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营养师麒麒,欢迎来到我的分享。
学员小夏曾苦恼地告诉我,她尝试过不少饮食方法,但总在下午忍不住找零食,晚餐后又觉得没吃饱。她试过减少饭量,但每到深夜反而更渴望甜食。
我发现她日常的主食比例偏高,蔬菜和肉类却只占餐盘的一角。于是我们调整了饮食结构,开始尝试多蛋白低碳的饮食:
早餐的粥换成鸡蛋和牛奶,午餐的米饭减半并增加清蒸鱼肉,晚餐用嫩豆腐搭配绿叶菜。一周后,她发现下午的饥饿感明显减轻,也不再惦记宵夜。

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饮食调整的切入点往往藏在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对于想尝试多蛋白低碳饮食的朋友,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调整三餐结构早餐用2个水煮蛋搭配无糖豆浆,比单纯喝粥好。午餐选择巴掌大小的去皮鸡腿或手掌厚的煎牛排,搭配半碗杂粮饭和焯水的西兰花。晚餐重点补充植物蛋白,比如用内酯豆腐做汤底,加入虾仁和裙带菜。
2. 改变进食顺序先吃半碗凉拌莴笋丝或白灼秋葵,再吃肉类,最后补充少量主食。如果习惯喝汤,建议选择餐前饮用,比如用冬瓜与菌菇煮的清汤。

3. 优选加餐组合下午的加餐可以准备20克原味坚果配无糖希腊酸奶,或者将即食鸡胸肉撕成条状拌入番茄丁。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推荐用200毫升脱脂牛奶冲调乳清蛋白粉,搭配半根香蕉。
4. 提升饮食趣味性用锡纸包裹三文鱼和芦笋进行烤箱烤制,撒上柠檬汁与黑胡椒。把鸡胸肉剁成泥,混合胡萝卜碎制成肉饼煎熟。尝试用魔芋面替代普通面条,搭配卤牛肉片和黄瓜丝,淋上小米辣调制的酱汁。
5. 保持碎片化活动饭后不要立即坐下,可以靠墙站立10分钟,或者收拾厨房。看电视时在沙发旁放个小哑铃,利用广告时间做几组侧平举。早晨刷牙时加入踮脚动作,等电梯时练习收紧腹部肌肉。

小夏说:“以前总把主食当主角,现在学会用蛋白质和蔬菜搭建餐盘,食物的选择与组合远比单纯计算分量更有意义,不仅吃得满足,裤腰也悄悄松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