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进军外卖,转战“30分”生活新赛道。

莫愁说商业 2025-04-18 16:40:33

01

京东外卖,成为这段时间,外卖赛道的关注焦点。

很多观望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京东真的要认真做外卖吗?

这样的疑问背后,

其实是京东面向高频业务的全新拓局。

02

伴随手机移动互联的进一步普及,

高频业务,正在改写互联网的生存法则。

回顾京东这几年,

用户从面向电脑下单改变为面向手机屏幕下单以后,

京东面对的是最大业务模式变化,是高频业务正在吞噬低频流量。

根据数据显示,无论大众还是美团,用户的日均打开APP均达到了 7.2次以上,而京东APP的打开次数,仅为1.3次。

模拟一下用户场景,

我们自己作为用户,从日常小件、外卖乃至日常消费品,

包括鼠标、手机膜,都需要要“30分钟送达”的即时性。

只有家用电器甚至是礼品等购买需求,才会选择京东、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

作为“多快好省”生活方式缔造者的京东,正在失去关于“快”的话语权,

但是京东自身又具备着“京东快递”这样的强大的递送子弟兵。

抢占高频业务的最佳战场,就是即时送达的“外卖”赛道。

京东和天猫比起来,

缺的只是杀进战场的决心,而不是兵马粮草。

于是京东外卖,不仅应时而起,更是因势而生。

03

有了兵马和进击战场的决心,

作为京东老大哥的东哥,也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吹起了冲锋号。

这个舆论中心,就是员工的福利——五险一金!

打蛇打七寸,五险一金+全年免佣金,直接击中美团“骑手成本”与“商家生态”两大软肋。

不到一个月时间,京东骑手成本陡增15%,换来日均10万商家入驻。

京东还在APP首页开辟“外卖专区”,不仅用日活的3C用户反哺餐饮流量,更用百亿补贴,抢占竞品用户。

还真别说,

这两周我和身边人,打开京东点外卖的频率,超过了美团。

同样的商家,也产生了在京东比一下的消费惯性。

这样的消费惯性的培养,其实是京东最希望看到的,之前和天猫之争上演过的熟悉场景。

一旦产生对比,京东就会产生京东的优势。

04

美团从外卖,进军到数码和日常消费,

京东从家电和平台,进军到外卖和高频消费。

原有的基于“垂直深耕”的商业逻辑,

伴随着用户使用习惯和消费场景的变化,正向没有边界的商业模式转化。

伴随着人工智能进一步升级,未来人工AI接口的消费场景,将在外卖基础上进一步拓宽。

商业模式和科技,改变生活;

生活,也改变商业模式和科技。

未来已来!

0 阅读:0

莫愁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