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把杀猪变成一个节日,过年时万人共食“百猪宴”

路生观史 2023-02-27 22:07:21

留下一份乡情给人们看。这也是我们今天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乡情是始终迎合着内心的一种文化、一种感情,深沉而且绵长,无论走到哪里,也丢不掉。所以,有乡情的地方常常是一种吸引。

从阴山的那一边折返后,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杭锦后旗。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至107°34′,北纬40°26′至41°13′,南北长约87公里,东西宽约52公里,总面积1790平方公里。杭锦后旗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东与临河区接壤,西傍乌兰布和沙漠与磴口县毗邻,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相望,北靠阴山与乌拉特后旗交界。是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2019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杭锦”系由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来,它原是突厥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成吉思汗西征时,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员归附蒙古,后渐被同化,形成杭锦部落。

杭锦后旗的行政建制有着这样的历史沿革:

1649年,清政府设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今的杭锦后旗地区,蛮会镇和团结镇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的辖地。陕坝镇、二道桥镇、头道桥镇、三道桥镇、双庙镇、沙海镇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的辖地。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将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更名为达拉特旗,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更名为杭锦旗(因其辖地原为突厥族“杭锦”部落所有,故名)。

1942年,傅作义在河套地区实行新县制后,划出五原县和临河县的部分地区,新建狼山县、米仓县。

1942年6月14日至1953年9月27日期间,现今杭锦后旗的蛮会镇和团结镇为狼山县四区辖地,陕坝镇(包括原红旗乡)为临河县三区辖地,其余地区为米仓县辖地。这一时期,绥远省政府在河套地区实行“蒙汉分治,旗县并存”的政策。比如在米仓县地区的居民,蒙族隶属杭锦旗领导,汉族隶属米仓县领导。即使在一个自然村里杂居的群众,也各有权属,各归自己的旗政府或县政府领导。

1953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废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蒙汉分治,旗县并存”政策,将米仓县划归杭锦旗。但这一决策尚未实施,就因黄河阻隔,两岸交往不便,给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故随即决定以黄河为界,将杭锦后旗一分为二,黄河以南地区仍称杭锦旗,黄河以北地区命名为杭锦后旗。

1958年8日,将原狼山县四区即蛮会镇、团结镇划归为杭锦后旗,后又将临河三区即陕坝镇(包括原五星、光荣、红旗、跃进)划归杭锦后旗。至此,杭锦后旗的行政区域基本固定下来。

乡情在哪里?我能看到突厥语“杭锦”只剩下了一个空空的壳儿,里面装的全是与农耕相关的生产以及文化。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三道桥、杨家河等地,我们直奔米仓县政府旧址。可能是因为名称的问题,在去这里的路上,至少是我感觉中像是去一处“米仓”,而非“县政府旧址”。

米仓县是因为杨米仓先生的功劳而得名的。前文中说过,从1917年开始,杨满仓、杨米仓先生祖孙三代带领穷苦百姓历时13年,克服了艰难困苦,修建了全长64公里、灌溉65万亩耕地的杨家河。百年来,杨家河哺育了杭锦后旗大地,挡住了太阳庙沙漠的东扩。

杨家河的开挖是河套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杭锦后旗人民最宝费的精神财富。而在当时,最直接的反映是,这里有了粮——抗日战争时期,从绥远省政府所在地搬迁至陕坝开始,米仓县及整个河套地区不仅担负了10万军队、2万匹骡马及绥远省政府的军粮给养,而且为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供应了大量军资民用,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绥远省,是中国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部地区。清朝归绥道:康熙中叶,清朝确立了在中原内地的统治,但边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康熙十七年,准噶尔部噶尔丹汗叛乱,引发了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期间,山西右卫和河北北左卫是清王朝内防线的重点。而山西归化城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环绕平畿重地,是军队汇集之地,背靠科尔沁,左据黄河,垦殖条件好,能满足驻兵粮食供给,自俺答汗时期,这里便是内外贸易交汇之重镇,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重心。另外应付战争需要,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筑城屯兵。基于上述考虑,雍正帝决定在河北外围至内筑城屯兵。乾隆四年(1739年),山西归化城筑毕。

民国初年,袁世凯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便大力推行民政统治制度,分别在内蒙古划置3个特别区(热河、察哈尔、绥远)。民国三年(1914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与兴和道设置绥远特别区,将原先由山西省管辖的归绥道12县,改由绥远城将军管辖,还有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二旗,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也划归绥远特别区。

1933年热河被日军侵占后,向华北与塞北逼进,1935年傅作义将军曾在百灵庙击退日军,缔造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日军于1937年10月,攻占归绥,扶植德王成立蒙疆组织统治,于1939年9月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归绥为“厚和浩特”特别市,绥远省省会迁至陕坝。

