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讨好型人格的女儿被成功拯救,怎样化解了她心中的逃避

开济说育儿 2025-03-18 08:14:31

阿洋是一名高二年级的女生,身材高挑,行事大大咧咧,爱笑。

但这个看似活泼开朗的女孩已有近三年自伤史,近期,她手臂上又出现了很多伤口。

自高中入学,班主任便发现阿洋情绪不稳时,会用尖锐的文具划伤手臂。

她对老师很防备,一直不愿向班主任、父母袒露缘由。

后来她出现了手抖、反胃等身体表现,父母带她进行检查,被判断为重度抑郁。

曾接受过心理咨询,效果甚微。

高二开学,阿洋多次在教室划伤自己的手臂,经了解,她网购了工具并随身携带。

阿洋的父母均为教师,对女儿期望高、要求严格。

初中时,母亲倾尽全力提升女儿成绩,但她仍未能考上好的高中。

阿洋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她经常跟同学吐槽,说父母喜欢男孩。

父母说,他们花在阿洋身上的精力和时间更多,不存在偏心情况。

父母工作忙,阿洋在小学阶段主要由祖父母抚养,祖父母对她十分宠溺。

初中时,阿洋在母亲任职的学校就读,母亲对其学习高期望、严要求,教育方式十分严厉。

由于小时候父母对其关爱较少,加上弟弟的出生,初中时期的阿洋对父母产生了矛盾的依恋关系,既希望通过好成绩得到父母认可,又害怕和厌恶父母对她成绩不好时的责备。

每当成绩下滑,她便沉浸在强烈的负面情绪中。

在此期间,她偶然发现自伤既能缓解情绪,又能引起父母的关注,从此便学会了划伤手臂的行为。

阿洋亲子关系一般,平时对父母报喜不报忧,是个讨好型的孩子。

在校期间,她的人际关系一直不好。

小学时,阿洋以自我为主,在班里不大受欢迎。

中学阶段,阿洋做出了改变,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可她自信不足,在人际交往中很敏感,虽有朋友,但总担心对方不喜欢自己,患得患失。

薄弱的人际支持使阿洋在面对困难时感到孤单和无助,增加了其自伤行为发生的风险。

初中时经常受到父母责备,使阿洋形成了负面的认知模式。

高中阶段,阿洋在班级排名靠后,随着知识难度加大,她更加难以用成绩换取父母的认可。

负面的自我评价削弱了阿洋的自我价值感,使她难以形成稳定、积极的自我认同,阻碍了同一能力的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阿洋内心的冲突和困扰。

因此,在高二初期,阿洋的情绪困扰加重,自伤行为升级。

阿洋:我知道割手不好,但我真的没办法。以前,我试过用画画、写小说来调节自己,但效果都不太好。每当成绩下滑时,我都无法原谅自己。这种状态非常难受,只有划伤自己的痛才能让我冷静下来。

我:看来这种状态真的让你很难受,你感觉自己做了很多努力都没用,感到绝望。

阿洋:是的。

我:你这段时间过得太不容易了。但无论如何,我觉得你都要给自己一个鼓励,因为你一直在想办法积极应对,包括画画、看医生等,虽然暂时效果不太好,但你确实努力了。

阿洋:嗯。

我:当抑郁状态来时,你是怎样的呢?

阿洋:心情非常低落,很压抑,喘不过气,大脑在胡思乱想,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我:那么,当抑郁状态没到来时,你又是怎样的呢?

阿洋:比较平静,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

我:所以,如果抑郁状态不来,你还是原来的你。

阿洋:对。

阿洋发现,其实抑郁状态并未完全掌控她的生活,它通常只会在阿洋数学或英语考不好、题目做不出来时才出现。

我:刚才你提到在上学期中旬数学有一次没考好,抑郁状态出现了,但很快就走了,你也没划伤自己。那一次发生了什么?

阿洋:那段时间我好像心情比较好吧。我画的一幅画竟然被买走了,我很开心。

我:看来对方很喜欢你的画。

阿洋:是的。我很喜欢画画,初中时还专门去学过。我平时会把作品放在网上。那天对方看中了,联系我,希望我帮他画一幅。

我:哦,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开心的经历。你觉得画好画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阿洋:可能需要想象力、观察力,还有兴趣和坚持吧。

我:你觉得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如何?

阿洋:还行吧。

我:这些能力你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呢?

我:当你不再受到抑郁状态的影响,你觉得在你认识的人里,谁不会感到惊讶?

阿洋:可能是我初中时的一个好朋友,她总是说我的问题不严重,鼓励我正向面对。

我:你的初中好友对你是非常有信心的,在她眼中,你是有能力恢复的。那么当抑郁状态不再出现了,你觉得谁会发现?

阿洋:同桌吧,还有现在班上的一个好朋友,还有班主任。

我:他们是如何发现的?

阿洋:如果抑郁状态不来了,我的情绪就稳定多了,肯定不会划伤自己,我同桌每次看到我划伤自己都会制止。我心情好的时候,话比较多,我的好朋友肯定会发现。还有班主任,她比较关心我,她一直觉得我学习习惯挺好的,如果我学会调节情绪,不再划伤自己了,她也会发现。

我:哦,看来你身边有很多关心你的人,她们在你情绪不好时会担心你。当你成功赶走抑郁状态,也会很快发现,替你感到高兴。

阿洋的父母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不优异,父母冷漠的态度不利于阿洋问题的解决。

后来,在家庭指导中,我从阿洋的优点入手,肯定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和付出,让家长感受到被理解。

强调孩子的进步,让家长意识到多方合力能使问题得到改善,增强希望感。

鼓励家长采取具体行动帮助孩子,以正向的方式给予阿洋充分的关注。

降低期望,多夸奖阿洋身上的优点,让她感受到父母的认可,助其树立自信。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洋的病理性记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在背后教她检查作业。

母亲坐在沙发上,她则坐在小板凳上,然而她的数学并不好,母亲讲解了好几次,她还是无法理解,感到非常恐惧,感觉快要窒息了。

我对阿洋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焦虑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洋的情绪状态改善和稳定很多,划手腕等自伤情况也逐渐消退,之后没再发生。

阿洋的母亲反馈,女儿这段时间基本情绪稳定,和父母的相处也变得融洽,我知道她已经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挑战了。

0 阅读:0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