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动嘴就能控车,外卖配送可实现无人化。”
你以为这是科幻片?其实它早已成魔幻现实。
近日,元戎启行CEO周光发言称:“移动智能体将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物理世界的思考者与行动者。”

这一宣言,不仅为自动驾驶按下“加速键”,更将通用人工智能的边界,推向新维度。
自去年11月起,元戎启行就凭出色技术,获得长城汽车1亿美元的融资,以及长城魏牌蓝山项目、Smart精灵5等项目的合作机会,成为业内备受瞩目的“黑马”。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公司掌舵者——周光。

周光的人生,可说是“低开疯走”的典范。
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一座小县城的他,自幼便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
为了探索机械结构,拆了家里几乎一切的电器。初中时,便能手动维修随身听等精密电子产品。
在校期间,拿下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第二名、亚太地区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第六名的成绩,成功助他敲开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的大门。
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经历,不仅为他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自动驾驶。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美元。
周光认识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在美攻读博士期间,他潜心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算法研究,博士论文更是被业内誉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里程碑”。

2016年,他选择加入百度硅谷无人车团队,与彭军、楼天城、韩旭等业内顶尖人才并肩工作。
仅用短短两周时间,他就成功攻克了困扰团队三个月的传感器标定难题。

七个月后,他离开百度,与两位同事联合创立自动驾驶公司Roadstar.ai,凭借“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大幅降低了自动驾驶的感知延迟,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成立仅半年,公司便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飙升至4亿美元,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公司内部出现严重的股权纷争。
管理层在技术发展路线上,也存在严重分歧,CTO主张激进式推进L4级自动驾驶技术,而CEO则更倾向于渐进式发展。
内忧外患下,背锅的却是周光。
2018年在出差途中,他被联合创始人单方面宣布“解雇”。
这场变故,一度让他从“硅谷新贵”跌入人生低谷。负面新闻铺天盖地,有人特意统计,涉及他的争议报道多达263条。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技术之外,商业与人性同样重要。
周光并未就此沉寂,2019年,他带领团队回国创业,成立“元戎启行”,寓意“重整旗鼓”。
最初两年,他以顾问身份隐于幕后。直到2021年,阿里巴巴领投3亿美元B轮融资,周光才正式出任CEO,重回行业视野。
他曾是那个坚信“技术至上”的极客,但在商业世界的摔打中,他学会了平衡“天才的锐气”与“创业者的务实”。

产品方面,他始终坚信,自动驾驶不是实验室里的玩具,而是需要量产落地的产品,并将L4的研发作为公司的核心目标和长期愿景。
为此,他放弃了一个盈利丰厚的港口自动驾驶项目,因为该项目主要基于L2或L3级技术。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不小的争议,他也知道商业化对于公司生存的重要性。但他更明白,如果参与该项目,可能会分散公司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上的精力和资源,从而影响长期发展。
但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所以当公司现金流濒临断裂时,周光灵活调整战略,与车企、供应商等展开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现短期内的商业化收入,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为后续L4级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3年,当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仍在依赖高精地图和模块化技术时,周光做出了一个反共识的决定:全力研发“端到端”模型,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

其实在“无图”与“有图”的行业争议中,周光曾一度感到困惑。
直到有次他亲自试驾配备高精地图的车辆,遇到因地铁施工而封闭的路口时,系统出现了识别障碍。
对此,周光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发出一款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系统。
他认为,高精地图只是自动驾驶技术早期阶段的一种过渡方案,但随着覆盖城市的不断增多,和维护需求的日益增加,高精地图的成本将会大幅上升。
“核心是算账——AI开车的成本必须低于人类司机。”
周光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L4技术‘白菜化’,普惠每一辆车。”

“让AI像人类一样自主学习驾驶,把机器训练得像人一样会看路,这样它就到什么地方都能自己认路、自己开,不需要受地域限制。”
2023年3月22日,元戎启行发布DeepRoute-Driver 3.0 无高精度地图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简称Mapfree方案。
仅凭导航地图,就可流畅完成左转、过弯、变道、超车等动作,俨如“老司机”。
一时间,元戎启行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先锋。市场预计,一旦Mapfree的高阶智驾技术投入消费市场,将再次掀起汽车行业的变革。
2024年,元戎启行成功将端到端模型适配到量产车,并宣布超万辆搭载其系统的车辆已投入市场。

为证明技术的可靠性,周光甚至推出“板车试乘”策略:让车企指定任意地点,用拖车将样车运抵后,未经调试直接上路自动驾驶。
2025年,元戎启行将推出更先进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不仅能“开车”,还能像教练员一样理解交通场景中的语义信息,比如罕见路标或复杂交互逻辑。
“自动驾驶的愿景并非取代人类司机,而是致力于让交通更加安全、更加包容。无论是老人还是视障者,都应享有出行的自由。”
一路走来,周光的身上始终有两种特质:极致的乐观与清醒的务实。
他敢于挑战行业共识,也懂得在商业与技术之间找到平衡。正如他所说:“我不是极端的天才,而是一个不断进化的人。”
-END-
参考文献:
1.《低成本自动驾驶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汽车工程
2.《元戎启行:自动驾驶领域的“黑马”》 ,财经周刊
3.《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科技前沿
4.《周光:从博士到创业者的蜕变》 ,创业家
作者:溪月
编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