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悟行学宫
  •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初释:语出《周易.系辞上》。意为通晓阴阳变化的规律而充满智慧。壶天山人诠释: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其实它的

    2025-02-01 14:27
  • 学以聚之,仁以行之。

    所谓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识的积累,这个是一种功夫,它是长期的功夫。需要为学日益,每天坚持做功夫,他的知识积累才得以积累。

    2025-02-01 14:21
  •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充实光辉初释: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壶天山人诠释:这里的充实光辉,有一点像道家丹道上讲的炼精化气

    2025-01-24 16:41
  • 什么是“笃行之”?

    语出《中庸》。意思为学之不已。

    2025-01-24 16:40
  • 人生真正的机会是什么?

    真机初释:良知这个真谛。壶天山人诠释:什么是真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种真正的机会。而你能够明白在这风云变幻的诸多机

    2025-01-24 10:33
  • 广泛学习,事事皆循天理。

    博学之。讲到博学之之前,还是要在深度上有所把握。深度上有所认知,有所把握,你才能够把整个博学的这个体量的东西消化的了。

    2025-01-24 10:31
  • 程颢主张如何超越内外之分?

    内外两忘初释:意为不去分别内外。语出程颢《答横渠先生定性书》:“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壶天山人诠释:内外两

    2025-01-24 10:29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里知只是说从表面的这个道理上去认知,并非是真正的真知灼见。因为真正的真知灼见,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2025-01-24 10:27
  •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其实讲了一个概念,也是当代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修学的核心是什么?修学的核心就是阳明先生坚决反对的做口耳之学。

    2025-01-24 10:21
  • 孔颜圣学:知而不妄,知过必改

    先生曰:“孔子无不知而作,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此是圣学真血脉路。”初释:先生说:“孔子从不无知而妄作,颜子对于过错没有不

    2025-01-24 10:23
  • 如何精准感召并灵活教学?

    中国文化的核心讲的是一个“活”字。而这种所谓的感召之机,它既可以说是在教学的方面,其实到现在营销、管理各个方面都可以讲。

    2025-01-24 10:03
  • 厌外求静,反生骄惰乎?

    如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初释:你如果用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探求,反而会养成骄傲懒惰的习气。壶天山

    2025-01-24 10:06
  • 知善知恶是良知。

    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实际上就是道家上讲的元神,是一种内在的觉察力。

    2025-01-24 09:54
  • 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

    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初释:语出《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意为有意想不到的赞扬,也有过

    2025-01-24 09:59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初释: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有志之士,是指那些有安邦定

    2025-01-25 13:43
  •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所谓有善有恶,是为意之动。其实它的核心讲的还是《易经》上讲的“寂然不动,感而遂同天下之故。”也是《中庸》上所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2025-01-25 13:31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初释: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为孔子站在河岸上感慨万千:“光阴就像这河

    2025-01-24 16:34
  •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其实这句话揭示了儒释道三教最根本的大道理。因为他本有的这个良知也好,还是道家的元神也好,还是佛家的如来藏也好,他其实都是至善的。

    2025-01-24 15:46
  • 读书记不住内容,怎么办?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地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初释:一位朋友问

    2025-01-23 17:03
  • 为何讲学需先扮愚笨?

    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的行?須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2025-01-23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