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华军力报告错误百出,美国防部开始摆烂,称中方仍要引进卡-52

科大烽嚯 2024-12-22 21:38:40

近日,美国防部对外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脱密版本),这是自2000年以来发布的第24份涉华军力报告。不过与此前的较为靠谱相比,这份研究报告就显得有些很水,堪称是错误百出,因此便遭到了大批网友的批评。例如报告中提到,解放军仍致力于引进俄制卡-52K重型舰载武装直升机,且采购数量将会达到36架,这显然是胡说八道。

我国与卡莫夫设计局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即随着4艘“现代”级驱逐舰的来华,使得其配套的卡-28反潜直升机,也一并加入了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中。在意识到卡-28的不俗后,我国还于此后引进了卡-31预警直升机与卡-32通用直升机,前者供解放军使用,后者则交给公安、消防及科研部门等。

在2021年9月,首先是多家外媒报道,中国已在“军队-2021”国际军事技术论坛期间,就引进36架卡-52K与俄罗斯达成合作协议。再者是当时官媒还高调公布了,记者探访阿尔谢尼耶夫“进步”飞机制造厂的相关内容,从而让数架位于生产装配线上的卡-52K成为焦点。因此自那时起,卡-52K便与中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不过随着直-21的出现,又让这一切烟消云散。围绕台岛而展开的跨海登陆作战,让解放军对重型武直有着强烈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解放军只会选择卡-52K,这就是为什么待直-21出现后,卡-52彻底与我国无缘的原因。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武直上舰,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点亟待解决。首先是海上的复杂环境,会对武直飞行性能造成影响。例如海上空气湿度大,进而导致空气粘性较大,于是使得武直就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油耗,以此来维持飞行性能。同样海上的风浪,也会让军舰出现俯仰、横摇、侧倾等,这也为武直的起降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由于直升机的特殊飞行原理,在起降过程中还会受到地面效应影响。所谓地面效应,是指地面对物体产生的空气动力干扰,会使空气绕着物体流动的特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会让飞行器在接近地面时,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的升阻比,即减少了诱导阻力,同时又增加了升力。当然,在平静水面上飞行也会有地面效应,但是由于水面状态极不稳定,就令直升机在海面飞行时无法利用地效来提高升力,这对很少在海上使用的武直则影响更大。

再者是直升机舰上起降难度,本身就要大于陆地起降。海军直升机在中小型作战舰艇,如驱护舰上起降,一般会使用辅助着舰装置,例如普遍运用的助降系统,不过来自陆航的武直,却很少安装此类设备。谈到此处,不少读者认为通过加装,便会让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但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

武直还需要将低起落架改成高起落架,且还得要提高轮胎和作动筒的压力级承载能力,以此才能保证降落安全。除此之外,诸如武直在舰上的停放,以及海雾对武直机体部件的腐蚀等问题,同样也需要高度重视。简而言之,要想让武直长期随舰征战,须花点时间,下大力气才能予以解决。

武装直升机如何才能克服上述难点呢?答案是临时起降与短期部署。截至目前,我国通过10年时间(从2014年3月算起),利用直-10与直-19这两型武装直升机,先后在072型登陆舰、072A型登陆舰、071型登陆舰、以及民用半潜船上。

我国已经逐步完成了对武直上舰的相关探索,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而使得重型武直,依靠临时起降与短期部署,即可满足解放军对跨海登陆作战中的火力打击、空中支援等需求。直-21定型量产以后,大概率也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而部署在075型两栖攻击舰上。

从这一方面看,没有必要为几艘两栖攻击舰研制一款专用的海军型武装直升机,现有的直-20突击型和未来的直-21武直,外加各种无人机,完全能满足两栖作战的要求。

美国防部在报告中的表述,纯属屁股决定脑袋。已经连续发布24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尽管是由美国防部一手操办,可在行家眼中看来,诸如兰德公司、美国外交协会等智库,却都在质疑其真实性。很多美国智库会发布过自己的涉华军力报告,以此回击美国国防部的近乎摆烂的务虚之风。美国国防部磨叽了半天,实际上就一句话:国会老爷,打钱!

0 阅读:72

科大烽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