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一周要闻丨华熙生物冲刺科创板,研发占比4.19%够吗?

美业观察 2019-08-19 14:11:21

美业一周要闻

本周选出3篇新闻做短评:

1、华熙生物冲刺科创板,核心技术与研发投入成焦点

2、新华社发布网红带货市场乱象调查

3、999皮炎平推出限量版口红套装

关键词:研发投入、网红带货、跨界营销

文 /《美业观察》 龚伟江楠

华熙生物冲刺科创板

新闻源:36kr

▷4月10日,上交所网站显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熙生物”)科创板IPO申请获得受理。在此之前,2008年10月华熙生物科技(00963.HK)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11月初从港交所退市。

▷5月7日、5月20日、6月4日、6月18日,华熙生物先后四次回复上交所有关其科创板上市的问询。上交所科创板页面的最新信息显示,华熙生物目前处于已问询状态。

▷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华熙生物分别实现营收7.33亿元、8.18亿元、12.63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2.69亿元、2.22亿元、4.24亿元。研发投入分别为0.24亿元、0.26亿元、0.5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3.27%、3.14%、4.19%。

▷从员工人数上看,截至2018年末,华熙生物员工总数为1235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为15%,生产人员占比为41%,销售人员占比为27%。

▷ 针对上交所关于研发投入的问询,华熙生物认为多年来公司已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技术上具有深厚的积累,技术储备较为成熟,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在原料产品业务上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是合理的。

短评

▷ 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2016~2018年分别为3.27%、3.14%、4.19%,这个数值到底是什么水平?够吗?

▷首先,研发早已不是牛顿、爱因斯坦等“大神单打独斗”的时代。当今研发主要靠两个因素:砸钱(大规模资本投入)+ 砸人(大规模团队协作)。

▷其次,研发投入在不同行业里,分布很不均匀,在增速放缓且技术已成熟的行业,对研发投入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例如纺织业,2017年中国出口1097.7亿美元的纺织品,而这一年中国纺织业的研发投入是多少呢?才30多亿美元,研发费占比2.73%。现阶段,中国研发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互联网和能源行业,后文有详细数据。

▷最后,砸得起研发的国家也不多。例如,从国家研发投入看,2018年美国第一,研发费4765亿美元;中国第二,研发费3706亿美元;日本第三,研发费1705亿美元。从研发费占GDP比例(研发强度),2018年代表数据是:以色列和韩国4.5%,美国2.8%,中国2.18%。值得一提的是,深圳2018年研发费占当地GDP比例已高达4.2%。

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在研发上的投入

▷我们再看看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2018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里,华为是唯一进入前50名的中国企业,排名第五,其研发费用113.34亿欧元,研发占销售比率14.7%。几年前余承东就曾说过:华为终端的研发投入超过国内所有手机厂商之和。

▷我们可以做个推算,美业现在市场规模按照12000亿元算,假设研发占比5%,研发费用就是600亿元,全行业研发费还比不过华为一家公司。实际上,美业研发占比应该远低于5%,甚至不到1%。正如前面所说,研发费低并不代表行业就真的很落后,而是行业可研发的方向和价值还有待挖掘。

2018年,全球主要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

▷ 除了华为,进入前51~100名的中国企业还有10家。阿里巴巴第51位,腾讯第61位,百度第81位。从数据可以看到,华为研发费总额在中国企业里遥遥领先。

2018年,研发投入进入全球前100名的中国企业

▷ 再回到华熙生物,2018年研发费0.53亿元,占比4.19%。考虑到行业规模、营收规模、已有技术成熟度等,其实并不低。而且,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已连续三年增长,其中“医疗终端产品业务”的研发投入占比在2019年一季度已达到8.71%。

“网红”“带货”市场乱象调查

新闻源:新华网

▷目前,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凭借流量入口的优势,已成为服装、化妆品、日用品、食品等行业广告投放的重地,而活跃在这些平台上的一些“网红”则成为“行走的广告牌”,展现出强大的“带货”能力。

