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刚过,很多患者反馈近一段时间感冒过后,咳嗽久久不能痊愈,并且有的还会反复发烧。一位山东威海的朋友还专门打电话讲了自己的经历,说自己断断续续咳嗽两个月了,现在依然有咳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经过反复辨证,发现久治不愈咳嗽的一个特征:遇见冷风或者周围环境潮湿的时候会加重,再看舌象和脉象,均有脾虚,肺寒的证候存在。农历甲辰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下半年恰逢太阴湿土在泉之气司令,若平时就有脾肾阳虚之人,逢甲辰年冬天往往会比较难受。逆推一下脾虚湿盛心火不能下移小肠,火不暖土,脾土不运影响肺金宣发肃降,咳嗽久久不愈当责肺金功能受阻。
在《三因司天方》中有专门针对五运六气影响身体健康诸方。如天干诸方中记载六甲年(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主方附子山萸汤。
附子山萸汤:炮附子一钱五分,山萸肉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二分半,肉蔻一钱二分半,木瓜一钱,乌梅一钱,公丁香七分,木香七分,生姜七片,大枣两枚。
(折算现代剂量:炮附子4.5克,山萸肉4.5克,半夏3.8克,肉蔻3.8克,木瓜3克,乌梅3克,公丁香2.1克,木香2.1克,生姜七片,大枣2个)笔者每付药实际使用量在此基础上加3倍。
在地支诸方中凡是辰戌之岁,用“静顺汤”:辰戌之岁,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民病身热,头痛,呕吐,气郁,中满,瞀闷,足痿,少气,注下赤白,肌腠疮疡,发痈疽,宜静顺汤。.........终之气,太阴加临太阳,主冬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民乃惨悽。去牛膝,加当归、白芍、阿胶。
静顺汤:白茯苓一钱二分半,木瓜一钱二分半,炮附子一钱,牛膝一钱,防风七分半,诃子肉七分半,干姜七分半,炙甘草七分半,水煎服一剂。
(折算现代剂量:茯苓3.8克,木瓜3.8克,炮附子3克,牛膝3克,防风2.3克,诃子肉2.3克,干姜2.3克,炙甘草2.3克)笔者实际使用剂量同上,在此基础上加三倍。
接下来是实际病案来验证《三因司天方》所载内容实用性。
患者李某,女,33岁,公司职员,于2024年12月25号前来就诊,刻下症状咳嗽,胸闷,两周前感冒,反复发烧多次,每次去医院测,结果显示并非“甲流”,亦非“乙流”,医院给开出来的药:布洛芬,奥司他韦,阿奇霉素等,针对症状能有缓解,但咳嗽一直没痊愈。
患者舌质淡,水滑苔,有齿痕,舌前端微红,而舌根部苔厚腻,食欲欠佳,大便两天一次,不成型。脉象沉滑。结合五运六气影响,甲辰年下半年当选择地支所载处方,遂用静顺汤加减:
茯苓25克,木瓜10克,炮附子9克,防风6克,诃子肉9克,干姜9克,当归6克,白芍9克,浙贝母12克,炙甘草6克。五付水煎服。
2024年12月30号前来反馈,咳嗽稍好,但是还有白黏痰,觉得身体较前两天轻快很多,调整处方:
茯苓20克,木瓜10克,炮附子9克,苍术6克,焦山楂15克,姜半夏10克,诃子肉9克,生姜三片,鱼腥草20克,露蜂房6克,浙贝母10克,炙甘草6克。五付水煎服。
后来患者电话反馈服用完后来调配的药,食欲大增,咳嗽痊愈,就停药了。综上来看《三因司天方》所载处方有很好的借鉴之处,只是需要辨证后适当加减。谨以此记录,供大家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