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空灵的一首诗,见山见水见本心,悟透了忧烦自去

槐序文史 2024-09-13 19:44:27

今天我们读一首皎然的诗。

他是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为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

同时,皎然还有一个身份,他是茶圣陆羽的老师,为“禅茶文化”的开创者。陆羽是一个孤儿,3岁时被父母遗弃在竟陵,被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抱回了寺里收养。

12岁时,陆羽出寺庙入戏班,成为了一名优伶,及冠之年后遇见皎然,受皎然影响,便开始专心钻研茶事。

皎然有一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就是写给陆羽的: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在中唐诗坛,皎然交际甚广,与颜真卿、刘禹锡、李季兰、韦应物、孟郊、刘长卿、阎伯均、陆长源等,都有诗歌酬唱。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首他笔下的佳作,题为《送维谅上人归洞庭》:

从来湖上胜人间,远爱浮云独自还。

孤月空天见心地,寥寥一水镜中山。

显然,这是一首送别之作,维谅上人是皎然的道友,亦是一位洞庭隐士。当时皎然居湖州妙喜寺。

诗意大概可解为:

湖光山色,碧波万顷,世俗中见不到这般动人的美景,天上云卷云舒,随风而来,再随风而去,自由自在;

夜晚,明月高悬,清辉漫洒,用心感受那份宁静,仿佛能悟出人生的真理。放眼望去,湖水如镜,群山倒映其中,连时光似乎都静止了。

皎然这首诗,意境空灵,以山水云月之美,映照内心,颇有禅意。红尘熙熙攘攘,岁月匆匆忙忙,何以解忧?唯山水与神佛间。

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写月亮时,诗人用了“孤月”,言月色下的湖水,诗人又用了“寥寥”,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一种孤独之感。

这是因为,诗为“送别诗”,诗人与好友辞别,目送好友乘舟远去,心中不免有一些失落。

“远爱浮云独自还”一句,也是在映衬维谅上人独自归洞庭,难舍难分。

孤单的情绪不是一种悲观、沉郁,否则便是着相,真正的修禅不是要断了这情丝万缕,而是通过人生的聚散无常去感悟世事的不测之变,因此起句诗人就写:从来湖上胜人间。

况且,离别后的伤怀,与山水自然之美并不冲突。珍惜友情是修身,以情释情,存万物共生之理,亦是人的本心;

走进山水是养性,见云月而怡然,窥天地之奥妙,宇宙之无穷,故曰:孤月空天见心地。

向来湖畔景,超凡绝人间。遥观浮云去,独爱其悠然。

孤月挂长空,明澈照心田。一水澄如镜,山影共婵娟。

所以皎然这首诗,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蕴藏了一定的人生哲理,以情见心,以物见性,跳出浮世三千,方可失而不忧,得而不燥。

正如皎然禅师在《山雨》中所写:

一片雨,山半晴。

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

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

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

1 阅读:238
评论列表
  • 2024-09-13 22:03

    孤月挂长天,清辉伴客船。心田澄水镜,山影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