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几次拒绝军委任命,毛主席大怒:你这是嫌总参谋长低了?

精英人物志 2025-02-03 14:43:46

彭德怀,是新中国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名字。

他曾指挥过千军万马,跟随党的脚步砸碎了旧时代的糟粕,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也在国家危难之际,敢于横刀立马,在国境线外,挑战当世第一强权。

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彭德怀元帅军事生涯的封神之战。

斯大林曾称赞他是一位有素养、有经验、老练的军事家。

美军的最高指挥官克拉克曾回忆,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陆军司令员。

不管是他,还是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将军,朝鲜战争都让他们品尝到了“失望的痛苦”。

然而,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却曾几次三番拒绝接受中央给他的军委任命。甚至,为了此事,还惹怒过毛主席。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50年10月,随着美军成功登陆仁川,朝鲜战场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苏联不愿冒险与美国交锋,斯大林便想出了折中的办法:要么朝军早日撤退;要么中国派兵,苏联提供武器。新中国的高层领导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为绝后患,主席毛泽东艰难决定出兵援朝,并着手物色志愿军统帅人选。

根据当时的条件,志愿军统帅必须具备卓越的军功,一呼百应的声望,以及出色的指挥作战能力。

思来想去,毛泽东最终点将彭德怀。

那一年的10月19日,时年52岁的彭德怀抱着“打烂了,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也不让美军在鸭绿江和台湾横行的信念进入朝鲜。

6天后的25日,他为一一八师布置的口袋阵,歼灭了第一支美式装备的南朝鲜军,打响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第一战。

可以说,抗美援朝的第一年,彭德怀所处的境况极为危险。在陌生的国土上,与陌生的敌人交手,给他带来了无数的不确定性。

幸好,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是个喜欢高估自己,低估对手的人。

彭德怀乘胜追击,在云山战役中,第一次让美国人见识到了中国军人带来的狂风骤雨。

那一天,美国大兵第一次听到中国军号的声音。

那一声声尖锐而又振奋人心的号声伴随着志愿军不顾伤亡的冲击,从此成为美军和联军部队的噩梦。

一位美国士兵的比喻最为恰当——“一场中国式的葬礼”。

的确,云山之战,美军骑一师第八团折损了600人,仅有400人成功突围。

这支顶着美国王牌军名号,被称为“麦克阿瑟将军的宠儿”的部队,在云山遭遇了彭德怀指挥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和四十军猛烈打击。

这一战,不仅给美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更给整个西方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杜鲁布的女儿将其称为“朝鲜发生的惊人事件”。

就连麦克阿瑟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已经成建制地入朝参战的事实。

可以说,朝鲜战场瞬息万变的战斗,让彭德怀找回了战争年代的那种拼劲儿,让他开始忘我地投入到作战指挥工作中。

这种忘我,使得他经常深处险境,差点丢掉性命。

第一次与死神擦身而过,就是在一一八师口袋阵的前夕,彭德怀身处大榆洞的指挥所内。

由于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可以畅通无阻地对地轰炸,彭德怀的指挥部已经被炸多次。

为此,负责总部防空的副司令洪学智特意在距离彭德怀居住的木板房附近挖了两个防空洞,以确保安全。

24日下午,美军派出四架轰炸机轰炸大榆洞,机警的洪学智认为彭德怀所住的小房子已经被美军察觉,希望他能迅速转移。

奈何,彭德怀是个倔脾气,怎么劝也不肯走。

洪学智只好趁他睡觉时“偷”走了他的作战地图。

没想到,他前脚进入防空洞,后脚美军飞机就向他的作战指挥使投下了凝固燃烧弹。

仅仅一两分钟的时间,彭德怀的小房子就被大火吞噬了。

一同被吞噬的,还有毛泽东的长子,年轻的毛岸英。

就在这样的艰难险阻下,彭德怀顶住了压力,用几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当代战争史的奇迹。

1952年初,朝鲜战场的局势已经趋于稳定,一直处于战事紧张状态的彭德怀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然而,就在此时,没有被胃病、关节炎、痔疮压垮的彭老总却因为每晚失眠,吃多了安眠药,头上长出了包。

