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弃妇带女流落香港,靠摆摊改命,从住4平米贫民窟到年入60亿

阡陌文史 2025-04-15 09:20:13

是留下来,与别的女人共享丈夫?还是离开,与两个年幼的女儿流落街头?

1977年,她历经艰辛跨国寻夫,竟得到丈夫另娶新欢,已有儿子的晴天霹雳,自己该何去何从?

她叫臧健和,1945年出生于山东穷苦农村。14岁那年,父亲突然一走了之,杳无音信。从此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分担家庭重担,臧健和辍学去医院做护工。在这里她结识了一位泰国华侨医生,后来两人陷入热恋,组建了家庭,育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然而,好景不长。1974年,公公病逝,丈夫回国处理后事。临行前,他信誓旦旦承诺等处理完后事就会与母女团聚。

可臧健和万万没想到,自己竟重蹈了母亲的覆辙——丈夫离开后音讯全无。

三年后,臧健和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踏上了跨国寻亲之路。历经千辛万苦,她终于找到了丈夫,却迎来一个晴天霹雳:丈夫与新欢生了一个儿子。

摆在臧健和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要么留下来做二房,与别人共享丈夫;要么带着女儿离开,前途未卜。

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她无法接受,在这个“一夫多妻”合理化与“重男轻女”的国度里,与别人共享丈夫,更害怕女儿们将来受尽委屈。

她带着女儿头也不回地走了。那一年,她32岁,大女儿8岁,小女儿才4岁。

在陌生的泰国街头,母女三人抱头痛哭,不知何去何从。途经香港时,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涌上臧健和的心头:与其回家遭人嘲笑,不如留下来闯荡一番!

可是,这对于一个一无技术二无文凭,还不懂粤语的单亲妈妈来说,又谈何容易?

母女三人挤在一间仅4平方米的逼仄小屋里,没有窗户,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为了养活女儿,臧健和白天在饭店里洗盘子,晚上还要洗电车,一天要打3份工,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在无数个崩溃的夜晚,她看着女儿熟睡的脸泪流满面,一遍遍地对自己说,“为了女儿,挺下去!”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捉弄苦命人。在一次干活中,臧健和意外腰骨受伤,入院时又查出糖尿病。

没想到,老板不仅不赔偿,还辞退了她。

香港社会福利署得知后,主动提出要给她发放救济金,金额甚至比她一份工资还要高。

令人意外的是,臧健和却拒绝了。她坚定地说:“我不想成为社会的包袱,也不想我和女儿因为领取救济金而失去斗志。”

这位坚强的女人,想用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而同事的一次探望,却给她带来了命运的转机。

同事来访,臧健和深受感动,奈何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招待,便煮了一盆饺子。没想到,同事边吃边赞不绝口:

“太好吃了!你有这手艺,去卖饺子肯定能赚钱。”同事的话让臧健和眼前一亮。天无绝人之路,她决定去试一试。

臧健和用木头做了一个手推车,母女三人在繁华热闹的湾仔码头摆起了小摊。起初,臧健和很难为情,低着头不敢叫唤,也不敢直视别人的目光。

可女儿们成了她的坚强后盾,让她下定决心克服面子和羞耻感。渐渐地,她的胆子大了起来,甚至敢在街上吆喝了。

可最难应付的是城管。母女三人分工明确:妈妈招呼客人,大女儿擀面,小女儿负责放风。

有一次,小女儿跟一只小狗玩得入神,一时疏忽没注意到城管,结果被逮了个正着。

小女儿哭着对城管说:“是我的错,不是妈妈的错!”

臧健和鼻头一酸,女儿们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跟着自己过早尝遍人间心酸。

她心疼地一把搂住女儿,母女三人抱头痛哭。那一幕让城管也为之动容,最终网开一面。

无论春夏秋冬,母女三人每天都推着那辆手推车,在湾仔码头坚持着他们的小生意。

臧健和发现回头客基本都是香港的外地人,而本地人几乎不怎么爱吃。她虚心询问顾客,发现本地人不喜欢这种厚皮饺子,更喜欢薄皮劲道的。

本着匠人精神,臧健和吃遍了香港大街小巷的饺子,试过了无数种面粉,最终制作出又薄又劲道的饺子,大受欢迎。

而且她平时非常注重卫生,所以这个饺子成为了湾仔码头的一道独特小食,名气也越来越大。

1983年,一个意外之举让她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在一次日本公司的聚会上,有人带了湾仔码头饺子。结果,那个日本老板挑食的女儿非常喜欢吃,这让日本老板喜出望外,决定与臧健和合作。

对于一个街头小贩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机会,没想到臧健和却拒绝了。她问老板:“跟您合作之后,还能保持我们原来的品牌名字吗?”

老板不假思索地说:“你帮我们贴牌,那当然是做我们日本的牌子。”

“那不行,我的饺子只能叫湾仔码头,不能叫日本名字!”臧健和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最终,老板被她的这份执着与傲气打动,双方签约合作建工厂,让水饺进超市。

之后,臧健和的水饺迅速打开了市场局面,她相继开办了3家水饺厂,规模不断扩大。

1997年,湾仔码头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与美国著名食品公司通用磨坊达成合作,共同创建了12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

从此,湾仔码头不仅名满香江,更是走出国门,成为海外华人和西方人喜爱的美食。

1998年进军内地市场时,湾仔码头仅用一年时间就创下了销售额高达5亿元的惊人业绩。

“香港每卖出两包速冻水饺,就有一包印着湾仔码头”。如今,它每年的全球销售额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

事业取得巨大成功,臧健和不忘回报社会。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成立了臧健和教育基金,致力于为偏远地区提供教育投资,发展妇女教育。

她在陕北地区建造了母亲水窖,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用水问题。她还关注老年群体,建立了养老院,用余力反哺家乡。

2000年,臧健和荣获第四届世界杰出女企业家大奖,成为唯一一位用中文发言的企业家。6年之后,她又荣获了世界杰出华人奖。2019年,73岁的臧健和因病离世。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是她一生坚守的信念。

她常说:“一个女人在困难中的态度和意志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作为母亲,千万要有一点精神。”

臧健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每一个女人:如果身处婚姻的不幸或人生的挫折,能挽救你的只有自己!

她不是天生强悍,只是命运把眼泪熬成了钢。从码头到跨国工厂,她证明了一件事:女人不是藤蔓,而是自己生命的脚手架!

END

幸得文史相依伴,从此阡陌多豁达

愿同频的人,都能在这里相聚,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