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4亿。埃及的版图非常有特点,北部和东部濒临大海,西部和南部边界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埃及西部和利比亚接壤,利比亚也是一个领土大国,面积达到了176万平方公里。埃及和利比亚曾经产生过合并的想法,如果合并成功,面积将达到276万平方公里,但两国没有合并成功。那么埃及和利比亚两个国家,为何想合并,却没有成功呢?
第一,历史上多次成为一个整体。埃及和利比亚有着漫长的边境线,早在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就和利比亚部落爆发了战争,到了法老梅伦普塔赫在位时期,古埃及击败了利比亚部落联盟,控制了利比亚大片土地。
公元前631年,希腊在利比亚东北沿海建立殖民城市昔兰尼加,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及后,攻打盘踞在利比亚的希腊人,将昔兰尼加纳入统治范围。公元前4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控制昔兰尼加。公元前96年,埃及和昔兰尼加都被古罗马控制。
在罗马统治时期,对埃及和昔兰尼加进行了分治,由于昔兰尼加是一座希腊化城市,罗马将昔兰尼加和克里特岛合并,组成了“克里特与昔兰尼加行省”。埃及则由罗马的埃及总督管理。公元642年,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开始在非洲扩张,吞并了整个埃及。公元645年,阿拉伯帝国吞并利比亚大部分地区,只有昔兰尼加的贝都因部落抵抗到了702年。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1551年土耳其海军攻占的黎波里,埃及和利比亚都成为奥斯曼行省。1798年到1801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埃及逐渐取得自治地位,1820年,埃及总督征服苏丹之后,试图征服利比亚,但奥斯曼帝国调集援军挡住了埃及入侵,奥斯曼帝国继续统治利比亚。1911年,意大利打败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利比亚。1914年,英国将埃及变成了殖民地。由此可见,历史上埃及和利比亚多次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埃及的想法。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依然控制埃及国防、外交。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埃及脱离了英国控制。纳赛尔上台后,提出了纳赛尔主义,倡导泛阿拉伯主义。1958年埃及和叙利亚组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为阿拉伯国家合并提供了历史模板。虽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仅维持三年便告解体,但其成功联合的实践并没有让纳赛尔死心。纳赛尔认为,埃及和叙利亚没有接壤,距离比较远,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解体的主要原因,而利比亚直接和埃及接壤,因此纳赛尔有了合并利比亚的想法。
第三,利比亚的想法。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王国宣告独立,伊德里斯一世成为国王。1969年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在卡扎菲崛起的过程中,受到了纳赛尔主义的影响。卡扎菲和纳赛尔一样,都主张泛阿拉伯主义,希望建立一个阿拉伯大国。因此卡扎菲上台后和纳赛尔一拍即合,埃及和利比亚于1970年签署了《的黎波里宪章》,试图组建阿拉伯联邦。
第四,失败告终。《的黎波里宪章》签订不久,纳赛尔去世,萨达特成为埃及总统。萨达特继承了纳赛尔的外交思想,仍然主张和利比亚合并,但有一个问题,卡扎菲和萨达特始终谈不拢。这个问题就是哪个国家主导阿拉伯联邦,萨达特主张埃及主导,卡扎菲则主张利比亚主导。围绕着这个问题,两国一直进行谈判,埃及还作出承诺,可以加大对利比亚的经济援助。
但卡扎菲始终不同意埃及的主张。到了1972年,卡扎菲和萨达特在埃及举行会议,二人争执不下,萨达特拒绝以利比亚为主导,萨达特表示,埃及作为一个阿拉伯大国,人口众多,多次带领阿拉伯世界反对以色列,不可能成为利比亚的附庸。最终会议不欢而散,卡扎菲回到利比亚,两国之间关于合并的谈判完全停止。就这样,埃及和利比亚的合并计划没有取得成功。
不能搞成联邦,但可以先搞个邦联,像欧盟那样先搞个统一的货币出来,再一步步求同存异,做到哪步算哪步
英国殖民地时期,埃及代管苏丹。另外埃及和叙利亚合并过,又迅速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