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之前,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山,发表了他任期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从个人表现来看,已经81岁的拜登,能在1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保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基本没有口误,这有力回击了此前,共和党那边对他认知能力的质疑,演讲结束之后,拜登走进支持者的队伍里谈笑风生,感觉像是顺利度过了大考。但具体到演讲内容,和他的支持率变化,情况却不是很乐观。
拜登这次的演讲,核心内容有三个,分别是攻击特朗普、展现强硬的对俄、对华立场,以及宣扬自己执政3年来的政绩。谈到俄乌冲突,他强调美国应该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也承诺不会向乌克兰派兵。在巴以问题中,拜登说以色列有权“追捕”哈马斯,但美国会加大对加沙平民的人道主义救援,他本人则对加沙的惨状感到心碎。这些话怎么评价呢,感觉好话歹话都说了,真实发生的事情,却和他说的完全不同,比如此时此刻,美国还在继续往以色列卖军火,经过以军的飞机轰炸和坦克,砸到巴勒斯坦人的头顶,这就让拜登对加沙平民的同情,显得十分廉价。
而谈到俄罗斯和中国,他说不会像“前任”一样,向俄罗斯领导人屈服,还说不准备跟中国发生冲突,但一定会赢得竞争。具体怎么赢呢?靠美国“令全世界羡慕”的经济。在美国民众最关心的非法移民问题上,拜登继续呼吁,要为1100万非法移民提供合法身份,但也强调会加强边境安全措施。这些话,拜登之前都在不同场合讲过,不仅毫无新意,而且基本都是画饼,还掺杂着一些谎言,比如他说美国的经济全球第一,这就明显是欺负美国人不会查数据了。
至于什么,将推出一系列降低住房成本的措施,新能源车计划创造工作机会,计划削减1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之类的,感觉更不靠谱,前面那么多计划都要往外花钱,美国联邦政府还因为缺钱,面临关门危机,你这1万亿的财政赤字从哪削减?拜登演讲结束,民主党议员肯定是热烈鼓掌,但共和党议员,尤其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相当不满,他找到一个非常刁钻,但又很合理的角度,说一般在国情咨文里,至少会有一部分提到两党合作,以体现国会和人民的团结,但拜登对此闭口不谈,把国情咨文变成了他的竞选演讲。
你别说,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另一位共和党众议员南希-梅斯的措辞更激烈,她说拜登的国情咨文,就是一场“贿选”的阴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拜登啊,是通过国情咨文给选民画大饼来拉选票。当然不管怎么说,哪怕吃相比较难看,这也是人家作为在任总统的权力,而拉票的效果,可能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同样是在拜登发表完演讲后,“超级星期二”更多州的选票统计出炉了,在最关键的摇摆州密歇根州出现了一个奇景,一个名为“不表态”运动的组织,以10.1万票获得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两国名额。这场运动,是一群年轻人的阿拉伯裔美国人发起的,口号是只要美国还在支持以色列,我们就拒绝投票。
在这些人的鼓动下,大批阿拉伯裔和信仰伊斯兰教的美国人开始行动,组织者挨家挨户的宣传,“不表态”、“别投票”。表面上看,这些人只是不去投票,也没有转而支持特朗普,但实际上,这个行动对拜登阵营的伤害非常大。之前我们也聊过,在历届美国总统大选中,一直有一个铁律,投票的总人数越多,越有利于民主党,反之则有利于共和党,现在阿拉伯裔和穆斯林决定不投票,就是间接压低了拜登的票数。
这些人你别看在美国是少数族裔中的少数族裔,但他们大多居住在摇摆州,属于美国大选中真正的“关键少数派”,考虑到2020年,拜登正是靠推翻特朗普“禁止穆斯林入境”政策的承诺,获取这些人的支持,最后还是以极小的差距胜选,这场“不表态”运动,可能会给拜登带来致命打击。
而就在拜登前往国会发表国情咨文的路上,他的车队被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堵路,不得不绕路。进入国会之后,现场也有亲巴勒斯坦的议员,围着当年阿拉法特的头巾以示抗议。不得不说,仍未平息的巴以冲突,已经演变成了堪比4年前“白人警察跪杀黑人青年”,撕裂美国社会的超级大事件,如果后续处理不好,恐怕特朗普那边不用出招,拜登自己就要直接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