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穿书文——《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冰冰评小说 2025-04-23 03:20:12

总书评数:57625 当前被收藏数:72174 营养液数:266130 文章积分:1,636,923,904

文案:

苏浔穿越了,成为八零年代文里的海归富豪,但是除了有一门下场凄惨的炮灰极品亲戚。她兜里其实没有一毛钱。

好在有个奇葩的’万人嫌‘系统,只要有人嫌弃她到想揍她的程度,就可以为她贡献1个嫌弃点,价值100美元。

为了维护好自己的富豪人设,苏浔不得不认了这门炮灰亲戚,让他们咸鱼翻身,用钱砸得他们晕了头。利用他们的极品光环为自己赚钱。

“嫌弃值+1+1+1……进账+100+100+100……美元”

若干年后,苏浔早已成了苏总,产业遍布海内外。

站在顶楼办公司里,看着自己脚下打出的江山,她感慨万分,“是我的敌人成就了我的今天。”

……

老苏家一家子都是村里的笑话。

苏进山和葛红花这两口子强迫知青给自家闺女当对象,结果被知青告了。丢了工作和面子,小闺女苏宝玲名声也没了。

大儿子苏向东不老实,心存怨气去打了知青,被送去劳改。

小儿子苏向南就更不老实了,竟然耍流氓,也被送去劳改。

这一家子简直坏透了!

村里的狗路过老苏家门口,都得龇牙咧嘴。

有一天,老苏家蹦出个海外亲戚了。还来认亲了。据说要带老苏家人去国外过好日子。

全村沸腾了。

ps:主事业线,男主出来很晚,非常晚。(120万字了,男主还没出现。)

试读:

·

  下山后,看热闹的人反而比之前还多了,因为有人迫不及待的去把苏浔要办厂的事儿给宣扬开了。那些不爱看热闹的人,也忍不住跑过来打听了。

  这毕竟是办厂,办厂就要招工。谁不想当工人呢?

  知道计划失败,特意赶过来的村支书刘三根给大家科普,“办厂?不可能的。个人咋可能办厂呢?她应该还是个外国人吧,外国人咋能在咱们国家办厂呢?”

  这话让那些之前被苏浔气到的人,心里好受许多了。

  “原来还是个吹牛皮的!”

  于是等老苏家一家人扬眉吐气,昂首挺胸的簇拥着苏浔下山来的时候,就有人忍不住叫嚣了。

  不过也不敢对苏浔叫,毕竟苏浔之前弄出来的阵仗多少有些唬人。让这些人天然的觉得和苏浔是不能随便欺负的。于是就对苏进山喊,“苏进山,你别高兴太早了,咱刘书记说了,个人是不能办厂的,外国人咋能在咱们国家办厂呢?”

  “就是,还吓唬人呢。”

  苏家人一愣,看向苏浔。

  苏浔故意道,“谁是刘书记?”

  刘三根:……

  苏浔道,“看来刘书记工作不称职啊,连文件都看不懂吗?现在国内改革开放了,新增加很多政策,我虽然才回国,却也是看过这些政策的,79年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难道刘书记作为干部,也不知道吗?”

  苏家人顿时笑了。

  比起刘三根那个半吊子书记,他们当然更相信苏浔这个一看就有文化的人了。

  听到苏浔这么说,村里人顿时看向刘三根。眼睛里满是,“书记你说说话啊,反驳她啊。”

  刘三根哪里敢反驳,他自己这会儿都迷糊了。更不敢大庭广众之下和苏浔辩论这个。万一自己真的出错了,被传出去了,那显得自己多没用啊。于是干脆避而不谈,转身走了。

  “……”

  这会儿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刘三根这个书记,真的不懂政策啊。空欢喜一场了,这刘三根靠不住,让大伙儿丢大人了!

  一时间也没人敢再吭声了,怕闹笑话。

  苏浔也没继续搭理他们,直接提步离开。

  有人跟在后面,偷偷凑过来找苏进山打听,“进山,那个办厂的事儿,是真的?”

  “我大侄女说的!”苏进山笑了一下,“她能说大话吗?她用得着说大话吗?”

