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装傻是一种生活技能,
那么装疯卖傻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代价,
装傻,是问则不知,谈则不懂,
但不知之事,却做的明白,
不懂之言,亦无需多言。
装疯卖傻,关键在于这装与卖之间的效果,
装的是一肚子坏水,
卖的是自讨苦吃的报应。
互联网上很多暴论的根源,恰恰源自于这种装疯卖傻心态的爆发,
如果按照这样的解读去观察某些暴论的意图,
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是为了让关注这个暴论的正常人,感到恶心和不适,
比如有些人会刻意扭曲某种现象的真实性,
这些人未必了解现象本身意味着什么,
但他们相信,只要添油加醋的让人们产生焦虑情绪,
引发对立需求,那么他们就能让自己的言论受到关注,
有人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成功,
而至于看的是什么,他们反而不在乎。
还有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况,就是某些群体会用“粉”和“黑”的概念,
依附于某些商家,个人,然后通过自己非常主观的,偏执的言论,
去攻击与他不一样的所有存在,
他们会刻意的去抨击那些不够完美的地方,并强行放大其影响,
还会将一些问题的真实性“主观反转”,
嘴里喊着赢赢赢赢,实际上输的令人难堪:
如果我们以客观的视角去观察他们主观的狂妄,
就会发现他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激动的情绪,和试图掩盖激动情绪的小伎俩,
都在无时无刻刺痛着他们的内心,
是的,他们其实没有“敌人”,
因为他们的对手只有自己,
现实的残酷之处,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一种别样的表现,
就是当一个人总是以偏激和偏执的心态看待所有人的时候,
那么他们本身,往往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以为他们在解决问题,
其实他们只是在暴露他们内心深处的惶恐不安,
以及无能为力之下的无能狂怒:
也许他们的所言所想,试图证明他们是坚强且自信的,
但有些时候我们会从他们的言行之中意识到一个道理的体现,
越是强调什么,
越是缺少什么。
这些装疯卖傻的现象其实都证明了这些群体的内心,
其实上是十分脆弱的,
他们无法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无法接受自己的主观认知存在不全面的事实,
甚至这可能是他们的人格缺陷,
但同时,他们又不愿意面对事实,面对真实的自己,
所以才会用装疯,来掩饰自己的偏执和软弱,
所以才会用卖傻,来调侃和讽刺那些可能“伤害”他们的事实。
可接下来的问题更为尖锐,
当大家把这些人的言论和行为当成是纯粹的笑话时,
当人们看待这些偏执和幼稚的态度“报团取暖”时,
他们越是急躁,越显得特别无助,
他们越是躁动不安,越能暴露他们无能狂怒,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带来的噪音,确实影响着我们的好心情,
但久而久之,习惯了“赶不走的臭虫”之后,
与这样的现象和解,也并非妥协下的无奈,
而是证明了一件事,
我们面对生存环境的不完美,可以用理性的方式接受,
并不断尝试改变,不断调整心态,
而他们面对不完美时,
他们除了着急与愤怒,
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