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秘书格里戈里·莫尔查诺夫在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新闻处的一份声明中报告,目前北约正在系统化推进海底作战领域的能力建设。
据权威消息人士透露,北约已将海底作战正式列为继陆、空、海、太空及网络空间后的“第六维战略领域”,并着手制定专项作战条令,这一举动标志着现代战争形态向深海空间加速延伸。
战略文件显示,北约技术部门正在构建覆盖海底侦察、通讯及打击的立体化作战网络。
北约成员国目前已联合启动“深海哨兵”项目,重点研发可布设在海底光缆节点的高灵敏度传感器阵列,以及具备自主巡航能力的无人潜航器集群。该体系能对关键海底基础设施实施全天候监控,并搭载模块化载荷执行战术任务。
军事分析家指出,海底作战需突破高水压环境下的装备耐受力、长距离声波通讯稳定性等核心技术瓶颈。
北约工程团队近期在挪威海域完成新型复合材料耐压舱的3000米级测试,其配备的量子导航系统在水下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此外,北约海底作战司令部正主导开发“海神之网”战术数据链,可实现跨介质(海底-水面-空中)实时信息交互。
北约官方虽未直接回应具体作战构想,但其2023年成立的“关键海底基础设施防护协调中心”已吸纳17个成员国参与,年度预算增长42%。
该中心负责人近期在布鲁塞尔闭门会议上强调:“维护海底通道安全已成为集体防御体系的核心组成,相关能力建设将遵循‘探测-威慑-防御’的渐进式发展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牙、加拿大等成员国近期相继宣布扩充深海特种作战部队编制。意大利海军则公开了其新型多用途潜艇支援舰的建造计划,该舰配备大型水下无人机收放系统,预计2026年形成战斗力。
业界观察认为,北约正通过装备迭代与联合演训,逐步构建起覆盖大西洋、地中海与北冰洋的海底防御网络。
随着全球95%的国际数据传输依赖海底光缆,能源管道等海底战略资产持续增加,军事专家普遍预测未来十年将出现专业化的“深海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军事委员会已要求各成员国在2025年前完成海底战场环境评估报告,为制定统一的作战标准提供支撑。
这场静默的“深蓝竞赛”正在重塑现代战争的面貌。
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当海、陆、空、太空、海底全面沦为战场,战争的恐怖将远超想象。
一旦战争全面爆发,人类文明的根基将被撼动,和平与安宁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未来战争的残酷与可怕,或许是人类难以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