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总统任职25周年纪念日签署了震动俄罗斯政坛的任命书——总统助理亚历山大·久明正式进入国家航天集团监事会。这个掌控战略导弹与卫星技术的核心机构,成为这位“普京影子”最新镀金的舞台。从贴身保镖到军工巨头,久明二十年间的三级跳,正在揭开克里姆林宫权力传承的终极悬念。
久明的发迹史堪称克宫生存教科书。1999年,时任安全局官员的他因在野外紧急驱赶威胁普京的棕熊进入权力视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他指挥“小绿人”特种部队兵不血刃拿下战略要地,被俄媒封为“国土收复设计师”。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普京将其空降至经济凋敝的图拉州。八年任期内,久明将该州军工产值提升300%,吸引中国重型机械企业落户,民生支持率飙升至全国第二。
久明结束地方历练重返莫斯科,甫上任便掌管俄乌冲突中最关键的军工生产链。四个月内,俄罗斯炮弹月产量从90万枚激增至200万枚,西方情报机构称其为“战争背后的战争指挥官”。今年3月,他更跻身联邦安全会议常务委员,与防长绍伊古、外长拉夫罗夫共享最高决策权。
看似畅通的仕途背后暗流汹涌。军方传统派系对这位“空降兵”心存芥蒂——2015年久明就任国防部副部长仅三个月便遭排挤调离,彼时防长绍伊古被指为主要推手。如今随着久明进入航天领域,其触角已延伸至战略核力量,触动军方最敏感的神经。
普京力推的“英雄时代”政策同样埋下隐患。大量从乌克兰战场擢升的军官进入政坛,形成新兴利益集团。这些手握实权的“战争英雄”既可能成为久明的助力,也可能化作掣肘。今年8月库尔斯克危机中,久明虽夺回86%失地,但未能完全肃清乌军渗透,遭杜马议员公开质疑“作战效率”。
摆在久明面前的最大考验,是如何在西方制裁下平衡军事扩张与民生需求。俄罗斯通胀率已连续18个月高于7%,进口药品短缺率达34%,而国家航天集团监事会的新职务要求他同时推进“萨尔马特”洲际导弹部署与“联盟-5”运载火箭研发。分析人士指出,久明近期频繁视察远东经济特区,或在为普京卸任前的产业转型铺路。
国际观察家注意到,久明与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联邦近卫军司令佐洛托夫关系密切,其打造的“安全-能源-军工”联盟已初现雏形。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彼得罗夫认为:“久明的优势在于既懂枪杆子,又会搞钱袋子,这正是后普京时代俄罗斯最需要的领导人特质。”
站在权力更迭的十字路口,普京正将政治遗产押注在这个曾为他驱熊护驾的男人身上。正如25年前叶利钦选择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历史似乎正在重演——不同的是,久明接手的俄罗斯,既要面对北约东扩的钢刀,也要化解超市货架前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