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公元1174年,48岁的杨万里因病辞官,归吉水故里闲居,期间于“钓雪舟”书斋创作了大量诗歌。
这首经典的《小池》就是作于闲居两年后的初夏,诗中的“小池”为“父子侯第”牌楼前的池塘,在湴塘村正中央,北倚仙人掌山麓,前方南溪水蜿蜒流过,风景秀丽,是避暑的佳地。
杨万里一生创作诗歌达两万多首,因其不满意部分作品,曾焚烧过不少,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留存下来的仅剩4200余首。
尽管如此,杨万里的存诗量也在南宋排第二,仅次于陆游,在古代诗坛排第三。古代存诗量最多的是“烂诗专业户”乾隆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就算他9岁开始写诗,一年也要写上500多首……
不同的是,乾隆帝没有一首诗堪称经典,而杨万里笔下脍炙人口的诗俯拾即是,比如这首《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都曾被写入教材,为适龄儿童必读之作。
故,杨万里有“一代诗宗”之美誉。
早年,杨万里曾学“江西诗派”诸子,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江西诗派”的诗风过于追求形式主义,因此又改学陈师道和王安石,以及晚唐诗人。后来有一天,杨万里突然顿悟,觉得效仿任何人都是歧路,难以超越,挥笔写就: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
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
悟出“诗道”后,杨万里就将之前的1000多首诗全部焚烧,以此为分水岭,自成一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此时他大约50岁左右,可见世间事皆需磨砺,没有捷径可走。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这首《檄风伯》就是他领悟之后的作品,“风伯”为传说中的“风神”,杨万里以诙谐、轻快的语句,表达了自己作诗的志向。
南宋诗坛因受时局影响,诗题往往都比较宏大,刻意去体现“爱国主义”思想,袭承了“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而杨万里另辟蹊径,诗风朴素淡然,算是一股清流。
比如他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写: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就是他诗风的代表,精于炼字,充满生活意趣,读来也是朗朗上口。陆游曾这样评价杨万里: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能让陆游自叹不如,可见杨万里的诗文影响力有多大。
02.
杨万里出生这年,“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康王赵构登基后,朝廷南迁,南宋正式拉开序幕。
因经历了山河巨变,所以杨万里打小就有收复失地之志,虽然他父亲杨芾不曾为官,但家中藏书颇丰,很重视对杨万里的教育。
“弘农杨氏”原本也是老牌氏族,但几经迁徙后,到唐时就逐渐没落了,仅出过杨虞卿这样一位名人,为杨万里的十九世祖。
而到了宋代,杨万里这一房几乎世代为农,不曾入仕。
公元1135年,杨万里丧母,此时他年仅8岁,父亲杨芾续娶罗氏。从那以后,杨万里就开始拜师求学,并且拜了许多名师,如著名的理学家高守道、国子监主簿王庭珪、“殿上虎”刘安世、“二程”再传弟子刘廷直、中书舍人刘才邵,以及资政殿大学士刘珙等。
好学苦读,是杨万里早期生活的主旋律,阅书上千册,博古通今。
公元1150年,杨万里24岁,乡试中第,次年赴京参加礼部试,遗憾落榜,回归故里后继续攻书,四年后进士登科,初授赣州司户参军,正式开始仕宦生涯。
他在位期间,父亲杨芾经常带他去拜见当时几位著名的“主战派”学士,这对杨万里的影响很大,也因此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三年秩满后,杨万里改任永州零陵县丞,任上与张浚之子张栻结识,成为挚交。时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曾三次拜访而不得见,后来张栻有书信与父亲,杨万里终于见到这位主战派领袖。
公元1161年,采石之战大捷,张浚官复原职,杨万里为其写贺词。次年,杨万里焚诗千首,不再学“江西诗派”,但诗风尚未大成,仍在摸索阶段。
公元1163年,杨万里任期满,时宋孝宗与胡铨谈及当代诗人,胡铨向宋孝宗举荐了杨万里,加上张浚再次拜相,因此杨万里升任临安府教授。
不过在任不到一年,杨万里的父亲就生病了,因此杨万里辞官归家奉孝,不久后杨芾去世,杨万里守孝三年。
守孝期满后,杨万里并没有着急选官,而是四方游历,结交名士,他的《夏夜追凉》就是作于此间: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03.