所以,杭锦后旗旗政府驻地的陕坝在过去是一省之省会,而这也是陕坝因为地理与粮食而缔造的一份荣耀与辉煌。乡情就在那记忆并延绵下来的粮食里。

米仓县政府旧址位于三道桥镇杨家河畔,总占地面积2100平米,建筑面积708平米,整体建筑由正房、东西房、大门及倒座组成的四合院。2016年杭锦后旗投资800万元实施米仓县政府旧址恢复工程。历经一年多的工程建设,文物本体抢险加固和展陈布置初步完工,具备了开放条件。博物馆共陈列文物、实物及图片1000多件,有米仓县政府部分办公场景和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从侧面反映了米仓县的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

因为米仓县政府旧址博物馆大量涉及展示了杨家河开挖相关史料,所以也便叫做杨家河开挖百年纪念馆,这对于缅怀历史,激励后人发扬先辈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优良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时任县长的办公室,我看到除了办公用的桌椅和一些文件之外,就是一部手摇电话和一盏老旧的马灯,非常简陋和朴素,也让我们今人极容易想到一些有关艰苦的词句。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同行的杭锦后旗文旅局刘美伶副局长和文化馆的闫丽英女士,在四合院东侧展示室里展示的有关旗里年猪文化节的内容。

北方的人们将年节文化看到非常重要,有一句话说是,有钱没钱也要杀个猪过年。杀猪过年是民以食为天的重要表现,也是北方年文化里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杀头猪那么简单,还有美食中的文化——分明地,在我的记忆里还有着这样的场景,人们杀了猪,做好了肉,总要挨家串户地给村里的长辈们端上一碗,虽然在年前,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但这中间渗透着的却是乡邻和谐以及人们尊老爱幼的文化之道。

亲亲的乡邻!进入展示室,我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副对联:“亲不过的姑舅常在,香不过的猪肉烩酸菜。”亲情与美味在此被混合在一起,成了这一份家乡味道,承载的是永不褪色的故乡记忆,展示的是善良淳朴的乡亲真情。一切都像是被“烩”着来了,香气扑鼻!而在我有限的经历里,把杀猪这么简单的民间活动运作成一个盛大的集体节日,也只有杭锦后旗了。

杭锦后旗民间年猪文化节每年年底前举行,如今已经举办了近十届。在年猪文化节上,八方宾客汇聚一堂,共同品味风韵醇厚的民间文化,感受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以艺术形式展现人民群众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已成为河套民俗的重要依托,蕴含着河套文化的历史传承,凝聚着河套人民的勤劳淳朴。

节庆当天,天气虽然寒冷,却抵挡不人们的欢愉和热情,现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并配有书画、非遗等展览和河套文化味儿极浓的文艺表演。乡亲们在带着年猪在市场交易的同时,各个村子也组织自己的“厨王”在一口口的大铁锅前,不停地挥舞铁铲翻炒着猪肉,然后均匀地铺撒酸菜、土豆……热气腾腾,来自当地村民和八方游客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灶台,一个个翘首期盼,或拿着手机拍下这热闹场面。而后随着“开锅了”的呐喊,“大后套第一锅”正式起锅,围观已久的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或品尝这这独特美味儿,而评委则根据各家烩菜的外形、口感等给出分数,评出名次。

人们把这种“大锅”烩成的宴席称为“百猪宴”,同时,活动现场还设置扶贫产品展销会、三道桥豆腐宴、“俊峰铜鼎奶茶锅”、百家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洽谈会等精彩纷呈的环节,辅以“天赋河套”名优商品展、美食小吃售卖、商品物资售卖等,将年猪文化节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成了人们在欢愉中对于美好未来的豪情抒写。

年猪文化节也是杭锦后旗“故乡记忆·陕坝味道”的一部分,香飘四溢,喜迎宾朋,拉开了全旗品尝农家菜、体验乡村游、品味河套情的序幕,掀起了当地冬季乡村旅游热潮。在此形式和基础上,杭锦后旗又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成功举办线上梨花节、麦田音乐节等节庆活动,使得河套让文旅节庆活动声名远扬,补齐了旅游业发展短板,激活社会消费潜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据《杭锦后旗志》记载,1874年,陕坝镇的第一户居民是一位名叫善巴的蒙古族青年。善巴的父母信奉喇嘛教,善巴出生后,他父母专程请了一位得道高僧,给他起了个藏语名字——善巴,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乐善好施之人。因为只有一户人,所以,他们的家也便成了这一带的地理标志,在方圆百里,人们要去善巴居住的地方,往往呼之曰“去善巴”。久而久之,人们便以善巴之名称其所住之地。又由于蒙汉语和不同方言交谈中的串音和音变,善巴逐步演变为陕坝,寓意善良和财富。

