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白宫的关税战,事实上进入了垃圾时间,甚至都提不起大家太多的兴趣。
狼来了的道理都懂,你这朝令夕改的决策,正在撕毁美国各界对经济的信心。
白宫很着急,所以一边在和日本进行关税谈判的时候,特朗普不顾外交流程亲自到场施压日本,结果大失所望,日本拖住了。
另一边,对华又释放积极谈判的信号,给出三到四周的时间目标,很乐观,但这个听听就好了,不用太在意他这个小目标。
美联储和华尔街给出的警告已经很明确了:美债可能要崩,经济衰退可能性大幅上涨,鲍威尔觉得目前的关税政策伤害了美国经济,并拒绝降低利率,气的特朗普最近天天怒怼鲍威尔。
眼瞅着经济可能要崩,特朗普坐不住了,美国精英坐不住了,但是,有个国家其实心里也很慌。
就是伊朗!

美国对伊朗的威胁,步步紧逼。
自从特朗普再次入住白宫,就开始了对伊朗的极限遏制策略,制裁加码,军事威胁加剧。
3月的时候,特朗普把对伊朗的威胁,从经济制裁升级到了军事恫吓,他说,如果伊朗不达成新的协议,伊朗就会面临从未见过的大轰炸。

当然,伊朗也毫不退缩,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贴出导弹装载的照片,配文说: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美国将付出沉重代价。
哈梅内伊也不止一次地警告政府:不要对美国抱有幻想,伊朗总统也对美国发出了强硬的警告。
而近期呢,美国和伊朗倒也进行了会谈,但这个会谈比较诡异,两国的谈判班子跑到了阿曼苏丹国,有阿曼的官员在两国代表团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意见,其实就是间接地各表立场,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最近呢,特朗普给伊朗划定了个时间点,就是5月份必须达成协议,不然,就和以色列对伊朗进行狂轰滥炸。
以色列的态度非常积极,他们说,如果5月份还看不到伊朗的诚意,就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不过特朗普说,他自己劝住了内塔尼亚胡。毕竟美伊的谈判还在继续,得给伊朗一定的时间。
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伊朗彻底弃核,不许拥有核武,这是美国所谓的底线。
《华盛顿邮报》之前也爆料说,美国内阁鹰派主张军事打击伊朗,他们对向伊朗动武有着强烈的冲动。
其实吧,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的时候,特朗普就试图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行动,只是后来被官员们劝阻了。
伊朗也不是不想和美国搞好关系,但是他们心里也清楚,手里的核武基础是保命神器,一旦核武真的废了,指不定美以会不会真的打上门来,到时候,筹码就真的没有了。

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是美国的惯常操作
1973年石油危机时,美国用航母逼着沙特签下石油美元协议;
1999年美国陷入互联网泡沫,接着又遇上911事件,美国转头就先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开战。
1999年欧元问世,严重动摇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美国通过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战争,欧元问世即遭到了滑铁卢。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就整了阿拉伯之春危机,在叙利亚、利比亚点燃战火;
它一旦自身陷入危机,就会在地缘敏感地带,发动战争,制造动乱,迫使亚欧大陆陷入不稳定环境,促使各国的资本向美国转移避险,去为美国的经济和股市护盘。
现在美国的经济陷入混乱,股市债市一塌糊涂,而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同样也是急不可耐,他也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打伊朗,不是说派地面部队,那美军没什么胜算,特朗普和内塔主要想轰炸伊朗的核设施,如果轰炸成功,就得彻底端掉伊朗的筹码,迫使伊朗签订城下之盟,另外,制造动荡之后,国际油价上涨,美国的能源商就能大发横财,各国的资本也只能蜂拥涌入美国,撑住美国的经济,让美国的经济止跌回稳,这可比美联储管用多了。

伊朗很慌,但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抵抗
伊朗的经济现在很不好,货币大幅贬值,通胀超50%,石油出口不断下滑,内部相当不稳。
外部环境也日趋恶劣,最主要是自从阿萨德政权倒台后,伊朗的什叶派之弧已经支离破碎,只剩胡塞武装还在坚持抵抗,难以为伊朗提供策应。
而美国的两艘航母战斗群就堵在家门口,时刻面临美军的威胁。
尤其现在美国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说伊朗不慌,那也不现实。
伊朗也在尽力争取和美国和谈,他们最近向特朗普提出了条件清单:
比如,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伊朗重新加入SWIFT,不要再施加新的制裁等等。
但是,他们也知道,现在面对的特朗普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就是他撕毁了历经多年辛苦谈判才签定的伊核协议。

特朗普曾经夸自己是和平鸽,那我们这次就看看,这只和平鸽会不会做点什么出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