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善,刚恶;柔善,柔恶。
初释:这是周敦颐对善恶的分类。周氏《通书》云:“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
壶天山人诠释:这里其实是讲的四项的变化。首先我们确定的是刚柔,明白刚柔了以后,在因刚中分为善恶,柔中分为善恶。先看刚中的善恶,刚的善,那当然就是勇猛的、精进的一种君子自强不息的状态;而刚中的恶,那就为强梁,为强盗,为杀戮的一种凶残的一个场景和状态。另外的就是柔,柔分为善恶。柔善就是相当于积阴德,默默的助人,帮助人,顺从人,成就别人,他是一种比较柔善的状态。而柔恶的状态就是一种阴谋,一种奸佞小人,他是这么一个场景。
应用:我们这里讲一下刚柔之间的应用。实际上它的核心还是在于我们首先自己要学会行善。行善的时候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该精进的时候要精进,该默默的去帮助,要默默的帮助。这个是自己行善,那么要分时位和状态不同,行刚柔之道。同样的反过来我会辨析市面上的一些小人,他们的一些做法也会有刚柔。有的是很凶残的,我们看得出来要予以防范;有些呢,温柔一刀,就是那种奸佞小人,你也得防范。因为它其实叫做刚恶易辨,而柔恶就难辨,所以这个是一种反观觉察的功夫。您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