然而,陕坝的陕还有另外一层寓意,那就是陕西、“老陕”——清朝光绪年间,在走西口的移民潮流中,“老陕”(陕商)率先来到现在陕坝西城区。这些“老陕”不同于后来逃荒而来的甘肃等地移民,他们不是逃荒人,而是商旅。他们自陕西而来,一路走过漫漫的“南梁外”(库布齐沙漠),渡过黄河,来到后套。

当“老陕”们看到今杭锦后旗这个地方北面地势渐高且有大山横亘(阴山狼山段北麓),西南两面地势也高都是沙丘连绵(西面是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南面是库布其沙漠边缘),而脚下这块地方位于黄河岸北,是一块宜农宜商低缓开阔的平川,也便有了在些定居的发展的心思。

如同“老陕”们的先祖把四边陡立,顶部开阔平坦的地形称作“塬”一样,他们把这块大河边际、地势低缓开阔而周边山地沙漠围封的平原称作“坝”(“坝田”),而他们是陕西人,向以“老陕”自居,便给此地起名“陕坝”,并在此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自此,陕坝的地名首次面世,一直沿用至今。

在“老陕”们带动下,陕坝的商贸业逐渐兴旺起来,随后山西、河北甚至河南、山东等地的商客来陕坝置地经商、务农、定居的也越来越多,陕坝的商区逐步形成并呈现出繁华的景象。至傅作义将军进驻陕坝的时候,陕坝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西北重镇,商贸中心。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就这样聚成了杭锦后旗的乡情,今天,他们已经吃起了一样的烩菜,操起了一样的乡音,并在后来的不断往来和交融里,成了“亲不过的姑舅常在”。

没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没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陕坝就这样成了这群五湖四海之人的家,温暖的家。那是陕坝庄稼与美食的述说,也是陕坝河流与农田的歌唱,让远道而来的人们向往并且留恋,也忍不住将他乡当故乡,让故乡永远成了心底里的一盘炉火在燃烧、一股清泉在流淌。

然而,这并不是杭锦后旗的全部,有美食就得有美酒。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河套行政区陕坝市专卖公司组织专人筹办酒厂。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河套酒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异军突起,由一个旗(县)级国营制酒厂逐渐发展成为内蒙古酿酒行业的龙头企业。1997年,经历改革大潮的内蒙古河套酒厂改制为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河套酒业公司再次转制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转制后,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连年增长,各项经济指标稳居全区同行业之首,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轻工业酿酒行业十强企业”、“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如今,河套酒业河套王原酒生产基地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北方第一窖”。实施以白酒为主业、兼营奶酒保健酒酿造、酒品包装、房地产开发、物流、小额贷款、玻璃制品、餐饮业、番茄加工等集团化经营战略,下属企业发展到24家,拥有总资产40亿元,员工8000余人,总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其中,河套酒业公司优质原酒生产能力达到5万千升,储存能力12万千升,成品酒生产能力12万千升。

在陕坝大转盘中央有一座高大雄伟,造型独特的雕塑,令无数路人驻足仰望。这坐高达12米的巨型“酒瓶”雕塑,可谓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它成为了陕坝镇醒目的标志性建筑。

雕塑整体造型是河套品牌酒瓶形状的金属体,瓶体部分为镜面不锈钢,镂空的花纹,就像千年的陈酿缓缓流动的波纹,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瓶颈金黄色的金属瓶盖,由两个成熟的麦穗和“北国酒都”的字样组合而成,金光闪闪,壮丽美观,寓意五谷丰登,酒业发达。纵观雕塑造型丰富逼真,饱满流畅,大气厚重,流光溢彩,将“千年河套,烧酒之原”诠释得淋漓尽致,彰显出金碧辉煌的气势。而在河套酒业的厂区内却飘荡着一缕永不消散的乡情。

酿酒需要好水,在河套酒业厂区有一眼名为公主泉的古井,这口井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王昭君出塞和亲,呼韩耶单于对昭君宠爱有加,他看到爱妻因思乡而终日郁郁寡欢,临近中秋,单于便带昭君西出高阙,一则希望凭山南望中原,抚慰思乡之心,二则山下水草丰茂,野味极多,可以借围猎排解心中的忧苦。