  “招工的事儿……”

  苏进山却不愿意多说了,“以后再说吧,我还得和我大侄女说话呢。”

  说完之后,就走了。

  “呸——”这人在背后偷偷的唾了一口,然后想到苏浔说的,欺负过苏家人的,那都不能进厂,于是赶紧又偷偷摸摸的走了。装作自己没有唾一口。

  这会儿,李玉立和两个司机也已经回来了,正在苏家大门口等着。之所以回来得晚,是因为镇上竟然没有吃的,然后只能去县里吃。又顺带给老苏家带了一些肉菜回来了。

  苏浔听了李玉立的话,感慨,“老家这边还是太落后了。”

  葛红花道,“可不是吗,之前倒是听说有人在镇上开了啥餐馆,结果压根没人买。谁舍得上馆子啊。那几个菜和家里的菜没啥两样的,花钱吃,还不如忍一忍,回家吃。”

  然后小心看了眼苏浔,“但是大侄女,咱镇上办厂,没准有生意呢。”她就怕苏浔因为镇上太落后了,又不办厂了。

  苏浔道,“你们放心,再落后,这厂也要办起来。这是我爷爷的心愿。你们也把风声放出去。到时候招工也快一些。不过我还是那个要求,但凡曾经对我们苏家有过敌意的,都不能要。倒也不是我小气,就怕人使坏。这个你们也要宣扬出去,免得到时候有人不清楚情况过来了。”

  听到苏浔这话,老苏家人总算是放心了。

  “行,咱保准把事情办好!”

  苏浔点点头,“我要先去省城处理一些事情,等过几天我再回来一趟。”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叠外汇劵来,一千块的样子。

  老苏家人:……!!!

  “大伯,这钱拿去把祖坟修一修吧。”

  “这,这不用吧。用不着这么多。”苏进山手都开始抖了。

  “还是需要的,往好的修。”

  说着看了眼老苏家的房子,“这房子也得修了,不过还是等办厂的时候再说吧,得请城里设计师回来设计。”

  苏家人脑子比刚才还晕乎乎的。

  一直等苏浔走到大门口了,他们才如梦初醒,赶紧跟上,然后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送她。

  来的时候浩浩荡荡的来,走的时候,苏浔又是万众瞩目的离开。

  等确定苏浔走了,许多人就往老苏家去了。

  还是为了打听办厂的事儿。这可是关系到自家实实在在的利益啊,谁也淡定不了。

  车上,李玉立也问了苏浔办厂的事儿,她也是听于晓英说的。

  苏浔道,“没错,这也是我爷爷交给我的任务,希望我能造福家乡。当初他离乡背井,就是因为战乱的时候,老家太穷苦了,活不下去了。他想着,如果老家富裕,就能让更多的人在家乡赚钱了。”

  李玉立感慨,“老人家真是有大爱啊。”

  苏浔道,“是啊,只是没想到,回来一趟,家乡早已不是爷爷想象中的模样了。今天听着那些乡亲指责我的家人,我心里还是挺难受的。如果是爷爷回来看到这一幕,该有多难受。”

  这话听着让人感同身受,代入自己想一下,终于回到魂牵梦系的故乡,迎来的却是乡亲的敌视。

  李玉立安慰,“苏总,你马上要在老家办厂,以后家乡的人总会知道你们家的好。”

  于晓英也明白苏浔今天为什么会维护苏家人了,虽然没相处过,但是一心惦记的家人被所有人唾弃,确实挺让人愤怒的。

  苏浔又看着于晓英道,“于同志,我有个请求,关于我家里人的情况,请不要出现在报导中。我不想因为我回来,让他们陷入舆论的风波。这就违背了我爷爷的初衷了。我也不打算去调查他们的情况,在我看来,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我认识的是全新的他们。哪怕他们曾经犯过错,我愿意给他们机会,感化他们。”当然不能调查,万一给老苏家洗白了咋办?她现在可不能给老苏家洗白。

  于晓英立马保证,“你放心,我不会提的。”

  苏浔道,“如果你担心回乡的事情不好提,可以提一些我建厂的事儿。我准备开一家叫做忆家塑料厂的工厂。也是纪念我爷爷对家乡的思念。”

  于晓英赶紧记录下来了。

  归国华人回国建设家乡,总比报导人家劳改的事儿强。

  于晓英好奇道,“为什么是塑料厂?”

  “因为我这次回家吃饭,发现家里日常用具都不够。我想生产一些塑料用具,也好方便家乡人的生活。赚钱是其次,主要是造福大家。”

  “……”于晓英忍不住动容,然后赶紧将这些话记录下来。

  回到省城,太阳已经落山,先送了于晓英回公安局,苏浔才回到宾馆,一把躺在了房间的沙发上面。哎,舒服!

