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鲸落(富书作者)
你是不是经常会这样:
因为忙于工作,父母生病无人照顾,急得都上火了,却始终找不到办法,整个人都颓废了不少;
丢了一份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和人生方向,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从此生活都变得黯淡无光;
夫妻间吵架,就感觉婚姻走到了尽头,生命也失去了意义,终日以泪洗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焦虑、迷茫、沮丧、愤怒的时刻。
很多时候,我们被这些情绪裹挟着,在“想太多”里纠结和崩溃。
只是,每一次的崩溃,大多并不是外在事物的影响,往往是因为一个人难以自控的内在情绪。
就像有句话说的:“人面对的最大困难始终是自己。有时候是一根羽毛落下来就不行了,有时候泰山压下来都没问题。”
面对情绪,不同的应对模式,会迎来不同的结果。而看不见情绪背后的事实,恰恰才是一个人痛苦的关键。
与其身不由己地在负面情绪里游离,不如试着走出情绪。
不被情绪左右,才能专注于事情本身,登上自己理想的山巅解决当下的问题,活出自己的精彩。


毛姆说:“打翻了牛奶,哭也没用,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力量,都在处心积虑要把牛奶打翻。”
牛奶打翻了,有人擦干桌面,转身再为自己续上一杯;有人纠结于覆水难收,用懊悔浇灌痛苦。
我们难以掌控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选择当下的心情。毕竟,被情绪主导的人生是被动的,但主动掌控情绪,就能创作自己的生活画本。
前段时间,曾有一段视频全网爆火,视频主题是“男子被困沙漠,徒步20公里,淡定求助”。男子误将汽车开进了沙漠无人区,更不幸的是,车子陷进了黄沙里,他拿铲子挖了很久,也没有将车子开出来。
在沙漠里,白天地表温度高达50℃,风都是热的,脚底更是烫脚,而夜晚的沙漠,温度又会骤降。
任谁遇到这种情况,恐怕早就慌了,但男子深知面临生死的时刻,情绪最是没用。眼看就要被困无人区,比起让焦急和恐惧包围自己,自怨自艾,他选择了自救。
男子带足了水源和干粮,徒步了20多公里寻求救援。4个小时后,他遇到了巡逻车,那一刻,他也只是微笑,转而淡定地说:“我的车陷沙漠了,我徒步了20多公里出来。”
网友惊叹于男子情绪稳定,并称其为“情绪稳定哥”。殊不知,男子稳定的情绪背后,是一次次对自我命运的主导。
稳定的情绪背后,是男子对自我命运的一次次主导。我们都会遇到挫败,但打翻的牛奶,不会因为你反复舔舐伤口而被拯救恢复原样。
心理学上的费斯汀格效应,告诉人们: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打翻牛奶这10%的事件,我们无法掌控,但可以掌控后面的90%。而事情是否变得糟糕,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回应它。
就像“情绪稳定哥”,困难当前,把恐惧放一边,主打的就是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遇事就被情绪牵着走,就会陷入情绪漩涡里,难以自拔。
生活的主导权其实一直在那90%里,我们每一次对情绪的选择,其实是对生活剧本的一次书写。


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艾玛是一名事事追求完美的大学生,这样的性格让她在生活中没少内耗自己。
一次考试失利就能打破艾玛平静而充实的生活。因为这次失败,艾玛开始失眠,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考试相关的事情。
她在心里不停盘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才会考不好?”“这次没考好,会不会影响我毕业?”“面试官看到这次糟糕的成绩,会不会询问我原因,我该怎么回答?”
所有疑问和不安就像像回声一样在艾玛内心一遍遍地重复着。只是想那么多,却没有一个答案。
其实像艾玛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反刍”。即:一个人在经历负面事件后,反复、被动地沉浸在负面情绪和思维中,无法摆脱。
在人的大脑中,有两种神经,一是杏仁核,给大脑提供快速的情绪反应;一是前叶额皮层,是理性的核心区域,给大脑提供理性的分析和调节。杏仁核让10%的意外发酵成90%的灾难,前叶额皮层则将90%的主动权转化为修复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持续陷入情绪反刍会激活大脑的“威胁预警”,让杏仁核劫持理性,而将注意力转向解决方案,则能激活前额叶的认知调节功能。
遇到情绪反刍,关键在于我们的回应方式。你沉溺于消极情绪,一点点的挫败,都能将你湮灭;你积极应对事件,再糟糕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客户因产品问题沟通造成误解而指责你,你反应回应情绪,就会和客户陷入争执中;你回应事件,就会倾听客户的抱怨,尝试给出解决方案,最终维护住客户。
面对同事的批评,你反应回应情绪,就会立即辩解,甚至反向指责同事;你回应事件,就会接受反馈,询问具体改进建议。
回家面对孩子的叛逆,你反应回应情绪,就会感到失控,大声责骂孩子;你回应事件,就能耐心沟通,彼此给予理解和尊重 。
面对当下的事件,我们的回应方式,决定了事件最终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而管理情绪,就是选择回应而非反应。