▷《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除淘宝外,当前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带货”同样如火如荼。

▷8月14日,新华社发布一篇《虚假宣传、商品伪劣、投诉维权难——“网红”“带货”市场乱象调查》。调查指出,除一些正规商家合法经营外,“网红”“带货”市场背后存在众多乱象,诸如平台直播数据造假、虚假广告和“三无”产品横行、消费者投诉维权难等问题层出不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虚假宣传泛滥,产品质量不过关2、直播数据造假成灾,暗藏灰色产业链3、付款方式随意,退换货维权难

短评

▷先说产品不过关。正如《美业一周要闻丨消费者知道自己要什么吗?恐怕并不知道》里面的分析:集体的消费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显露出非理性特征 —— 广告宣传、时尚潮流、大众舆论,都能制造和操纵人们的消费偏好。

▷ 就像小红书里,无数商家齐力推广“韩国肉毒素、人胎素、微整形速成班”等,让消费者认为“医美没风险,很轻松。自己网上买便宜的药,再找个会打针的人打了就行。没必要消费有证的药和有证的医生,找他们效果没差,还要多花钱。”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质量几乎成为消费者最后考虑的因素,给了“带货”人很大机会。除非监管加强,短期内不容易有改善。

▷ 直播数据造假成灾,是网络虚假流量的一个案例。坦率地说,虚假流量不是单方面责任,而是所有人的一场“共谋”。直播一方知道,只有把流量做大,才能卖出好价钱,才能给客户交代;客户一方知道,只有把流量做大,才能做出KPI,才能给老板交代。

▷ 互联网流量增速已严重放缓,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其实都或多或少在“广积粮”,以迎接下一阶段的竞争。仅有的几条大腿,被抱得更紧。例如,京东宣布即将在微信上有新入口;网易考拉卖给阿里并入天猫国际。

▷忘记流量,只关注内容—— 或许是未来为数不多的正确选择之一。

999皮炎平推出限量版口红,只送不卖

新闻源:界面新闻

▷ 最近,999皮炎平推出了限量口红套盒,共三个颜色,命名为鹤顶红、夕阳红和够坦橙。

▷ 据悉,这一口红系列将在999皮炎平天猫旗舰店伴随着品牌“小绿盒”套装限量赠送。

短评

▷ 2018年12月9日,华熙生物的“润百颜×故宫联名口红”横空出世,算是中国美业第一次成功的跨界营销尝试。除了上热搜,单是在润百颜天猫旗舰店3天内就卖出上万支。

▷ 跨界在营销界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和融会,任何一个“新客户”,可能也是其它其它行业或者企业的“老客户”。营销人士对于跨界营销的重视,已经超越了以往。

▷ 跨界的本质是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某几个特性,与其它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进行搭配应用,产生1+1>2的额外价值,并把这个额外价值交付给消费者。

▷ 说实话,大部分跨界营销遇到问题是:曝光量大、话题量大,但是销量不大,费半天劲最后变成自嗨。

▷ 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应当关注四大核心:品牌、用户、场景、产品。品牌方应当辨别自己到底是想跨品牌的界,跨用户的界,跨场景的界,还是跨产品的界。 因为这直接涉及异业合作的不同目标:提升品牌、拓展用户边界、促进销量增长。

观点争鸣

▷ 看过美业一周要闻后,你有什么新闻想补充?你有什么更好观点?你有什么不同见解?欢迎在文章后面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10月定制化游学预告

▷ 美容&抗衰业的全球发源地是哪里?当然是欧洲,尤以法国与瑞士为重。

▷ 10月中旬(15-23日,9天),我们将一起结伴奔赴法国和瑞士,由《美业观察》&美业大集创始人周郁女士、《美业观察》驻巴黎特邀记者Amy领队,以及N位神秘产业导师同行,实地参访、考察、洽谈,寻找欧洲领先百年的“供应链端”和“服务端”的发展逻辑,并与相关机构、企业建立长期连接。

0 阅读:1

美业观察

简介:有数据的美业媒体+行业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