  这会儿,她高兴的开始整理自己今天的收获。

  在她宣布办厂,并且不接纳那些欺负过苏家的人之后,开胃小菜终于升级成了正餐了。

  而且随着时间越久,传播越广,情绪发挥越激烈,收获就越大。就这一路回来的路上,就奖励不停。

  苏浔看了今天的日收,[嫌弃值+383,奖励38300美元]

  “哈哈哈,终于成了万元户了。”

  “换成国内外汇劵,七万多了。”

  “在乡镇办个小厂,应该没问题。而且后面还会源源不断的进账。”

  这就是苏浔决定在乡镇办厂的原因了,一来可以源源不断的让老苏家人刺激十里八村的人,以此来完成任务加赚钱。二来就是……穷啊。

  她牛皮倒是吹得大,但是实际是没钱的。

  这么几万块钱,要是在城市办厂,那真的拿不出来。

  拿出来丢面子,还容易崩人设。在乡镇办厂就不一样了,很多成本都可以降低。

  到时候自己还可以找借口说是因为考虑乡镇销量,所以先小试牛刀。

  完美!

  果然,老苏家人真的好用啊。

  苏浔很满意,觉得今天送的礼物完全值得。

  这还是第一天呢,等消息发酵之后,这钱绝对不止这些。

  她可知道,这会儿人农村人口是最多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没往城里去,加上家家户户人口多,所以一个村,上千人都有的。

  希望苏家人给力一点啊。继续给她多赚一些钱!

  “宿主,明明你今天没有做坏事,反而很善良,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嫌弃值?”万人嫌系统有些麻了,它用程序分析,倒是得出结论,苏浔得到嫌弃值最多的时候,是在帮苏家人说话的时候。

  这明明是宿主心地善良的表现啊,为什么会被人嫌弃呢?它的主人也很善良,所以才成为万人迷的。难道善良也会被人嫌弃?

  苏浔道,“可能是因为我太善良了,和他们格格不入?”然后安慰它,“其实你弄不懂也没关系,人类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你只要记录好信息,以后带回去给你的主人分析不就行了?你的主人而已没要求你必须弄明白这些吧。”

  万人嫌系统:“确实没有,看来人类的感情真的很复杂。所以宿主,你觉得苏家人会被你的爱感化吗?”

  苏浔道,“当然会,你要相信爱的力量。”只要他们努力为我赚钱,我就会爱他们的。

  ……

  苏家正在开大会。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那些来问办厂的事情的人,全家人才有功夫拆礼物。

  看着堆得老高的礼物,全家人都笑傻了,葛红花觉得这礼物安排得真好,买了肉,竟然连盐都帮着买了。

  这天气新鲜肉可不经放,葛红花安排全家人出动,先把这猪肉收拾成咸肉晒起来。把布料和一些饼干糖果之类的全都收拾好。收音机摆放在了堂屋里最显眼的地方。自行车则擦了又擦,也放在堂屋里。最后给小孙女塞了一把糖,让她坐在大门口看着院子里的肉,全家人这才开始开会。

  “咱老苏家这运道算是来了。”葛红花红光满面,“老苏,我嫁咱老苏家这么多年,可真没想到,咱苏家还有今天啊。”

  苏进山这会儿都和做梦一样呢,“我也没想到啊。”

  “爸,那咱现在要干啥啊?”苏向东兴致勃勃道。他觉得自己现在有使不完的劲儿。

  苏进山道,“大侄女不是说了吗,把办厂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好招人。”

  苏向南问,“爸,真的要办厂吗?这事儿还没定下来,咱说早了,回头要是不办,咱咋收场啊?”

  苏进山翻白眼,“说你机灵,关键时刻你咋脑子不灵活呢?在别人面前丢脸算啥?关键是要办好大侄女交代的事情。”

  葛红花道,“老苏啊,还是你想得对。反正咱们名声这么差了,还怕啥呢?最要紧的是大侄女。那可是顶顶体面的人。你看今天那场面,那派头,还有给咱送的这些东西,给祖宗修坟随手一掏就是一千……哎哟喂,反正她说啥,我都愿意听。”

  苏向南摸摸脑袋,“我也没说不听,我听就是了。”

  苏向东嘿嘿的笑,“反正我啥都愿意听。”

  “还有我!”他媳妇李春兰立马举手。

  苏宝玲也笑着举手。苏浔没有因为家里的事儿嫌弃他们,这让她心里好受不少。

  苏进山道,“很好,咱家这意见统一了,接下来,咱就把事儿办好。都想办法到处宣传宣传。”

  李春兰立马道,“爸,明天我回我娘家去和我爸说!”她说这话的时候,满眼期待,两眼发光。

  苏进山点点头。

  葛红花则把在村里宣传的事儿接下来了,虽然已经传开了,可她要继续宣传。这么好的长脸机会,可不能错过了。

  其实不用老苏家人宣传,还没到晚上,就传到隔壁村去了。

  因为有人因为招工的事儿,跑隔壁村找李有德,想让他帮忙和老苏家说一声,到时候能去招工。

  李有德这才知道自己这亲家真要发达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家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听到的消息,觉得是不是弄错了。

  特别是李家儿媳妇徐秀丽,她觉得自己记忆是不是出错了,难道梦里的事儿还能有假的?

