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是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时常会出现的词汇,而这个词汇也代表着我们的传承,以及对于炎帝还有黄帝的尊敬。
而就在上古传说之中,却时常还有另一个名字的出现,那就是蚩尤,这个被称之为上古魔神的人物,偏偏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在汉代之前被人祭祀,甚至有明确记载,就连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出兵前,也会祭祀蚩尤。
《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与沛县起兵之时“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个个看一看。
首先在古代,不论是炎帝黄帝还是蚩尤,他们之间的战争,是不带任何所谓的正义与邪恶的。其实历史上大多数的战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说起蚩尤和黄帝的大战,实则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部落,以及让自己的部落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虽然结果是蚩尤被黄帝打败,但是他并没有影响到人们对他的崇拜,相反因为他强大的战力,更加获得了古人的青睐。而这也就造成了在汉朝以前,古人对于蚩尤还有黄帝之间并没有好坏之分。
而且《史记·集解》还记载:应劭曰“左传曰黄帝战于阪泉,一定天下。蚩尤好五兵,故祠祭之求福祥也。”瓒曰“管仲云‘割庐山交而出水,金从之出,蚩尤受之以作剑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蚩尤不单单教导人们重农耕、冶铜铁,还制五兵、创百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古代战争频繁,人们对于武力是崇拜的,所以古人在出征的时候都喜欢去祭祀蚩尤,意思就是希望蚩尤可以保佑自己旗开得胜。
而刘邦之所以祭祀蚩尤,主要也是因为他好五兵,想要得胜的缘故,所以才会祭祀。这在当时都是很正常的理由。
如果再看《史记·封禅书》的话,可能会更了解到为何要祭祀蚩尤了。其主要原因是齐地八神的宗教文化。“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因祠蚩尤在齐之西境,故当对原齐、鲁、楚三国边境周边地域的宗教观有所影响,再者蚩尤为八神之一的兵主,所以刘邦起兵祭祀蚩尤。
当然,在如今的学术界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蚩尤原本就是炎帝,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其实就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大战,如果蚩尤真的是炎帝的话,那样不仅是在汉朝以前,甚至是之后人们祭祀蚩尤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那么到底是不是呢?这得先从炎帝这个称号的由来说起,相传最早时候出现部落,出现部落之后,就会有部落首领,其中就有了黄帝神农氏。
所以说,实际上黄帝并不是名字,而是作为部落首领的一个称号,所以自然炎帝同样也只是个部落首领的称号,那么蚩尤极有可能就是炎帝部落的首领了。如果是这样,那么炎黄子孙,本就说明蚩尤就是传承的起点之一。
即便不是,按照另一说法,蚩尤为九黎部落首领,是今天的苗族的祖先,也是部分汉族人的祖先,这让他同样成为了为中华三大人文始祖之一。只可惜,就在汉代开始,蚩尤的形象却被一再的恶意抨击,导致现在人们只称呼自己为炎黄子孙了。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儒家为了体现中原文化的正统性,把蚩尤黄帝大战赋予了其他的性质,黄帝成为了正义的化身,而蚩尤却成为了邪恶的代名词,黄帝被人们逐渐的抬高,而蚩尤战神的身份又有了刑天代替,就这样古人就不在崇拜蚩尤,所以后来祭祀蚩尤的人就越来越少,祭祀黄帝和炎帝的人就越来越多。
而在人文始祖的称呼上,黄帝真正被奠定的时期是在西汉,很多方士将黄帝神化,吹嘘黄帝骑龙升天,羽化成仙了,因汉武帝晚年信奉长生不老,听此传言之后,对黄帝更是推崇备至,希望能像黄帝一样羽化成仙,甚至声称:“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履耳”。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为了表示自己的政权合法,也以黄帝为人文始祖,并在全国各地建造黄帝庙,让全国百姓都祭祀黄帝,也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黄帝阴差阳错竟然成为了中华文明几近唯一的开创者。而蚩尤则被误会几千年,一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