当一个人面临刺激,人脑中的杏仁核像个警觉的哨兵,会在第一时间回应刺激;而前额叶皮层,则像个将军,总是在深思熟虑后才做决定。
所以你看,理性总是走在情绪前头。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我们可以让情绪流过,但别让它在心里筑巢。
在正常情况下,杏仁核和前叶额皮层是相互制衡的,有意识地激活自己的前叶额皮层,可以很好的管理情绪。
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如两位配合默契的舞者,彼此牵制,相互平衡。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唤醒前额叶皮层,便如同掌握了一把开启情绪管理大门钥匙,可以自己管理情绪,让内心的波澜得以平息,理性活动。
不妨试试以下几点建议,尝试做一个不被情绪支配的人。
1、察觉和接纳自己当下的情绪
遇到情绪上头时,我们可以先去敏锐地识别、觉察自己的情绪。
比如上公交车时,你不小心被别人挤了一下,很生气,就想硬怼挤自己的人。那么此时,你就可以深呼吸,去觉察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生气,找到根本原因:你生气,只是因为你起晚了,坐上了早高峰的车,乘车人太多,导致自己处于一个拥挤的空间中,很难受。
然后尝试去接纳此刻的情绪,转念告诉自己:早高峰乘车的人本来就多,人挤人,被挤一下不可避免的,下次起早点,避开早高峰就可以了。
2、调整心态,从消极的框架中解脱出来
费斯汀格效应告诉我们,事件本身没有好坏,关键要看剩下的90%。
对于早餐时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筷这10%的事件,如果你责备孩子,孩子顶嘴,你和孩子便会陷入争吵。那么接下来的一天,你都会因为早上的争吵而心情烦闷,工作也不再专心,事事都变得不顺。但如果你调整心态,从打碎碗筷这件事中跳脱出来,允许孩子无心的过失,那么就改变了事件接下来的发展。
调整心态,从消极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可以觉察到自己正在陷入消极思维中,及时改变对事件的理解,从而调整情绪反应,掌控事件的另外90%。
3、积极自我对话,增强内驱力
前面我们讲到,可以通过调动前叶额皮层来抑制情绪上头。
除了深呼吸,我们还可以正念冥想,多对自己说正面的、鼓励性的话语和内心思考,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将消极的想法转化成积极的力量,从而影响情绪和行为,激发内在的动力。
面对挑战,告诉自己“我可以”“做不好也没有关系”,可以有效缓解焦虑;面对失败,安慰自己“继续努力,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没关系,这次的失误,下次注意就好”,才不会太悲伤。
4、转移注意力,打破坏情绪的循环
发现自己沉溺于消极情绪中时,可以尝试去转移一下注意力,这样就不会陷入情绪反刍中,难以自拔。
工作被领导指责,就放下工作,出去散步,发泄一下郁闷的情绪;夫妻关系不顺,不如一起去看一场电影、吃一顿饭,缓和一下关系;孩子叛逆,就放下唠叨,去和孩子亲近大自然,谈谈心。
情绪消极时,按下情绪的暂停键,将注意力放在运动、兴趣、大自然中,可以打破坏情绪的循环,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


稻盛和夫曾说过:“总为已经发生的失败而悔恨烦恼,毫无意义。”那些折磨我们的,并不是挫败和遗憾,而是被我们放大了数百倍的痛苦。
生命是有限的,千万不要再将时间浪费在情绪内耗上。
我们每一次情绪的波动,都隐含着一次成长的机会,要允许自己犯错,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情绪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要去掌控,不应该让情绪主导生活。
当我们学会用理性之光穿透情绪的迷雾,就能更清晰地看见事实,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就像罗素说的:“整个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不被情绪支配的情况下看清事实。”
往后余生,愿你能找到让情绪通畅的密码,尝试与自己和解。在每一个情绪路口,选对方向,紧握情绪的方向盘,做自己人生的主宰。

作者简介:鲸落,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富书第4本新书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