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的政策下,将承担起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在全省184个开发区里,最强阵营莫不过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了,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8个(9家高新区、9家经开区)。

河南省国家级开发区分布图 ©珂尔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仅供参考
另外,还全力谋划了多个省级开发区冲刺国家级,在这些国家级开发区“后备军”中,豫东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新的黑马,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豫东,因为目前还没有入围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可以说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最大的希望。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支持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从深化开放合作、做强枢纽经济、激活创新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保障措施、组织实施等方面加快推动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其中明确,支持其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对接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引导外资企业优先落户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
▶▷支持豫商经开区与河南自贸试验区和省内综合保税区、各类口岸协调联动,共建开放平台。
▶▷支持豫商经开区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承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转移。
▶▷支持豫商经开区与航空港区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方面融合联动、错位发展。
▶▷支持豫商经开区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
▶▷支持商丘机场开通货运航线。
▶▷新增连霍高速商都大道出入口,合理设置开放式服务区;适时建设民权至砀山(豫皖界)、永城至单县(豫鲁界)、永灵高速豫皖界至德上高速等高速公路项目;推进G310改线及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等普通干线公路项目建设。
▶▷支持商丘至周口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
▶▷开工建设沱浍河夏邑至商丘航运工程,推进惠济河通惠渠至豫皖界航运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商丘港与海港合作联动,推进空铁公水多式联运。

商丘市内河航运通江达海通道示意图 ©商丘交通广播 仅供参考
▶▷支持优化物流场站布局,加强京九陇海铁路枢纽互联互通能级提升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铁路枢纽能级。
▶▷推动有条件的省属企业与豫商经开区开展市场化合作,共建商丘国际陆港和“一带一路”商丘基地中心。
▶▷支持省属企业在豫商经开区设立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
▶▷支持豫商经开区建设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挥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引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
▶▷省财政在分配下达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时单列豫商经开区额度,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省级安排的科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按规定对豫商经开区进行支持。支持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绿色信贷发展。
▶▷支持豫商经开区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绿色转型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鼓励省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的产业项目落户豫商经开区。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豫商经开区设立科创金融专营机构或分支机构。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相关企业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开展的国家政策性业务的担保费率降至1%以内。
全文请到官网查看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延伸阅读
根据总体规划,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了“一地一极两区”的功能定位。“一地”,即抓住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机遇,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经济新高地;“一极”,即围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两区”,即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以及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商丘市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官网 仅供参考
起步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中期目标200平方公里,远期目标达到300平方公里。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打造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1个300亿级产业集群,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序列。
结语
省级层面先后发文支持了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航空港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实验区),如今在后备军中,大家最为关心的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豫东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迎来发展利好。

商丘与周边城镇群联动发展示意图 ©网络 仅供参考
其中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商丘是顶层批复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近年来,随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特别是商丘综合交通路网的蓝图绘就,这个豫东枢纽产业大门将要奋起直追,向西积极融入郑州和航空港、向东南积极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内陆节点,打造发展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