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从美国回国刚下飞机的大作家,在人群中翘首以盼,随即眼神黯淡下来,因为等待的人没有出现,而是托人送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着短短八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这位作家是大名鼎鼎的老舍,那个没有出现的女子叫赵清阁。
1914年,赵清阁出生在河南信阳一个世族名门,祖父曾是前清举人,母亲是琴棋书画精通的大家闺秀,赵清阁从小养成了娴静的性格。
原本一出生就拿到命运好牌的她,却在母亲离世、父亲再娶后,幸福戛然而止。继母对她不好,父亲还总是偏袒继母。
15岁那年,家人早早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倔强的赵清阁不想一辈子困在包办婚姻中,小小年纪的她选择勇于冲破家庭的束缚,背井离乡去上海继续求学之路。
1933年,赵清阁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做了一名插班生,学习美术的同时兼修文学。好努力汲取知识,才华获得了认可。毕业刊上,她发表的《高尔基画像》素描被获得了“鲁殿灵光,弥足珍贵”的高评价。
毕业后,赵清阁辗转成为《女子月刊》的编辑。她的才华再次得到肯定,随后又策划出版了《女子文化》等杂志,尝试更多文学创作,开始创作戏剧。
1936年,随着剧作《文学模特儿》的问世,22岁的赵清阁一举成名。
同一期面世的,还有一部叫《骆驼祥子》的作品,当时的赵清阁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会与这个叫老舍的作者产生千丝万缕的交织。
抗战全面爆发后,她投身Ge命,创办《弹花》刊物,宣传进步思想。第二年,老舍加入,两人紧密合作,一个负责写稿,一个负责编辑宣传。
老舍总是忍不住称赞赵清阁,“她很瘦弱,却非常勇敢,独自创办一个刊物已非易事,还自己写稿子。”
朝夕相处间,两个灵魂共通的人情愫暗生。
面对这段感情,赵清阁克制又痛苦,毕竟老舍已有家室,而她也有自己的底线。于是,她试图逃避这段感情。恰好此时,她被调往重庆,正好想借此让自己在这段感情中冷静下来。
没想到不久后,因武汉沦陷,老舍也前往重庆。在崎岖的山城,两人的命运再次交织。这一次,赵清阁没有再拒绝,两人不顾一切地陷入了这场惊世骇俗的爱情中,热烈地相爱了。
他们一起创作,共同署名,还公开同居,这在文化圈成了公开的秘密。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1942年。随着一个女人的到来,打破了两人甜蜜的生活。她就是老舍的妻子胡絜青,带着3个儿女,千里迢迢穿越战区,赶到了重庆。
随着她的到来,三个人陷入了各自的痛苦之中。
老舍对妻儿满怀愧疚,自己在外多年,家里全靠妻子操持。他既难以狠下心来抛弃糟糠之妻;又无法割舍对赵清阁这个红尘红颜知己的爱意。
胡絜青满心委屈、愤怒与悲切。她在家含辛茹苦,替丈夫照顾婆婆、养育孩子,换来的却是背叛。
赵清阁也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在名分与道德底线之间苦苦纠结。
最后,这场纠结的三角恋以赵清阁退出,奔赴上海而暂时告一段落。
在妻子来重庆20多天后,逃避的老舍终于回归了家庭,胡絜青也接纳了丈夫。
本以为赵、老两人从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没想到,老舍依旧割舍不下旧爱,又跑到了上海找赵清阁。
就在赵清阁以为这是他的重新选择时,胡絜青就带着孩子们追了过去。最终,老舍还是回归了家庭。但他不知,两个女人的心都已伤痕累累。
此后,赵清阁专心投身于文学创作。1945年,她写下小说《落叶无限愁》。小说情节与她的真实生活如出一辙:
已婚的教授邵环爱上才女灿,深陷三角恋泥潭爱而不得的灿选择主动离开。她说:“我们活在现实里,现实社会不断折磨我们,除非一块儿跳江,才能逃避现实。”
当时写下这些文字的赵清阁没想到,这竟一语成谶,而这也成了老舍最后的离开方式。
1946年,老舍应邀前往美国讲学。此时他与妻子感情已然生疏,往昔的温馨不复存在,他也不想再守着这冰冷的婚姻,终于下定决心要与妻子离婚。
他给赵清阁写了许多信,说在马尼拉买好了房子,邀她去那儿定居,找一个清静的住处,我著书,你作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
但是赵清阁也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了,她没有回应老舍的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请赵清阁给远在美国的老舍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归国主持文化工作。
收到昔日红颜知己来信的老舍喜出望外,即刻回国。他以为两人能在机场见面,却没想到,赵清阁只托朋友送来了八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为维护老舍的形象,赵清阁选择将这份深情埋在了心底。
此后一生,两人再无相见,但彼此的牵挂却没有断。
1959年,赵清阁遭受不公正待遇,陷入生活窘境。老舍瞒着妻子,说去看望一个生病的亲戚,实际到银行给赵清阁取了800块钱。这件事让老舍与妻子之间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特殊时期,老舍受到不公平对待,妻子也没有施以援手。饱受打击的老舍,最终选择了沉湖自尽,与当初赵清阁在小说中说的话如出一辙。
赵清阁知道后,每日早晚都会虔诚地点上一炷香,缅怀那位曾经深爱的人。她终身未嫁,愿用一生的时光去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深情。
晚年时,她房间里强挂着的,是老舍在生日时送给她的对联:“清流笛韵微添醉,翠阁花香勤著书”。书桌上摆放的,是老舍送她的砚台。
1999 年,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之际,赵清阁做出了一个意外之举:如同黛玉焚稿一般,决然地烧掉了与老舍往来的所有书信。
无儿无女的她,孤独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程。
杜玄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原本以为才女高标,洁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可是看到赵清阁的结局,大受刺激。独身可以,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
一场不合时宜的相遇,造就了一段虐恋。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只剩一声叹息,唯有放手才会让自己好过一些。人生,还是要学会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