医生怀疑是癌症,要他赶快回国进一步治疗。

可倔强的彭德怀却说人家是“乱弹琴”,“没病也要查出三分病来。”

他自己虽然满不在乎,但是此事却引起毛泽东的重视。

由于邓华已经先一步去往沈阳治病,毛主席安排陈赓接手了朝鲜事务,这才把彭老总换回来。

那年4月,彭德怀在中央的压力下,不情不愿地返回北京,秘密进入北京医院接受治疗。

幸好,只是个良性脂肪瘤,彭德怀很快就术后痊愈,住进中南海永福堂疗养去了。

此时,他还不知道,中央招他回国,除了为其治病,另一个目的是希望他能够留下来到军委工作。

可是,这么个“加官进爵”的事情,在彭德怀这里,又出了差头儿。

拒绝军委职位,差点跟毛主席闹翻

5月5日,是彭德怀出院的日子。

那天,他的心情很好,在永福堂安顿好后,他还跟身边人聊起,那天正好是马克思的生日。

正说得火热,当时主管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就匆匆赶来,找彭德怀谈话。

内容是正式通知他,中央已经决定任命他来主持军委工作,不日晋升国防部长一职。

没想到,这个安排,竟意外地遭到彭德怀的反对。

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不愿意,让他当参谋长,他也不同意。

一再推脱下,让中央的同志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索性,只好让毛主席出面。

那天,毛主席一见彭老总,就开门见山地问他,病养好后,作何打算?

彭德怀立刻回答,朝鲜战争没结束,他就回朝鲜。

结束的话,自己就去干农业。

毛主席听后沉思了一会儿,又问他,“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军委的工作?”

彭德怀直言不讳地答道:“让我任军委副主席,我不同意,总参谋长我也不同意。”

彭德怀没想到,他的这句话却激怒了毛泽东,当即质问他:“总参谋长的职位还不够高吗?”

见毛主席态度如此转变,彭德怀赶忙解释。

原来,彭德怀深知自己的火爆脾气,干办公室的工作,担心自己处理不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如此以来,反倒是耽误了国家的国防建设。

事实上,除了这个原因,彭德怀说自己想从事农业工作也是真心的。

彭德怀从小因母亲早亡,父亲有病,家境很是清贫,曾一度跟着祖母,带着弟弟以乞讨为生。

他深知挨饿的滋味,所以让老百姓吃饱 ,怕人民挨饿,是他一直关注的问题。

抗战期间,八路军曾在山西沁县南底水村驻扎,彭德怀认识那里很多村民。

一天,村里一个姓王的老头跟他聊天,说起吃肉的事情。

当时,老王头尴尬地告诉他,自己活了五十多年,只有民国元年,替一位赴任的老爷抬轿子,被赏赐过一顿肉。

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吃肉,打那以后,27年,他都没再尝过肉味。

这件事情深深地触动着彭德怀,让他时常慨叹,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清苦。

还有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率军挺进兰州。

一路上,他目睹了西北地区老百姓生活的困苦。

那里大多数人家都拥挤地居住在简陋的窑洞里。

一户五口之家,全家只有一条能穿出门的裤子。

以至于一个人穿着出门,家中上到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小姑娘,就都要赤身裸体地躲在破棉被里。

这些人间惨剧,让彭德怀心系国家经济,心系农业发展。

不过,在毛泽东看来,彭德怀是当时军委副主席的不二人选,而他本人也有这个能力做好国家的国防建设。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一再推荐下,彭德怀不再推辞,正式接受了任命,并兼任志愿军司令员。

一生经历无数战争,心系国家万里山河,彭德怀的人生底色纯粹而干净。

他鲜明的个性,刚正不阿的作风,为他迎来了无数人的信任。

彭德怀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毋庸置疑。

正如彭德华在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时,毛泽东曾对他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让历史去做结论吧!”

这犹如预言般的话语,在1981年6月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得以成为现实。

在世界战争历史上,这位敢于在美国国力最鼎盛时期发起挑战的将领,这位一心为人民的政治巨星,用他的实际行动,让历史给出了最公正的评价。

1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