单于和昭君携婢女禁军数百,第五日午前出狼山口抵高阙塞,登狼山远望,山脚下沃野千里,辽阔雄浑,夫妻二人便下山骑马捕猎。一路上只见獐兔麋鹿出没跳跃,锦鸡鸿雁飞起飞落。傍晚时分,一轮红日欲西下,薄云之间透出万道霞光,连那群山,草原都披上了金色,极是壮观雄奇。夫妻俩赏景良久,正要拔马回寨,突见前面数十步远的树丛之下,两只浑身纯白的银狐耳鬓厮磨,神情甚是亲密。单于大喜,与昭君两人挽弓搭箭射中两狐,那中箭的银狐却不倒下,而是带箭双双而逃,夫妻俩亦纵马追去,追逐十余里远忽不见了两只银狐的踪影。

此时已值中秋,一轮满月如明镜般的挂在天空,月光如水,见此情景,单于高兴地令军士搭棚生火并掘井准备野餐。谁知掘十余处皆为苦水,公主见此,便面南而跪,撮土为香祈祷,她解下颈上玉佩抛出去,那玉佩落地有声,军士遁声找去,却见玉佩之旁,两只雕令箭齐插地上,公主与单于好奇,令军士掘到一丈有余,只见清泉涌出,泉水清凉而甘甜,喝后让人精神倍爽,昭君公主十分高兴,便取下头上玉簪,顶上玉佩投入泉水之中,以养甘泉。

单于回到王庭之后,令人重修此井,取名公主泉,立碑于井边并派人看护。后酒神杜康传人王亮至此,得泉中甘露,酿造出了最早的河套美酒,盛名数千载。

河套的乡情在此变成了一杯美酒,用浓浓的醇香广泛地联络着天下的朋友,不用千言万却始终彰显着亲情的朴实、友情的真诚和爱情的甜蜜。而有美食、有美酒,还得有文化,才能在乡情里变得动人完美。

奋斗中学,杭锦后旗公立高中,在2002年、2007年两度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2007年、2009年、2013年四度获得“中国百强中学”称号。截至2015年4月,奋斗中学占地总面积24.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3万平方米,教学班78个,在校学生总人数4500人。

抗战期间,日寇侵占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头。1939年春,傅作义将军率其所部退守绥西。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与绥远省政府设在陕坝之后,傅先生于1942年筹办“私立奋斗中学”。因是年农历五月五日为筹办之始,曾以此为校庆日。 私立奋中初建,借天主堂房屋为临时校舍。至1943年方于陕坝北郊购地建校,并将小学迁来陕坝,学校分设中学部与小学部。

初创时只有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学生约80人,教师多系兼任。1945年秋,初中第一届学生48人毕业,并开设了高中班。此时学校有初中1—3年级共6个班,高中1个班,学生共225人。教师以专任为主,教职工增至54人。 建校伊始,仅有教室6座,图书馆一座、寝室、储藏室计60间。至1945年,已扩展至包括校本部在内、师生宿舍、理化馆、大礼堂、厨房、招待室、传达室等总计188间。

学校设校董会,其成员由傅作义、董其武、孙兰峰、袁庆曾、陈炳谦、鲁英麟、张濯清、王国英、袁庆荣、张德、王明德、郭揽青、曾士先、张传德、潘玉祥等第八战区和绥远省军政官员以及教育界人士十五人组成。傅先生为董事长兼校长,聘王明德先生为校务主任,曾士先先生为教导主任、余旸晨先生为事务主任。后由郭揽青先生主持校务。其后董其武将军曾任董事长。

1943年,张治中先生曾到学校视察。 由于抗日战争胜利,省府东迁,学校遂于1946年秋迁至归绥,是为归绥奋中。因战局变化,1947年建立张垣奋中,高中部东迁张家口。1948年,张垣奋中东迁北平,建立北平奋中;归绥奋中初中部复归于陕坝。

1949年傅作义将军率部在北平起义,此后又促成绥远“九·一九”起义,奋中教职工也在起义人员之列。北平奋中更名为北京奋中。同年年末,绥远军政委员会成立,傅先生以水利部部长身份兼任主席与军区司令员。为支援绥远教育事业,傅先生决定北京奋中迁回归绥,于是1950年2月归绥奋中复立于旧址。

为办好归绥奋中、陕坝奋中与奋小,傅先生重组校董会并出任董事长。校董会遵照傅作义先生指示,将全部资产31.7亿元(旧币)交给国家。私立奋中十年间,最多年份曾有9个班,即初中7个、高中2个(1946年);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到354人(1948年)。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一代代奋中人开拓发展、不断努力的结果。

我们到奋中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学生们自发到校史馆的一次见习讲解活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春模样,再听听室外洋洋盈耳的读书声,忽然地,我就将杭锦后旗当成了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家,一个农家,家里很和谐、很幸福,有美食、有美酒,美食美酒香飘四溢,是弥漫在心里的乡情温暖。在家门的门口,还挂着一块牌匾,上书耕读传家,也可以理解为奋斗中学。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一个旗县的杭锦后就这样成了一个家,一户人家,我们的家。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