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首富孙媳沦落日本摆摊,靠炸油条逆袭成亿万富婆

阡陌文史 2025-04-14 09:30:29

她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小姐,23岁嫁给首富之孙。中年时,家产被纨绔公公败光。她陪丈夫远赴日本,炸油条、摆地摊,东山再起。

这位一生历经大起大落的传奇女子,就是上海名媛任芷芳。

1918年,任芷芳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父任道荣是晚清的山东巡抚,与李鸿章交情甚笃。父亲任伯轩是北洋的财政次长。

衣食无忧的任芷芳,生活得宛如现实版的《豌豆公主》:有洁癖的她,随身衣物、床单必须每日清洗更换;厨房生活用品也是两日更换一次;每次理发必买新工具,用完就扔。

任芷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书法曾一度达到一手难求的地步。

这样一位肤白貌美的名媛,成为众多富家公子追求的对象。23岁时,父母为她订下一门好亲事,对方是盛宣怀的孙子盛毓邮。

盛宣怀是清末首富,洋务派的领军人物“中国实业之父”。

1916年他离世时,家人为他举办了盛大葬礼,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到需要出动警力维持秩序,葬礼办了4个多月,花费30万两白银。

年仅5岁的盛毓邮——盛宣怀四子盛恩颐的亲儿子,却从小过继给早逝无子的盛宣怀三子盛同颐,分得了三房116万多两白银和众多同房产、地皮、股票;17岁时,在盛家瓜分“愚斋义庄”遗产时,盛毓邮又分得60多万两白银。

虽然盛毓邮年轻多金,却并不是纨绔子弟。他是盛家第三代子孙中最用功的一个,入读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又去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

尽管盛毓邮是豪门金龟婿,任芷芳却拒绝一手包办。“先让我见一见,相处一下再决定!”

双方父母一合计,决定让两个年轻人相亲。那时的相亲可不比现在,两人只能远远地瞅一眼。

那天,在上海国泰电影院的门口,两家人只见了匆匆一面。

一群人中,任芷芳连谁是未来夫婿都不知道。她满腹怨气地回到家,却意外发现家中摆满了聘礼。原来,盛毓邮在茫茫人海中,只望了她一眼,便认定了她。

随着交往深入,两人陷入热恋。1940年,一场隆重的婚礼在百乐门举行。

婚后,任芷芳安心相夫教子,然而,一场变故让盛家急转直下。

打破这一切的正是她的公公盛恩颐。

盛恩颐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盛宣怀去世后,家族企业“汉冶萍公司”由他打理。然而,盛恩颐的心思却只放在女人和豪赌上,将公司事务交给同学宋子文打理。宋子文前往广州追随姐夫孙中山后,汉冶萍公司在盛恩颐的管理下日渐衰落。

盛恩颐挥霍无度。他进口了上海弟一部奔驰轿车,娶了11房太太,为每个姨太太们配一幢花园洋房和一部进口轿车,外加众多男仆女佣。

他还养了75匹马,一匹马伙食费就比普通人一个月开支还贵。

他曾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小嘉豪赌,一夜之间输掉了上海北京路、黄河路一整条街的房产。

雪上加霜的是,他还染上了ya片瘾。纵使有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般挥霍。

没钱时,他就向儿子伸手要钱。盛毓邮回忆说,生平最怕父亲请他吃饭,因为饭后父亲必定会向他索要钱财,并且有借无还。

到了抗战时期,盛恩颐已将自己的家业基本败光,儿子的家产也因他的索取无度所剩无几。

建国初期,任芷芳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成功说服丈夫,将剩余财产全部捐给国家。事后看来,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前瞻性。

盛毓邮变得一无所有,整个盛氏家族也彻底衰落。盛家的子孙回忆起那段经历道尽心酸:“十年间,我们不断搬家,车子越换越小,房子越住越窄......最后只剩下一间破旧的房子,挤下了我们兄弟姊妹八个人。”

从豪门小姐到一无所有,任芷芳却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洗手做羹汤。

为了养家糊口,盛毓邮将妻儿安顿在丈母娘家,自己只身前往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谋生。十年间,他尝尽了艰辛:打过工、做过小生意、当过老师,甚至还遭遇过欺骗。用血汗钱换来的,是生活的浮沉与苦难。

此时,他已年近五十。在人生的灰暗的时刻,他依然怀揣着让家族东山再起的梦想。任芷芳坚定地说:“我陪你一起。”

1960年,盛毓邮举家迁往日本。

没有本钱开店,他们决定摆摊炸油条谋生。那段时间,东京街头出现了这样一道风景:一位女子系着围裙,在路边熟练地翻动着油锅,不一会儿就能炸出香喷喷的油条。

香气四溢,吸引了不少顾客。人们惊奇地发现,炸油条的女主人不仅衣着整洁,还将摊位周围打扫得一尘不染,与简陋的摊位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渐渐地,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当朋友得知他们在日本街头卖油条时,觉得丢脸,但任芷芳却不卑不亢:“我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的双手,有什么丢脸的?”

就这样,夫妻俩起早贪黑,辛苦创业,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他们开了一家饭店,推出了酱猪蹄、虾仁炒蛋、小笼包、葱油拌面等琳琅满目的中国菜品,在日本街头大受欢迎。

生意越做越好后,他们开始雇佣员工。任芷芳提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方案:优先雇佣中国人,而且给中国留学生的工资比外国人高出200日元。这一举措不仅帮助了同胞,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他们不仅坚决支持这些留学生,后来还将这家饭店打造成东京唯一的京剧票友活动中心,为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不懈努力。老艺术家们和老华侨们在这里相聚,共同将这家店发扬光大。从此,这家店的名气越传越大。

酒店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在东京塔附近建起了一座7层楼的新亚大酒店,成了当地的地标。随着酒店连锁越来越多,夫妇俩积累了上亿财富,成为亿万富翁。他们真正靠自己东山再起。

晚年的任芷芳依旧优雅大气,93岁高龄还参加上海电视台的节目《风言锋语》。她身着干净得体的衣服,搭配优雅的丝巾,聊起上海的美食和生活方式,侃侃而谈,真正将优雅刻进了骨子里。

从富家小姐到一无所有,从街头摆摊炸油条,到积累亿万家产,任芷芳的一生充满传奇。

经历大起大落的她,既能经得起荣华富贵,也能承受低谷的洗礼,始终优雅绽放,尽显生命韧性!

END

幸得文史相依伴,从此阡陌多豁达

愿同频的人,都能在这里相聚,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