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预告片都会只播放一些重要的片段合集,以达到宣传的效果,但在这部影片的预告片里,却是肆无忌惮,将那些或好或坏的片段,一股脑的全都放了出来。也就是说,除了文戏以外,你在影片中看到的,一切具有视觉冲击的画面,都是预告片中看到过的。哪怕是以吸引注意力,为任务的预告片,也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它的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IMAX3D的好处,同时为影院宣传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个场景中,女人问道:“我们在这儿做什么?”男人回答说:“等着可怕过去,等待战斗。”基于此,我认为,导演可能有自己的打算,他对战斗的正面进行轻描淡写,同时也要减少一些花里胡哨的特效,以此来转移注意力,这样或许可以转移到人物的感情走向上。见证战争的摧残,进而感受到被精神上痛不欲生的煎熬,传递出“战死反而是种解脱”的反战主题。
这倒不是说立意有什么不好,等待的氛围也是如此的令人窒息,但是,观众们期待能够看到一场出色的战斗,如果只是换来一朵小小的火苗,那也太不值得了。而且,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唯一让我有些触动的,就是那场生日会,女人吹灭蜡烛,男人高歌一曲,还有浴缸里的热水已经准备就绪。更多的时候,都在说着陈年往事,根本无法代入情绪。
只有当看到无辜者死去时,他们才会恼怒,但这种程式化的情绪波动,实在是太少了。归根结底,还是资金不够的问题。但有一点,在预告片中并没有说谎,那就是影片中的慢镜头之多,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场面,与预告片中的场景如出一辙。很少有战争片会用到这么多的慢镜头,真是少见。这部影片中累积的慢动作,有些镜头确实很美,但大多数时候,只让人恨不得按下快进键,或是直接跳过。
或许,这位导演觉得战斗太少了,他不得不靠慢动作,把战斗画面拖得更长一些。一旦有了太多的慢动作,那气氛就逼真不起来了。全片以平淡为主,女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颗颗弹头从她身边掠过,打在墙壁上,如同水波荡漾一片片的绽开,看起来十分离奇。两军交手,枪托对刀刃,拳打脚踢一齐上阵,场面十分激烈,全被升级展现出来。德兵突然被一位音乐家拿刀袭击,从行动计划到场景安排,拍的如同一部武打片。本片有一个很有趣的开头,由地震救援引出“五位爸爸一位妈妈”的主题,气势十足。
德国一方的主要人物是位高级军官,和一位俄国女家属。双方戏份平分秋色,都在努力让历史叙述,不会出现偏差。但是我对两边的塑造都非常不满。对于苏联来说,这就像是“叙事型”纪录片。他们的身份,他们的出身,战功有几件,喜好是什么,这些都通过旁白描述了一遍,用在故事上就显得有些生硬,说是纪念历史人物(也不知道这几人是真是假)又分量不够。哪怕是让他们自己说,也好过这样“夹叙夹议”。
德方的矛盾,主要围绕着一个叫卡恩的军官展开,他的戏份占比绝对超过五人。虽有不少笔墨,却依然是个面瘫。很想念自己的老婆,所以就光顾女子还送吃的,久而久之,两人就产生了感情。于是,他全力保护,却始终无法拿下那栋大楼,在上级的催促下,他抑制不住的烦躁,对战斗产生了厌恶感,在那名女人被杀后,他悲愤交加,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却死得没有任何意义。
除了德国士兵秉承的荣誉感之外,他其他感情的表现都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了反战主题,卡恩被霸道地称为"德军也是受害者"的代表人。与其他五人不同,影片并没有详细地解释他的来历,所以我们对他既没有仇恨,也没有怜悯,更不会认同他。就像我们对影片的看法一样,观赏性不够,作为反思也抓不到主要,当我们耐心的看完的时候,却发现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