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五月初五,在灵州城的一个党项贵族家中,一个婴儿悄无声息地诞生。这个婴儿姓李,名元昊。
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他的祖父党项族的首领李继迁,在和另外一支少数民族吐蕃族交战的时候中箭而死。他的父亲接替了祖父的职位,成为了新的党项领导人。

李元昊影视剧中形象
与热衷战事的李继迁不同,父亲李德明是个很左右逢源的人。北方草原上,辽朝对党项虎视眈眈,李德明可以俯首称臣。辽朝皇帝高兴,各种封王拜爵。
北方边上的北宋政权对党项也摩拳擦掌,李德明同样展示出了归顺之心。结果北宋皇帝比辽朝阔气多了,不仅高官厚禄安排了一堆,还不停地往李德明的账户里打钱。
此举虽遭部分人诟病,毕竟党项人生性善战、耻于投降,但从时代背景看,党项夹在辽宋之间,地理位置不佳。
辽朝骑兵勇猛,北宋财力雄厚,党项与之正面抗衡毫无胜算。李继迁贸然进攻,致使党项家底耗尽,而李德明改变方略,派遣使臣从辽宋两边获取资源,维持了党项的生存与发展。
李元昊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他面圆高鼻,身长五尺有余,眼神炯炯,自带威仪。史载他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兵书兵法、文学宗教无所不读且精通。
凭借深厚学识,又随父参与军事行动,练就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的本领,声名远扬。驻守党项边界的宋朝将领曹玮听闻其才,派人偷画李元昊相貌,看过直呼其未来不可限量,甚至可能威胁大宋。

李德明
公元1032年,李德明病逝,李元昊继位。辽宋皆遣使欲拉拢,辽朝维持其西夏王册封,北宋则厚礼相赠并拟封西平王。但李元昊对此并不买账,辽朝吝啬,除虚衔无实质赏赐;北宋虽给钱,但使臣态度傲慢。
李元昊挺直腰板,拒绝跪拜受封,他认为父亲的卑躬屈膝是为党项发展的权宜之计,如今党项已壮大,自己不应再称臣。此时的他,已决心称帝建国,与辽宋平起平坐甚至凌驾其上。
称帝前,李元昊着手准备。他先推行剃发令,要求党项人剃光头顶,以此彰显民族特质,摆脱辽宋文化同化。接着,他将自己名字改为 “嵬名曩霄”,以示不再依附他人姓氏。
随后,李元昊对党项内部进行全面改革,包括创立西夏文字、仿照中原制度建立政治体系、改革军队、调整吏治等,宛如中国古代开国皇帝一般,为建国奠定基础。
短短6年,他打造出一个东到黄河、西到玉门关、南到萧关、北抵大漠,控制区域万余里的西夏政权。 万事俱备,只差登基。
夏景五年,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在兴庆府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多年前,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因为被宋朝接管了,党项人的土地,只能一人一马狼狈地离开了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

好水川之战
多年前,党项族首领李德明为了党项人的发展为计,卑躬屈膝,尊严尽失地在宋辽之间斡旋。现在,他们的子孙李元昊已经诏告天下,这片土地之上,一个新的王朝拔地而起,一个新王也立于世间。
他随即修书告知北宋仁宗赵祯,要求承认西夏政权与自己的皇帝称号。赵祯见状大怒,在他看来,党项是北宋子民,李元昊此举忘恩负义。
宋夏关系就此破裂,而李元昊急于宣告建国,与辽朝也产生矛盾,西夏刚建国便腹背受敌。
称帝后的李元昊却开始昏招频出。军事上胡乱指挥,损兵折将;经济上挥霍无度,极尽奢靡;对外恶化与宋辽关系,对内严刑峻法,屠戮王公贵族、剥削百姓。
更为荒唐的是,他贪恋美色,抢走儿子宁令哥的女人并封皇后。忍无可忍的宁令哥手持匕首闯入寝宫,削掉了李元昊的鼻子,李元昊又惊又病,不久离世。这位曾带领党项走向建国巅峰的人物,以如此荒诞的方式落幕。

李元昊陵墓
我想,李元昊一定想过很多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或者像他的祖父一样死在战场上,或许像他的父亲在沉重的国事和政务中压垮了身体。
他想过无数的结局,但却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死在自己的儿子手。
元昊死了,西夏的盛世转瞬即逝,谁也不知道帝国的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也许更好,也许更坏,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
【本文来源@历史其实挺有趣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