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几乎全中国人都认识的画家,厉害在哪里?

墨客岛的小墨 2024-03-11 07:56:39

他,集帅气与才华于一身。

他,一生作画、藏画,死后却将所有画全部捐给国家。

他,年纪轻轻便提出国画改良论,担负拯救国画兴亡之重担。

他,用黑白笔墨挥斥方遒一气呵成,世人都知他画马。

他,就是徐悲鸿。

徐悲鸿自画像

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不认识他的中国人,下至十岁小孩,上至...上不封顶,都知道他是一名出色的画家,并且还知道他画马特别厉害。

能跟徐悲鸿和他的马争中国知名度第一的,恐怕只有齐白石和他的虾了。

虽然徐悲鸿(极有可能)是中国知名度第一的画家,可是要问,徐悲鸿画的马到底厉害在哪里呢?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出门在外显摆必备知识之一之

徐悲鸿的马到底厉害在哪里?

一,静中有动。

徐悲鸿纸上的马,虽都是描绘的静止的一瞬,却都是动起来的。

这动起来,并非仅是指那些马儿跑动的场景,而是不论画中的马是慢步,还是喝水、吃草,甚至是站立不动,它们都是动起来的,赋有动感。

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那像用了自信洗发水的马鬃和马尾,那叫一个飘逸,仿佛无时无刻都有风刮过。

柔美的秀发能够打动人们的心,飘逸的马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因此这动感,是飘逸。除了飘逸之外,这动感,还是力量。

徐悲鸿的马,许多都是描绘的马奔跑时的画面,那奔跑时的模样,透露出一股运动带给人的力量。尤其是他独创的马儿迎面奔来的这种角度,力量感异常强烈,本来画作尺寸就大,仿佛都要冲出画面,在我们面前飞驰而过。

这运动的力量,难以描述,它像是篮球场上一个转身过人的爆扣,又或是拳击中一记完美的上勾拳一样让人血脉偾张,而且还是慢镜头的那种。

二,藏于内在的造型。

为什么说造型是藏于内在的呢,因为这个造型,不是我们印象中说的摆个造型的造型,印象中造型大多指的是pose,动作姿势。

在绘画中,造型指的是对物体结构的把握。

这物体结构之于马,那就是马的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肌肉,是属于内在的东西,它既看不见,也不会直接画出来,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它藏于皮肤之下,藏于画家心中。

徐悲鸿早年留学法国学画,他在那边学过解剖课,而且他留学的那所学校解剖课的老师还是最好的,所以他对于马的骨头、肌肉的形态以及伸缩变化的规律有精深的了解,国画在之前都是不讲究这些的。

而徐悲鸿作画正是讲究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肌肉的真实、准确把握,这便是徐悲鸿的马画得好的第二个关键点。

三,光感美学。

徐悲鸿在法国学成归来后,面对日渐颓废的国画,他主张中西合并,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

这是经常会看到的词语——中西合并,上世纪好多画家我们都说他中西合并,有些中西合并,合并得太过,已经全然没有了中国气息,有些中西合并,则是西洋技法的根,加上了中国元素的外壳。

而徐悲鸿先生的中西合并,合并得极妙,是中国技法的根,融合了西洋技法的精髓,那精髓,便是光。

可是工笔画的光,倒还好说,可以通过色彩的变换表现光、影出来。

郎世宁《百骏图》局部

可是这水墨画,要怎么去表现光呢?这就是徐悲鸿天才的地方了。

他就是利用笔墨的浓淡与留白便把光表现出来了。你看,这匹马的胸脯和后腿处的留白,就像是光射在马儿光洁皮毛上的反光一样。

请注意马的头部,都会有一道白线,这无形中便增强了马头的立体感和坚硬的质感,不信你可以多看几秒,你一定会觉得这马头特硬。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徐悲鸿就是利用这黑白灰的切换,便使国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光感美学”,开创了国画新的未来。

0 阅读:0

墨客岛的小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