孙立人最辉煌的战功发生在仁安羌大捷中,他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了7000多人的英军部队。
这一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创下了以“以寡救众,以弱救强”的奇迹,孙立人因为此役一举闻名世界,受到了西方媒体的广泛赞扬,被誉为“东方隆美尔”。
后来,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孙立人国会勋章,并称他为“盟军楷模”;英王乔治六世授予了孙立人丰功勋章,他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据统计,孙立人所部共击毙日军4.7万余人,是抗日战场上军长级别歼敌最多的将领。
三、国际视角下的评价标准
虽然薛岳和孙立人在抗日战争中都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但是两人在国际视角的评判下还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薛岳在长沙会战时期的职务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他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投入兵力约24万,面对日军约10万兵力,歼敌2万余人,自身则损失5.9万人;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投入兵力约30万,面对日军12万人,歼敌4.15万人,自身则损失7万余人;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投入17万人,面对日军11万人,歼敌5.6万人,自身损失2.9万人。
而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薛岳投入30万人,面对36万人的日军,虽然歼敌了6.8万人,但是自身损失非常惨重,以至于国民政府都没有公布相关数字,战役也以长沙沦陷而告终。
而孙立人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仅为新38师师长,兵力为8千人,面对日寇约6万人,歼敌1.4万人,自身损失仅为1千人。
在孙立人第二次入缅作战时期,他升任新一军军长,总兵力约2万人,面对日寇4万余人,歼敌3.3万,自身损失1.7万人,并获得了反攻缅北第二期战斗的完全胜利。
从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薛岳虽然歼敌很多,但是从战损比上来看并不占优,而孙立人不光歼敌多,而且是以少胜多,自身损失也很少。
其次,孙立人所在的缅甸战场,对于国际战场的帮助至关重要。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东与中国云南相连,西北同英属印度相接。如果日军占领缅甸,东可入侵中国大西南,与中国东部的日军合围中国;西可进犯印度,摧毁盟国在印度的战略基地,进而攻入中东,与德意法西斯会合。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吸引了大量日军兵力,打乱了其战略部署,从而为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上的战绩也令盟军一改往日对为中国军队战斗力低下的看法,为中国军队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荣誉,提高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声誉和历史地位。
因此,在美国人的眼里,孙立人的地位在诸多抗日名将中遥遥领先。
但是,这仅仅是美国人的立场,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薛岳对于中国战场的贡献明显更大,是当之无愧的抗日第一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