  但是徐秀丽知道,梦境肯定是真的,梦里有些事情确实发生了。

  比如她弟弟赌博被抓的事儿。只是梦境中因为她和丈夫李明启关系不好,和公婆也不亲近,也没有生孩子。所以婆家人没管她娘家的事情。现实中自己改变了,所以别的才发生改变了。

  难道苏家这个亲戚也是因为自己做出改变的缘故,有什么影响,才冒出来的?

  徐秀丽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改变和苏家这个亲戚有什么关联。

  所以,老苏家这亲戚是从哪里来的?

  明明梦里没这么一号人啊?咋突然就冒出来了?真要是有这么一号人,老苏家也不会落得那么惨淡吧。

  “这不是真的吧。”徐秀丽喃喃道。

  李母见她这态度,不高兴了,“咋就不能是真的呢?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不盼着我们家春兰好。”

  徐秀丽抿了抿嘴,不想和这个没啥见识的婆婆吵架,看向没有吭声的李有德,“爸,你觉得这事儿是真的吗?”

  李有德道,“我其实之前就听到风声了,说老苏家有个在国外的有钱亲戚,只是我当时没当真。我和苏进山认识这么多年了,还当了亲家,能不知道他们家老底子?所以我就没往心里去。但是今天这事儿应该是真的了。要不然这些人为啥找咱家来求咱帮忙说好话?”

  徐秀丽:……这么说,那还真有这么一门亲戚啊。

  徐秀丽这会儿有些担心了,她的那个梦境变得不那么可信了,那她原本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日子?如果梦里的一切有真有假,那她现在的选择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丈夫李明启真的会有出息吗?

  李母高兴,“他爸,这可太好了。咱家春兰可要把日子过好了。哎呀,我这可真是一点都不发愁了。咱家三个孩子都过得好,都不用咱操心了。”

  “……”李有德有些郁闷。因为他和老苏家都好久没来往了。和二闺女这关系也不如从前。所以还真没法替老苏家高兴。而且自己和人家没来往了,人家就发达了,别人会不会笑话他有眼无珠?

  于是嘴硬道,“也不一定,这厂也不是说办就能办起来的。看着吧。现在政策这么多变化,这都说不准的。”

  李有德这么安慰自己。因为他现在也没想明白,要是老苏家真的办厂了,自己该拿啥态度去对待他们。

  李母了解他,知道他就是个嘴硬的。所以压根不信他说的这些话,只觉得老苏家就是要发达了。

  倒是徐秀丽听到公公李有德这么说,就觉得这厂也许开不起来。

  她梦中对老苏家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都是回乡后听人说的。虽然没听说有这么个亲戚,但是……也许有呢,只是家里人没和她说?然后厂大概没开,亲戚也和老苏家没来往了,所以苏家人后来才落得那么个下场。

  这是徐秀丽自己脑子里分析的情况。

  她对自己的那个长长的梦还是相信的。那梦真实得就和她重新过了一辈子一样的。感触太深刻了。她也不能接受自己选择错误的可能。

  “是的,肯定是这样的。”所以,徐秀丽的心也平静下来了。

  和李有德相反,小霍村的村支书刘三根同志知道,这厂肯定是能办起来的。

  下午的时候,他被苏浔当时说的什么中外合资政策唬住了,灰溜溜的走了,丢了好大的人。

  回到村支部之后,就赶紧去翻文件,然后压根没找到这么一份文件。

  他还特地打电话到镇上,找相熟的人打听这个政策。

  当时那个相熟的干部就道,“三根,你说啥胡话呢,这政策就是有,也不是给咱的啊。哪个外资来咱这里办厂的。人家不都往南方去了?那边可是优惠政策多的是。要么也是去大城市。不过,这政策好像听过,是有这么个政策。”

  当时刘三根整个人就不好了,听这个语气,老苏家哪个假洋鬼子真的来这边办厂,镇上只怕还真的欢迎。所以刘三根心里难受极了。

  气得在家里喝了二两酒。



0 阅读:38

冰冰评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