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正熊熊燃烧,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在这风云激荡的时刻,一场堪称军事史上经典之作的特种营救行动——橡树行动,在意大利的崇山峻岭间悄然拉开帷幕。

彼时,意大利头目墨索里尼沦为阶下囚,被囚禁于海拔约2000米的雪山之巅。

此地地势险要,仅有一条索道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与山下相连,四周更有大量意大利士兵严密看守,戒备森严,仿佛一只铁桶,让人望而却步。特战部队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卓越的智慧以及周密的策划,成功突破重重险阻,将墨索里尼救出。
以果敢智慧闻名的奥托・斯科尔兹内临危受命,担任营救队队长,首要难题便是确定墨索里尼关押地。特战队在罗马全力展开间谍情报搜集,可墨索里尼的关押处因意大利局势动荡频繁变换。特战队曾锁定萨丁岛北面的拉马拉来纳小岛,斯科尔兹内亲自侦查,摸清岛上防御部署,精心制定营救方案。但就在行动前一天,墨索里尼再度被转移,所有努力白费,营救行动陷入僵局。

转机降临,特战队截获负责墨索里尼警卫工作的库耶利法强军电报,其中提及“大萨索山一带警卫措施完成”。据此,他们迅速将调查重点转向大萨索山。经侦查,推测墨索里尼被关押在南坡一栋旅馆。此地原是滑雪胜地,现被军队封锁,员工遭解雇,迹象愈发表明其被囚于此。斯科尔兹内驾机侦察确认,旅馆位于大萨索山南坡半山腰海拔约2000米处的小块平地上。
从山底到旅馆只有缆车索道和小路,约200名意大利士兵把控,旅馆内也有专人看守墨索里尼,一旦发现救援极可能处决他。旅馆北面虽有小块平地,但在德军仅掌控部分城市的情况下,常规硬攻耗时费力,还可能危及墨索里尼生命,如何利用平地展开行动,成了斯科尔兹内面临的棘手难题。经深思熟虑,斯科尔兹内选定旅馆北面小块平地,决定实施空降营救。

因该地海拔2000米,风力强、空气稀薄,伞兵空降不可行。
他毅然选择用滑翔机空降,虽风险巨大,但别无他法。最终敲定的营救计划为:地面派精干部队秘密行动,目标是大萨索山附近的拉奎拉机场及山下的朗寺索道部分;12架滑翔机组成空中奇袭部队,从普拉基卡迪马雷基地出发,每机搭载10名队员,凌晨借助夜色突袭。1号、2号滑翔机队员负责占领登陆场,3号、4号突袭旅馆,后续队员压制敌军援军并占领缆车索道。为增加胜算,斯科尔兹内带上意大利将军,期望瓦解意军斗志。

撤离方案是成功后乘缆车下山,护送至拉奎拉机场由德军飞机接应;若机场或缆车站未占领,飞机直接降落山上带墨索里尼去普萨提卡迪马雷基地,不过平地小,飞机起飞存风险。整个计划环环相扣,滑翔机降落难度大,后续行动需迅速,稍有差池就可能失败,堪称惊心动魄的冒险。
1943年9月12日,营救行动正式开启。但滑翔机未能按时抵达普拉基卡迪马雷基地,原计划的清晨奇袭泡汤。斯科尔兹内想起拉马拉来纳小岛行动前墨索里尼被转移致计划失败的教训,果断决定继续行动。因无法清晨突袭,滑翔机易被发现,他急中生智,利用意大利人午休习惯,改为午饭后发起奇袭。行动过程中,意外频发。
1号、2号滑翔机因浓雾迷航,关键时刻,斯科尔兹内让搭载自己的3号、4号滑翔机率先出发。午饭后,趁意大利士兵午休,营地静谧之时,德军滑翔机开始降落。

据版本一描述,意大利士兵毫无察觉,3号、4号滑翔机距旅馆40米精准落地。斯科尔兹内率部直扑旅馆,一意大利士兵发现他们,斯科尔兹内带来的意大利将军用意大利语呼喊,该士兵竟未开枪。德军分两路进攻,正门强攻、翻墙至二楼,门口队员架机枪压制。
经激烈交火,斯科尔兹内等人冲上二楼,发现墨索里尼。因墨索里尼事先警告看押军人杀他德军将处决众人,看押者未动手,乖乖就擒,墨索里尼获救,后续队员赶到,成功压制敌军。

版本二则称,滑翔机降落时,旅馆周围意大利士兵虽已发现,但反应奇特,只是抬头观望。3号、4号落地后,斯科尔兹内率部冲向旅馆,士兵们有的呆看,有的回房躲,少数用家具堵门。斯科尔兹内踹门、爬二楼突破均未成功,随着更多德军降落,意军见势投降。
斯科尔兹内等人进入旅馆二楼,顺利找到墨索里尼,行动同样圆满成功。成功救出墨索里尼后,撤退时意外频发。德军无线电故障,与总部失联,不知拉奎拉机场状况及敌军动向,只能启用备用计划,让飞机降落山上,可飞机降落时起落架撞坏。

斯科尔兹内迅速采用PlanC,让轻型侦察机充当救援机。但旅馆旁平地狭小,飞机助跑距离不足。危急之下,斯科尔兹内想出人肉弹射起飞法,特战队员紧抓侦察机尾翼,驾驶员加速,到时机队员放手,给飞机额外动力。飞机助跑时一头栽向悬崖,关键时刻凭借强大动力成功拉起,顺利起飞。
墨索里尼的命运在这一系列惊险的行动中被改写,他的“死亡证明”暂时被推迟。这场橡树行动,凭借着特战队员们的英勇无畏、机智果敢,在重重困难与意外中成功实现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段不朽传奇,也为二战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本来源:沙盘上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