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天子咸丰帝:中年危机提前到来,他选择破罐子破摔

底层史观吖 2025-02-17 15:37:51

公元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逝,年仅三十岁。这位清朝第八位皇帝自登基以来,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艰辛。今天,我们将回溯他的执政岁月,深入探讨他在风雨飘摇中的命运与抉择。

咸丰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不断。1850年,咸丰的父亲道光帝去世,临终前立他为皇太子,然而道光帝的遗产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他二十来岁刚登基便需应对太平天国的起义。洪秀全等人在金田宣布起义,这场史上最强的农民起义给年轻的咸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派遣能臣名将如林则徐前去镇压,但林则徐未到任就病逝,接替者李星沅、周天爵、向荣也未能挡住太平军的锋芒。咸丰帝开始怀疑这些大臣们是否真正有能力。

在同时期,国际局势也极其紧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与英法的关系愈发恶化。1856年,亚罗号事件爆发,这艘挂着英国旗帜行走私之事的中国商船被我国巡河水师搜查,激怒了英国。两广总督叶名琛拒绝为此事向英国人道歉,导致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兵,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而马赖事件则令局势雪上加霜。法国传教士马赖被广西地方官虐杀,导致法国也加入了对清朝的战争。

面对内忧外患,咸丰进行了各种努力。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他启用地方团练势力,调动曾国藩、左宗棠等能臣进行围剿。他变革失地者问斩的规矩,并试图通过发纸币、铸造大钱等方式解决财政问题。然而,这些努力并未收获明显成效。南方的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与清廷分庭抗礼;北方的捻军也搞得天翻地覆;而英法联军甚至攻占京师,焚毁了咸丰帝童年留下美好回忆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焚毁对咸丰造成了巨大打击。1860年,当他得知圆明园被烧毁的消息后,精神几近崩溃。这个国人心中的天堂不仅是一个园林,而是他记忆中快乐的源泉。圆明园湛静斋是他出生的地方,他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在此去世。自母亲去世后,咸丰一直在圆明园寻找母亲的痕迹,那里的每一件物品、每一个角落,都是他与母亲回忆的见证。

幼年的咸丰在母亲去世后,便由恭亲王的生母静贵妃抚养,生活充满了自卑与寄人篱下的感觉。道光帝虽然提拔他为皇太子,却将一个内忧外患不断的国家留给了他。在他继位的那一刻起,便要应对挑战重重的朝政问题,而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个人的不幸。

在权力斗争中疲惫不堪的咸丰,开始对酒色沉迷。他每日饮酒作乐,甚至还迷上了鹿血和鸦片,这些只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健康问题。避暑山庄原本是避暑之所,却因为无法抵御冬季的严寒,加重了许多人的风寒病情。咸丰体质本就虚弱,加上过度放纵和鸦片成瘾,让他最终陷入了不可挽回的病情。

咸丰临终前,为了幼子载淳的未来苦心安排了辅政大臣。尽管他排除了弟弟恭亲王信任的肃顺等大臣,但他的安排没能缓解当时的困局。最终,咸丰安排的八位辅政大臣,被慈禧太后和恭亲王联手瓦解,这一结局,也是咸丰生前未曾预料到的。

2 阅读:63
评论列表
  • 2025-04-30 18:14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