公元1170年,杨万里44岁,出任隆兴府奉新知县,赴任途中拜访恩师胡铨。在任上,杨万里政绩突出,半年后召为国子博士,自此开始任京职。
公元1172年,杨万里为省试官,因功升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两年后,杨万里生病,请辞后归吉水故里,作《小池》,病愈后知常州。
公元1178年,林枅除直焕章阁、江东转运副使,改知福州,他以为是升迁,但杨万里认为这是明升实降,劝他不要赴任,可最终林枅还是去了福州,因此杨万里有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赠好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次年,杨万里丧子,悲痛万分,因此归乡休养一年,后出任提点广东刑狱,时汀州大盗沈师作乱,杨万里率兵平乱,宋孝宗赞其有“仁者之勇” 。
在梅州,杨万里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他是歌咏梅州的第一人,深受梅州百姓爱戴。此间杨万里有诗《发通衢驿见梅有感》:
忙中掠眼雪枝斜,落片纷纷点玉沙。
虚过一冬妨底事,不曾款曲是梅花。
此时的杨万里,诗风已经大成,名满天下。
公元1182年,杨万里继母病逝,归乡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杨万里出任尚书右郎,升吏部员外郎,并举荐了朱熹等人。孝宗因赏识杨万里,特擢其为东宫侍读,太子赵惇亲题“诚斋”二字赠予杨万里,因此杨万里自号“诚斋”或“诚斋野客”。
公元1188年,宋孝宗采纳洪迈谏言,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张浚配飨,因此惹怒宋孝宗,将其贬到筠州。
一年后,太子赵惇即位,为宋光宗,杨万里得召复直秘阁。入京后,杨万里连上三疏,希望光宗疏远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
光宗有意重用杨万里,奈何孝宗这人记仇,外调杨万里为江东转运副使。赴任途中,杨万里作《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公元1192年,朝廷下令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也就是发行纸币,以缓解经济压力,杨万里上书劝阻,因此遭到弹劾,改任赣州知州。
杨万里未就任,已经66岁的他假病请辞,回归故里,自此幽居。这期间杨万里有诗《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后又作《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04.
公元1194年,宋光宗禅位,宋宁宗赵扩登基,复召杨万里入京,杨万里辞谢不就。同一年9月,宁宗升杨万里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四年后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1199年,杨万里以宝文阁待制致仕,宁宗封其为吉水县开国伯,三年后再赐衣带,进宝谟阁直学士、随后再次加封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公元1205年,宋宁宗再次召杨万里归朝,杨万里依然谢辞,此时杨万里已经79岁高龄,进入人生末年。
公元1206年5月,杨万里闭食,独自静坐在钓雪舟书斋中,给妻儿写完告别信后,安然离世,终年80岁。
杨万里死后,朝廷追赠杨万里为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刘克庄曾评价杨万里:海外咸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
明朝大才子解缙更是说杨万里: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
在南宋诗坛,杨万里享有盛名,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贴近生活,极具感染力,尤其题材广泛,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杨万里的长子杨长儒也被封侯,因此宋理宗御赐其后人修建“父子侯第”,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正南面是一座高6米的牌楼,上方悬挂着“父子侯第”横匾,牌楼的前后方各有一块宽阔的空地,牌楼北面是“圣厅厦”,为杨万里父子故居。
“侯”并不是官位,而是爵位,代表荣誉。封侯一般是对功劳很大,但又不是皇室血统,不能封为王的官员。
由此可见,杨万里父子在南宋的影响力。
春日微光山花痕,小露挂湿风来亲。 但见蜂起发鸣音,蝶连蜻蜓莫名陈。
流水流着却不深,见那鸟儿在唤人。 风来风去蜂飞音,蝶在蜓离春无痕。
静中有动见鸟鸣,花儿带露知风生。 小溪流动水莹莹,晴光含着林外明。
野山迷人野花静,风来山上勾住晴。 鸟儿总是一两声,爱那岚动溪流声。
水流缓缓光无声,今日山上野花盈。 学那清风来勾鸣,人来鸟动活春泠。
稍稍使风山野深,小花开红鸣鸟陈。 流水过来找着人,上下影浮影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