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探微】《兰亭集序》背后的深远意蕴——蕴含修炼的独特见解

马铁说文化 2024-09-25 05:59:21

欢迎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评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公元353年,即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一场汇聚了当时名流高士的风雅集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悄然举行。此次盛会由王羲之召集,与谢安、孙绰等41位贤达共襄盛举。他们临流赋诗,各展才华,并将这些诗作抄录成集。作为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被众人推举撰写一篇序文,以铭记这次难忘的雅集,于是,《兰亭集序》应运而生。

《兰亭集序》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更在书法史上达到了难以逾越的巅峰。王羲之,这位伟大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道士,他的家族世代信奉张道陵天师创立的天师道。王羲之的书法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闲暇时,他常抄写道教经书,其中《黄庭经》最为人所熟知。因此,从修炼的角度来解读《兰亭集序》,便显得尤为顺理成章。

文中开篇便描绘了兰亭及其周围环境的优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然而,这并非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王羲之和这些名士,作为修道之人,他们在此切磋修炼的体会,共同探寻生命的真谛。由于他们根基深厚,不少人天目已开,能够感知到许多常人在同样环境中无法触及的微妙之处,从而达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至高境界。

文中还有一段深入人心的文字:“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从修炼的角度看,这段文字揭示了常人所执着的名利情皆是短暂且易逝的,一旦失去便会引发无尽的感慨。王羲之通过这段文字,提醒人们要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至于文末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更是王羲之对生命永恒之路的深刻思考。他熟读老庄,明了生死相继、元神不灭的道理。然而,他深知修炼之路的艰难与曲折,对于常人来说,要想达到生命永恒的美好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通过这篇序文,既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向往,又揭示了修炼之路的艰辛与不易。

总的来说,《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一部蕴含深邃哲理的修炼指南。它提醒我们,在感慨人生无常的同时,也要勇于追求生命永恒之路,尽管这条路充满了挑战与困难。王羲之用文学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让我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生命、对修炼的独特见解。

鉴于平台规则,只有点了“关注”,与我互动才会成为铁粉。可天地间以享受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谢谢您!

0 阅读:1

马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