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与德黑兰的首次外交接触可谓完美开局。双方均将阿曼举行的会谈描述为积极且富有建设性。而会谈成功的真正标志是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希同意直接与特朗普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对话。

在拜登执政的四年间,伊朗方面从未同意与美国官员在外长级别进行直接会晤。如今特朗普有机会通过实现"三赢"来达成一项"更好的协议"。
特朗普多次宣称他唯一的红线是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但尚不清楚特朗普会寻求通过彻底废除伊朗核计划(类似利比亚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曾是以色列的立场,还是寻求一种基于核查的解决方案,限制而非完全消除核计划。
当然,“利比亚模式”的问题在于伊朗绝不会接受这种投降条款,这也正是以色列坚持这一路线的原因。他们盘算着此类要求必将导致外交努力失败,从而迫使特朗普转向军事行动。
但维特科夫在周六的会谈中从未提及废除核设施。双方转而讨论了限制核计划的程度,以及特朗普愿意为此提供的制裁解除措施。
虽然"彻底拆除"听起来更强硬,但并不可行;而基于核查的模式不仅切实有效,德黑兰此前已同意过一次,完全可以再次接受。挑战在于伊朗核计划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要使其退回到2015年的状态将是一项艰巨任务。
但特朗普恰恰更有条件扭转这些进展,因为他愿意为德黑兰解除主要制裁——即那些阻止美国企业与伊朗贸易往来的制裁。奥巴马从未考虑过触碰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大规模主要制裁,既担心这会招致共和党对协议更强烈的反对,也因为他希望协议严格限定在核问题范围内。
将初步制裁解除纳入其中,会使他容易受到(错误的)指责,即用核安全换取美国企业的利益。
另一方面,据拜登的伊朗事务特使罗布·马利所言,拜登对协议态度“不温不火”,且过于关注解除制裁在国内政治上的代价,而非聚焦于通过合理制裁能在核问题上取得的实际进展。
特朗普则不同。他倾向于将制裁视为对美国企业的惩罚,并迫切希望解除制裁以便让美国企业重返伊朗市场。
鉴于伊朗核计划的进展程度,特朗普愿意解除主要制裁可能正是他有机会将核时钟拨回2016年的原因。与奥巴马所达成的协议和拜登未能实现的成果相比,特朗普可以追求一种“更多换更多”的模式,这正是因为他愿意在谈判桌上拿出更多筹码。
特朗普以核武器为唯一红线推行这种基于核查的模式,能为美国实现三重胜利:阻止伊朗拥核、避免与伊朗开战,同时为美国企业创造重大商机,从而在美国本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事实上,对伊朗的制裁让美国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2014年由乔纳森·莱斯利、雷扎·马拉什和我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1995年至2012年间,美国制裁导致美国企业损失了1350亿至1750亿美元的对伊朗潜在出口收入。
这也意味着美国错失了大量就业机会:"平均而言,损失的出口收入相当于每年流失5万至6.6万个就业机会。2008年,流失的就业机会甚至高达27.9万个。"
如果特朗普坚持一项优先考虑核问题而非伊朗弹道导弹或与真主党、胡塞武装等组织关系的战略,追求基于核查的协议而非利比亚式的拆除,并通过解除主要制裁来遏制伊朗核计划,同时向美国企业开放伊朗经济,那么他将为美国赢得三重胜利。
现在,那才称得上是一笔更划算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